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课堂教学,提高数学素养

2016-05-13 02:54姚杨
内蒙古教育·职教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姚杨

摘 要:反思是进步的有效推手,数学老师常反思才可以采用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实施教学。实践证明,数学课堂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在基础巩固中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状态,由易到难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数学教学要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运用信息技术为数学课堂教学服务。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反思探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4C-0072-02

数学教学反思就是要把课堂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理论化,总结归纳用于指导以后的课堂教学。高中数学教学感悟最深的就是要让学生走进数学学习活动中,如果学生对数学没有感觉,任凭老师怎么讲都是白费力气。关注学生活动,这是反思的核心内容。数学教学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如果基础知识的学习不够牢固,学生就无法做到举一反三。老师在课堂教学时要注意学生学习态度,实现由易到难的引导。根据例题讲解,老师要给出类型题让学生练习,在练习中迁移能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数学概念比较抽象,老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学习活动中探索。数学课堂实践的反思结果如下。

一、重视基础知识学习,培养迁移能力

数学基础概念、定理是学生做题时的理论依据,在教学活动中很多老师的做法恰恰本末倒置。大多数高中数学老师认为教材例题浅显易懂,无法应对以综合题为主的高考,所以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讲解简明扼要,尤其是公式、定理的总结应用更是一言带过,然后给学生提供大量的练习题,目的是让学生从做题中归纳出概念原理。学生刚刚接触数学概念,无法灵活运用公式、定理指导练习,学生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做题,只能是对着公式机械套用,根本达不到“感悟”的目的。而老师并没有认识到问题所在,索性再出题,想让学生在做题中明白数学道理。学生却犹如坠入云雾,在繁杂的练习题中找不到出路,几个章节的学习以后,部分领悟能力差的学生便成了跟不上“节奏”的后进生。

上述现象不在少数,大多数是从高三下来的老师,刚刚接高一的学生,习惯了高三学生的触类旁通,无形中拔高了高一学生的接受能力,结果是只有几个能力比较强的学生还能跟上老师的教学节奏,大部分学生无法适应“拔高教学”,逐渐让数学成了“弱科”。所以老师在数学教学中要从基础知识做起,即使是简单的公式定理,也要给学生讲明白,由基础知识的积累逐渐培养能力。高考数学题都是从基础知识提炼而来,每个题目都能够在教材中找到原点,而且高考题要照顾大多数考生,试题难度系数一般在0.62~0.67之间。最后两个综合性的大题,难度系数在0.3左右,也要从基础性问题开始逐步加大难度。因此,高考数学题有60%以上的基础题目,只要学生能够掌握基础概念的逻辑关系,就可以在数学思想的渗透中领悟解题方法。

二、关注学生学习状态,做到由易到难

学生的学习状态反映着学生的学习效果,老师在课堂教学时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调节课堂气氛,保证学生以饱满的情绪接受所学的知识。学生在听课时如果是“昏昏然”,说明学生根本没有听懂,无法跟随老师的引导继续走;如果学生开始出现精力涣散,说明学生出现疲劳感;如果学生开始皱眉、翻找课本内容,说明学生对老师的讲解出现疑点。学生出现以上状态,老师都要停下讲解,查找原因,或者是找学生复述刚刚讲过的概念问题,或者找学生到讲台前板演刚刚讲过的例题,转移学生的注意力。

老师可以选择难度小一些的问题,让后进生回答,给他们提供表现的机会,对表现好的学生要不吝表扬,对其内心形成冲击,鼓励学生融入数学学习。

每一节课都有教学重难点,老师一开始上课就要围绕重点设题,逐步走近难点,由易到难学生比较容易接受。数学程度好一些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悟性更高,可以较快接受难点。思维慢一些的学生需要老师点拨指导,老师要为这些学生铺好路,学生才可以自然过渡。老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的疑问找出来,暴露学生解题的思维过程,充分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指导练习,帮学生跨过思维障碍。

在学习函数一节时,老师首先由初中阶段学习的函数知识导入,然后解读函数概念中的定义域、值域和对应法则。由简单的函数关系逐渐深入到函数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和对称性的学习,更益于学生接受。

三、注重学习方式转变,遵循学生主体

数学课堂优劣的评价标准是学生的学习收获,所以数学课堂要以学生为学习主体,这是课堂教学的原则。目前很多数学课堂仍然是老师的“一言堂”灌输,然后是“题海战术”,之后是老师对习题答案的讲解。整个过程中学生只是“听讲”对象,被动接受数学知识。学生怨声载道,老师筋疲力尽,老师何不把课堂交给学生呢。老师在组织课堂时只起到主导作用,结合“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让学生动手动脑,分组讨论。学生动起来的课堂,学习的效果更好。

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在数学解题方法的探究中往往会想出更简便的方法。老师要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在新的内容学习之前,学生要有预习的环节,经过前后知识的联系,学生可以由“已知经验”推知“未知经验”,运用数学思维解决数学问题。

课堂学习时,老师要少讲、精讲,让学生学会动脑动手,小组探究,得出结论。老师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可以参与调研,及时纠正学生在讨论中偏离的方向。高中老师要彻底转变思想,不能再做学生的“保姆”,要敢于放手,要相信学生可以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有的数学知识,必须经过学生自主学习消化,才可以理解。如函数问题,由一般的函数性质推广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还可以联系不等式的内容,函数与几何内容也有密切的联系,仅凭老师的讲解,知识点比较零碎,只有靠自己在探究中领悟,才可以变成自己的知识,从而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需要老师做更细致的工作,老师要了解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学生的认知结构以及学生的学力等。根据学生数学学习的程度为学生分好学习小组,便于学生的课堂讨论和小组之间的习题比赛。在小组探究活动中,能够以“优”带“差”,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四、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直观感受

信息技术进课堂对高中数学来说更是教学方式的改变,传统数学课堂,老师要带着圆规、三角板等一大堆教具,现在只要打开多媒体,运用作图工具就可以画出非常标准的图形。尤其是函数图像和立体几何的图像展示,直观形象。如在学习棱锥体积公式时,直接用图形推导,一个棱柱用不同颜色的线分割成三个体积相同的棱锥,用多媒体展示,可以分别把这三个棱锥切割下来。在多媒体动态展示下,学生很自然得出棱锥的体积公式。

信息技术的运用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现在很多老师热衷于“微课”的录制,把每一节课的重点难点录制成10多分钟的微课视频,上传至QQ群共享文件,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针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下载重难点进行观摩复习,解决课堂学习中的疑难。数学学习本来是枯燥的,应用信息技术,学生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效果自然更高。多媒体中的白板资源丰富,老师在讲解例题时,可以直接调出类型题和变式题,开拓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养成“一题多问”的思维习惯。

信息技术的运用也提高了老师之间教研活动的质量,同组老师可以网上交流教学方法,互相配合录制微课,分工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数学老师也要一改传统思维,不断学习新技术,并应用于课堂实践,武装自己的同时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反思是数学老师提高业务素质的重要途径,老师要在反思中学会用更好的方法把数学知识教给学生,教会学生用数学思想解决数学问题。课堂实践证明,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便是最高效的课堂。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尊重学生的习得规律,由易到难逐渐渗透数学思想。课堂教学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讲授和巩固,采用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走进数学王国。

参考文献:

[1]陈瑞清.关于“三步走”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方式的反思[J].新课程学习,2012,(4).

[2]张伦贤.浅议如何进行数学教学反思[J].成才之路,2009,(20).

[3]肖罗保.反思教学行为 促进专业发展——以指数函数单调性的两个教学片段的反思为例[J].中小学数学:高中版,2012,(5).

[4] 康世刚.南非《10-12年级国家课程大纲·数学素养》述评[J]. 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12).

[5] 史宁中,孔凡哲.“数学教师的素养”对话录[J]. 人民教育,2008,(21).

[6] 桂德怀,徐斌艳.数学素养内涵之探析[J]. 数学教育学报, 2008,(5).

[7] 史宁中.数学的抽象[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8] 宋乃庆,程广文.用科学发展观审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J]. 中国教育学刊,2008,(7).

[9] 陈佑清.论学生素质发展的机制[J].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8,(3).

[10] 马云鹏.大力发展基础教育 为提高民族素质奠基[J]. 复旦教育论坛,2008,(3).

猜你喜欢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取舍有道,方为有效课堂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