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戴锦华
娱乐与意识形态的正相关
北京大学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戴锦华
广泛流行的通俗娱乐作品无疑与意识形态相关,而且是正相关:其商业的成功度同时是其编织的意识形态的密度和有效性的证明。
然而,不同于某种冷战式想象,意识形态——尽管其核心要旨是对统治合法性的论证,却从来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政治宣讲或灌输。意识形态的形式特征从来是隐形的窃窃私语、喁喁告白,是对化身为常识系统的价值体系的生产与再生产,是对社会与时代的认同与情感结构的塑造。自行暴露为宣讲或意识形态灌输,可能出自其载体的劣质、蹩脚,更可能其自身便是某种合法性危机的指征。意识形态与文化霸权有关,但与权力暴力无涉。否则,便只需国家机器自身的运行,而无需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辅佐。因此,我们才会说,美国政治始终是华盛顿特区与洛杉矶—好莱坞的“双城记”,而非华盛顿特区的独白。
具体到好莱坞电影,其A级片大约是主流意识形态复制和再生产的场域,灵活多变,却万变不离其宗;而B级片,加之今日的多数电视剧,其意识形态则大多相对庞杂、繁复,或者说,更近似于葛兰西所谓的“霸权争夺战”的场域而非主流价值观的阵地。好莱坞在意识形态上以不变应万变的全球常胜,固然依托着美国的全球霸权,同时也凭借着好莱坞制作人高度的政治敏感与有效的应激机制。好莱坞始终是“现实主义”的,社会现实尤其是社会心理的困境与危局始终是其选题和叙事的切入点,舍此,便无以论及意识形态的“想象性解决”,无以实践社会常识系统的更新与复制再生产。百年好莱坞,确乎是美国梦的最佳营销商。但作为今日世界最耀眼的跨国公司群体之一,好莱坞当然以逐利而非意识形态营销为目的,好莱坞与美国梦的联袂双人舞,只在于美国梦或曰美国主流价值、美国意识形态始终占据着全球的霸权地位。
谈到娱乐与意识形态,多少有些“新”味道的事实是,伴随冷战终结,意识形态的暴露与失效开始成为全球性的普遍事实。其主要特征是,意识形态在丧失其匿名性与隐形性的同时,开始丧失其社会整合、询唤的效力。尽管认同—身份政治调门甚高,却无法改变文化犬儒主义与政治民粹主义高涨的世界现实。此时,电影作为国家文化工业又当如何应对,变成颇具新意的命题。2015年负面评价美国社会主流价值的《鸟人》在奥斯卡评奖中大获全胜。2016年,《鸟人》导演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多又凭《荒野猎人》蝉联了最佳导演,而且在片中召回了美国历史的印第安幽灵。此番,不仅可以试看好莱坞如何再度化解由社会危机漫漶而来的文化阴影,亦是看意识形态是否仍可充当国家机器全速运转的润滑剂,当然也是看电影的社会角色能否迎击数码转型,羽化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