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秀云
摘 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指出:运用幼儿喜闻乐见和能够理解的方式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应当充分利用家庭和社区的有利条件,丰富和拓展幼儿园的教育资源。我园地处山区,有着得天独厚的乡土文化资源,为幼儿园活动的开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充分利用本土文化教育资源,将其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中,培养幼儿对本土文化的自豪感,已成为我园近年来积极研讨的课题。
关键词:乡土文化;融入;一日生活;探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4C-0032-02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指南》中指出:“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主要民族和民族文化,帮助幼儿感知文化的多样性。”可见,让幼儿从小接受传统文化的启蒙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摆在幼儿园教育工作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历史文脉悠久长远,文化底蕴深厚,蕴含着许多宝贵的乡土文化教育资源,现已初步形成了以纸织画为代表的民间艺术文化,以白鹤拳为代表的传统武术文化,以余光中为代表的名人文化,以佛手茶为代表的茶文化,以牛姆林为代表的生态旅游文化等。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一日生活皆课程。”基于这样的背景和条件,我们因地制宜,从幼儿的身心和认知规律出发,尝试开展了《让乡土文化融入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实践探究》的课题研究。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与体会。
一、在环境创设中融入
《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促进幼儿的发展。”环境是幼儿园的一种“隐性课程”,在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个性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低估的教育作用。永春县有着“技艺文化”“饮食文化”“旅游文化”“民居文化”“名人文化”等多样性的乡土文化,为此,我们充分利用三维空间,在园内、室内外环境的创设上注重凸显乡土文化特色。如,在室外走廊、楼梯分别布置家乡的名胜古迹板块——有百丈岩、东关桥、牛姆林、留安塔等,家乡特产板块——有永春芦柑、佛手茶、闽南水仙、漆篮、篾香、纸织画等,家乡美食板块——有榜舍龟、咯摊、咸龟、白曲、寸枣、菜头果、橘红糕等。在班级环境创设上,也注重营造富有乡土文化氛围的环境,如在主题活动“真好吃”中,充分利用室内空间,将四个小主题“风味小吃”“家乡的水果”“家乡特产”“建设新永春”融入其中,根据主题,不断充实墙饰内容,使三维空间成为幼儿表达自己所思所想的平台。这些布置使幼儿园的环境富有趣味性、教育性、艺术性,处处散发着闽南文化气息,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充分感受与体验乡土文化的氛围,从而产生对家乡文化的热爱。
二、在特色区域中融入
《指南》中指出教师要为幼儿“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计划活动”。幼儿园的区域活动为孩子创造了这样的机会。永春县有着得天独厚的本土资源,为区域活动的开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为此,我们抓住这一契机,充分挖掘和利用乡土资源,为幼儿创设探索、实践、创造的自主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具有本土特色的区域活动,营造具有地方文化氛围的区域环境,如茶艺馆、纸织画吧、农家小院、小戏台、永春特产加工坊等。如在茶艺馆,展示了孩子、家长和老师一起搜集的大量的实物,如永春佛手、水仙茶、铁观音、红茶、花茶、蜜茶等,通过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说一说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让孩子感知和了解茶;通过泡茶和品茶,了解茶的泡法,观察茶叶的变化和颜色的变化,品尝茶的味道;通过欣赏茶艺表演,让幼儿感受丰富的茶文化,感受生活中有了茶的乐趣。
又如,为了让幼儿了解纸织画是永春特有的一种民间传统艺术,本着“只有让下一代学会了,手艺才不会失传;学的人越多,就能更好地传承”的理念,我们创设了纸织画吧,邀请纸织画艺术大师来园开展纸织画的技艺制作讲座,让孩子们认识纸织画,学习纸织画制作,致力于培养孩子们对纸织画的兴趣。孩子们坐成一圈,尝试制作纸织画,小手牵引着细细的纸条在画面上来回穿梭,做出了一件件美丽的作品,体验了民间传统技艺的独特性和趣味性,感受纸织画朦朦胧胧、色彩淡雅的独特魅力和艺术内涵。如今,越来越多的孩子喜欢上了这门传统艺术。
三、在教育教学中融入
乡土文化资源是幼儿园的重要资源,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充分开发利用乡土文化资源,对儿童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综合考虑时代和社会对幼儿成长、发展的期望和要求,充分挖掘利用身边的教育资源,精心梳理,遵循“搜集—筛选—改造—再造”的原则,开展与幼儿生活贴近的教育教学活动。如我们班开展了家乡主题活动《我的家乡——永春》,从“家乡的技艺文化、饮食文化、旅游文化、民居文化、名人文化”等几个方面开展活动。如,语言区:以“我是小导游”为题,鼓励幼儿以“小导游”的身份讲述名胜古迹的由来、传说故事、名人故事等;操作区:家乡的美食真好吃,让幼儿运用卷、包、夹、搓、摁、刨、切等多种技能制作家乡的美食,如榜舍龟、麻栳、牛肉粽等;在美工区,引导幼儿通过画、剪、折、装饰设计制作美丽的漆篮,也可利用各种自然材料(如泥巴、果子、竹片、农作物等)及辅助材料制作永春特产等;在数学区,提供一些家乡特产,引导幼儿根据其特征进行分类、按数取物、排序等;结构区:用各种废旧物建构家乡的名胜古迹——留安塔、东关桥、沈家大院等。通过感知、体验、交流,孩子的各种能力不仅得到了提高,而且了解了家乡特产、风俗文化、名胜古迹等,感受家乡的独特性,进而产生对家乡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四、在参观体验中融入
《指南》中明确指出:“和幼儿一起外出游玩,和他们一起收集有关家乡、祖国各地的风景名胜、著名的建筑、独特物产的图片等,在观看和欣赏的过程中激发幼儿的自豪感和热爱之情。”也就是说,让幼儿走出课堂,到生活中认识家乡的“宝”,进行体验性学习,可以提升孩子的情感体验。如,为了让孩子进一步了解永春老醋文化,我们组织幼儿实地参观了永春老醋文创园,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孩子们参观了醋文化综合展厅、醋吧、醋特色工艺流程的作坊区等七个景点,醋厂工作人员为孩子们详细介绍了永春老醋传统生产工艺流程、永春老醋厂的历史文化。孩子们通过看、摸、比、尝、闻等感受了老醋的味道、色泽及包装,闻着飘来的酸味,看着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吃到的调味品这么神奇地“变”了出来,孩子们显得特别惊讶和兴奋。这对孩子来说既是一次有趣的经历,也是一种最真实的体验。在参观活动中,不仅让孩子感受到了永春灿烂的醋文化,了解了永春老醋的千年历史和制作工艺,也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五、在其他环节中融入
除了在环境创设、特色区域、教育教学、参观体验中融入乡土文化的教育,丰富幼儿园教学内容,也可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其他环节中融入。如在点心环节,幼儿品尝了家乡的各种特色小吃,如橘红糕、麻栳等;在午餐环节,幼儿品尝了家乡的多种美食,如石鼓白鸭汤、大麻笋等;在户外早操中,幼儿兴致勃勃地比划着白鹤拳的招式;在班级娃娃说新闻、小百灵语音广播、可视广播、国旗下讲话中,孩子们愿意用自己的语言大方地向大家介绍有关家乡的民俗文化。
总之,在《指南》和《纲要》的引领下,充分挖掘、利用、选择适宜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乡土文化内容,自然地融入幼儿一日生活,既拓展了幼儿园课程的内容,弥补幼儿园教育资源的不足,又开阔了孩子们的眼界,丰富孩子们的经验,让孩子们“知家乡、爱家乡”,有效地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课题名称:《让乡土文化融入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实践探究》。项目编号:DY201550B。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
[2]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