摄影

2016-05-14 08:22邬鹏坤
青春岁月 2016年9期
关键词:记录时间摄影

【摘要】摄影作为一种视觉艺术门类,用它无比真实的记录方式,告诉我们关于时间的秘密。一张照片就是在二维平面的空间内承载人类对于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许。本文从摄影的本体出发,试图探讨时间在摄影中的重要性,以及摄影作为一种载体对于时间的记录。

【关键词】摄影;记录;时间

什么是摄影?160多年前法国人的科学实验产生了伟大的发明,如今的摄影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纪实到广告,从艺术到科学,摄影渗透到很多的领域。摄影也从银盐影像过渡到数码影像。现在的摄影似乎更加“亲民”每个普通人都可以用照相机来进行拍摄,摄影技术也似乎越来越简单,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照相机变的越来越智能,想得到一张可用的照片似乎不难。然而,这种状况往往将专业摄影者置于一种近似尴尬的境地。摄影者不得不思考摄影最本质的东西。

摄影最重要的功能是记录,无论是一张摄影大师的经典纪实照片,还是一张你抓拍邻居小孩子玩耍的照片。从摄影作为记录工具的意义上来说,这俩张照片的价值是一样的,不同的仅仅是拍摄者的身份和拍摄的技巧。但是对于你来说,第二张照片才更有意义。

不知你是否有这样的经验,在偶然的时候在父母的家庭相册中看到许多陌生的面孔,你一定会非常的好奇,他们是谁过着怎样的生活,是爸爸或妈妈的同学或朋友,还是仅仅是一起吃过晚餐的普通朋友。他们的影像为什么会被保存在你家的相册近20年。有的照片见证了个人私生活的经历,有的则是使用于公众用途。私生活照片,与自己朋友的合照等等——是需要放在一种和拍照时的人物背景相关联的情况下被欣赏,被解读的。照片是往事的遗物,是已经发生过的事情所留下的痕迹。如果活着的人将往事扛在身上,如果过去变成那些为自己开创历史的人的一部分,那么所有的照片将需要一种活的背景环境,它们将会继续存在于时间中,而不仅是被捕捉下来的一瞬间。

摄影是唯一能把精确的,稍纵即逝的一瞬定下来的媒介。我们摄影工作者,记录的都是持续地消失的事物;当这些事物消失了,便再也没有什么办法能叫它再回到眼前。人类是情感的动物,每个人的一生,都有数不尽的美好的和不美好的回忆。有些记忆是我们极力想忘却的,而有些则相反。我们没办法把记忆冲洗和印嗮。画家则可以从容反省。他可以接受,拒绝,再接受;而且,在他把所想的东西写在纸上之前,他还可以把几种彼此有联系的因素紧扣。此外,画家还有一段时期,让脑袋“忘记”,让潜意识对思想进行分类。可是,对摄影者来说,已经消逝的东西,是永不复返的。人类对视觉的认知和感受,远远要比电影胶片的运作过程更复杂,更有选择性。虽然相机的镜头和人的眼睛一样,都能够快速地在事情发生的时候将影像记录下来---那是因为二者对光皆有敏感度——但相机所做的,也正是眼睛本身所永远做不到的,就是将事件的外观给固定下来。相机将一个瞬间从一连串的事件中提取出来并保存住它,虽然不能永久的保存,但是只要底片还在,就可以存在。这种保存的特性并不在于被攝物体处于静止不动的状态,未剪辑的电影底片基本上也以这种方式保存。照相机拯救了不保存起来就会磨灭的外貌,将它们不变地保留下来。事实上在相机发明之前,除了人类的所具有的记忆能力之外,没有任何东西有这种能耐。这种说法的意思并不是说记忆像是电影一样,因为这种直接比喻未免太平凡。若是去比较电影和记忆,我们对记忆一无所知。我们只知道摄影的过程是如何的奇妙,而且史无前例。然而,照片本身并无法像记忆那样可以保存意义。它们只提供具有可信度和严肃性的外观,却去掉意义的成分。意义是经过理解后的结果。“而这样的运作必须发生在特定的时间里,而且必须放在那段时间里来解释,我们才能理解那些叙述。”

摄影机只是一部冰冷的机器,而摄影照片是带有情感温度的,是能温暖人心的。一张已逝亲人的照片,能带给人们对他(她)无尽的思念,同时也是一种寄托哀思的方式。已经分手的情人,往往会在第一时间把曾经代表幸福回忆的照片撕得粉碎。这种行为其实是试图将这段记忆抹去,可见照片承载了最真实的情感记忆。一组照片,可以大到记录一个国家民族的历史,也可以小到记录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时间变迁。有人说,摄影是最接近时光机的发明,它能像魔术师一样把逝去的时间通过影像再现。英国摄影师扎德.尼尔森就是这样一个时间的记录者,他用了20年的时间,通过每年一张照片,记录了自己的家庭从妻子怀孕,孩子出生,一直到孩子成年。同样的背景,同样的姿势,同样的形式,一张张照片看下去,我们会看到生命的感动,记录成长的神奇,以及时间和岁月的改变。每一张照片,摄影师配上一句简单的文字,比如,那个开始学走路的你,那个开始变得好奇的你,那个上中学的你,等等。看的出来,摄影师是在寄语未来,他和妻子终将离开他们心爱的儿子,若干年后,儿子翻看自己成长时的照片,便是对父母的思念之情最好的安慰。这是一种典型的“私摄影”记录方式,然而这种基于家庭记录的“私摄影”却见证了人类的情感记录的大主题。作品没有华丽的背景,也没有考究的用光,有的只是摄影师对真实的记录,对时间的尊重,和对家人满满的爱意。

当摄影盛载的时间的同时,从另一方面讲,时间也用摄影作为载体而存在,“生命不是关于一些意味深长的细节,被一道闪光照亮,永远地凝固。照片却是。”从辩证观点看,世界是处在运动当中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然而摄影恰好能保留住相对静止的那一刻,然而,照片上的存在的你可以说已经不在是你,因为照片留住时间的某一刻的你,而那一刻已经消失,可那不是你又是谁呢?一张照片随着时间的轮回,带着本质上的过去,却一直存在于未来,一张老照片上的主人公或许已经逝去,然而照片却一直留存了下来,画面的主人虎视眈眈的告诉每位观众,我曾经存在过,现在以特殊的方式存在,而未来只要愿意,就可以一直存在。而在很多时候,照片却也能带给我们某种关于未来的契机。

本雅明曾这样说:“摄影这门极精确的技术竟能赋予其产物一种神奇的价值,远远超乎绘画看来所能享有的。不管摄影者的技术如何灵巧,也无论拍摄对象如何正襟危坐,观者却感觉到有股不可抗拒的想望,要在影像种寻找那极微小的火花,意外的,属于此时此地的;因为有了这火光,‘真实就像彻头彻尾灼热了相中人—观者渴望去寻觅那看不见的地方,那地方,在那长久以来已成‘过去分秒的表象之下,如今仍栖荫着‘未来,如此动人,我们稍一回顾,就能发现。”所以我们甚至可以说,照片是超现实主义者,在表象下隐藏着超现实,偶尔会不经意的显露出来,而我们需要的就是等着发生。

本文系2014年度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服务文化产业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号:JG14DB329

【参考文献】

[1] 罗兰. 巴特尔文集[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2] 瓦尔特·本雅明.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 中国城市出版社, 2002.

【作者简介】

邬鹏坤,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设计艺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摄影与数字媒体艺术。

猜你喜欢
记录时间摄影
如何评价一堂体育课
从纪录片《乡村里的中国》看记录者应担负的责任与情怀
时间消灭空间?
“时间”面前人人平等
秦秀英:自己“记录”自己
汤姆?提克威影片的审美特征
WZW—bewell摄影月赛
最美的摄影
摄影42℃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