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瑞碧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以生为本,以学定教,选择适合学生语文能力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另外,教师要善于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让学生能够顺利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在必要的时候,还要采用合作交流的方式,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策略;合作交流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4-0080-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初中语文教学已经由传统的教学方式转变为以生为本的学生主体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思考适合学生的教学策略,根据学生现有的语文能力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使每一个学生能够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究,能够通过各种语文活动最大限度地提升自己的语文能力。
1.以生为本,以学定教,选择适合学生语文能力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1.1掌握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能力,积极促进师生互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把握阅读教学以及作文教学两大板块进行教学。在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把握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能力,让学生能够通过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突破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的重难点。因此教师要准确把握本班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能力,了解学生搜集处理语文信息的能力以及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教师要通过各种教学环节积极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使自己的语文能力和课堂能够得到有效的接轨,从而提高自身的语文能力。
1.2以学定教,创设适合学生的教学情境,选择能够提高学生能力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以学定教,积极创设学生感兴趣的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在语文学习中,积极主动进行思考探究,让自己的心灵与文本对话,与教师对话,与其他学生对话,真正在思考中提高语文学习能力。教师在授课之前要认真备课,再综合本班学生的实际语文能力,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培养起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以及写作的习惯。
2.语文教育教育教学应进行的改革,课堂教学创新
初中语文教育课堂创新的目的,就是要克服当前课堂教学的弊端,使教学过程真正体现语文课真、善、美、优的特点。这是目前我们中学语文教育所要探讨的当务之急的课题。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知行合一"的教育,鲁迅先生提出的"天才的培育在于深厚的泥土"的观点,叶圣陶先生关于"教是为了不教"的主张,讲的就是能力的 培养离不开直接的认识和经验,离不开学生自主自觉的学习。
教学内容、形式和方法适应学生的身心活动规律,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结构,学生的身心活动规律要体现在学生的生活中。适应学生的身心活动规律,学生应表现出主动参与活动,否则就会被动参与。是否适应学生身心活动规律要看活动是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因此,必须按照艺术教育过程的特点及其规律,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实现语文课堂教学过程的创新。
3.民主教学,体验成功
创设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乐学教学"一个基本特征。此外,还要注意运用创新学习"五步"教学模式。
所谓创新学习"五步"教学模式,就是自学质疑→筛选问题→合作交流→反馈归纳→深化创新。原则是: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学科特点,充分体现创新学习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其中转变教师思想观念是关键,教师要与陈旧的"三中心"决裂,树立学生才是课堂主人的思想,同时要认识到模式不是僵死的套子,坚持"以学定教,以学定法,教无定法"的教学原则,始终把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动手、动脑、灵活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放在教学的前位。
3.1自学质疑。让学生自学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和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必要方法之一。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去选择、去感悟,并提出问题。但由于年龄特征,学科或教材特点的不同,教师要进行必要的自学引导和有效的思维点拨,对学生的质疑要充分地肯定,以维护其自尊心与自信心。
3.2问题筛选。学生在自学预习的基础上会提出五花八门的甚至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教师就要从学生的问题中找到突破口和学生一起共同归纳、综合、筛选出有共性,最符合教材要求,最富有求异、创新的问题来进行探讨。捕捉即逝的智慧火花,激励他们的学习兴趣,启迪他们的思维达到开发潜能的目的。筛选问题的过程是学生多思善疑的过程,是学生综合运用已学知识以及迁移能力培养的过程。
3.3合作交流。在教学中教师要采用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借助各种教学手段,不断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给学生留有查找资料、思考、讨论、交流的时间。"人思如涌泉,浚之愈新"。学生带着自己渴求解答的问题去探寻、讨论,加上教师的激励和鼓舞,他们的好奇心、成功欲就能得以极大的满足,被动地接受就会变成被动地探求;独立思考加上团队的合作交流,就能使许多问题迎刃而解。
3.4反馈归纳。学生在自学、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反馈出来的问题,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要求和教材的重点、难点及时进行点拨、解惑和归纳。学生的疑难,教师要充分了解其性质、类别,同时要考虑是当堂解决还是课后解决,是个别辅导还是集体解答,是让学生帮助解决,还是教师解决以及解决的思路,教师根据实际应采用各种指导方式调动已学知识,启发学生举一反三,把问题分解,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解难,或启迪学生转换思维角度去解疑。
3.5深化创新。在解决了学生疑难之后,教师或学生要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深化小结,这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创新学习的点睛之处,由学生将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或提出未解决的问题,或是学生新的思路,教师在学生的基础上作进一步高度概括,使之纲领分明,重点突出,帮助记忆,综合掌握。
4.走进学生,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古语云: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总是乐于上自己喜欢的教师的课,而且听得认真。针对这一点,教师要有意识地走近学生,了解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4.1用心沟通,平等对话。在师德调查中,95%以上的学生最不满意的是教师与学生的谈话。因为日常工作繁忙,能够与学生谈话的时间非常少,即便是谈话,也经常是那些出了问题的学生,批评教育居多。然而,学生需要的谈话并不是训话、批评、教育,而是谈心。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心灵上的沟通,思想上的交流。通过谈心,学生能了解教师的关心和鼓励,教师也能观察到学生内心细微的变化,从而达到心灵上的共鸣。
4.2尊重学生,真诚相待。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以成绩好坏、家庭情况区别对待。对学生的爱护,不仅表现在学习上、思想上,还应该在生活上、情感上给予关心。并且,最重要的要体现在实际行动上。教师不要永远高高在上,给学生一种距离感和压迫感,要在生活中做学生的益友,学习中做学生的良师,给自己定好位,为学生创造温馨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他们才能更有学习的动力。
5.教师要注重自身业务素养提升
语文教师要注重提升自己的业务素养,首先要更新观念,尽快从应试教育转变到素质教育上来。长期以来,教学围绕中高考的指挥棒转,而忽视了对学生素质的培养。这一点,值得所有教师深思。为了改变这种现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为主。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迅速转变思想,转变观念,打好基础,积极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