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湘辉
(河源市中心血站,广东河源517000)
无偿献血人群HIV初筛反应性样本的确认结果分析
聂湘辉
(河源市中心血站,广东河源517000)
摘要:目的探讨无偿献血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初筛反应性结果与免疫印迹确认试验(WB)结果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年6月-2015年6月本血站常规ELISA初筛检测HIV结果为反应性的73份无偿献血者血浆,进一步行WB确认试验,对比分析初筛和确认结果。结果经WB确认,23份HIV双试剂反应性样本中确认阳性16份,阳性符合率为21.9%(16/73),单试剂反应性样本确认结果均为阴性。随着ELISA初筛检测S/CO值的增大,初筛结果与WB确认结果符合率增加。S/CO比值为1~6时,与WB确认结果阳性符合率为0%(0/25);S/CO值为6~10时,与WB确认结果阳性符合率为13.8%(4/29);S/CO值>10时,与WB确认结果阳性符合率为63.2%(12/19)。结论无偿献血者HIV ELISA初筛结果存在一定假阳性结果,HIV检测结果报告及献血者的管理可参照WB确认结果及ELISA初筛S/CO值。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印迹确认试验
艾滋病是一个全球性的疾病,病死率高,传染性强,其病原体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输血是HIV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由于缺乏有效的HIV疫苗和抗HIV药物,切断HIV传播途径,准确检测艾滋病和携带者是目前防治HIV感染的重要手段。检测HIV的主要方法有HIV抗体检测,包括初筛试验和确认试验。目前初筛试验普遍采用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的第四代酶联免疫吸附(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试剂检测,即同时检测HIV抗原和抗-HIV1+2。HIV初筛反应性结果需进一步确认试验,常采用免疫印迹确认试验(western blot,WB)。无偿献血人群中HIV感染率低,HIV初筛假阳性率较高[1],易造成血液资源的浪费及献血者的流失。本研究拟通过分析本站收集的HIV初筛检测结果为反应性的73份血浆的WB确认试验结果,探讨无偿献血者HIV ELISA初筛结果与WB确认结果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1.1研究对象收集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本血站采集的29816份无偿献血者血浆,进行HIV常规ELISA初筛检测。ELISA初筛检测结果为反应性的73份样本送河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进一步做WB确证试验。
1.2主要仪器与试剂法国伯乐试剂采用夹心两步法检测血浆中HIV抗原和HIV1、HIV2相关各种抗体,检测仪器:Tecan RSP 100-8全自动加样仪完成加样、BEPIII全自动酶免分析仪;英科新创试剂采用双抗原夹心两步法检测血浆中HIV1/ HIV2抗体,检测仪器:UranusAE150全自动酶免仪。质控品由北京康彻思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以上试剂和质控品均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使用。
1.3实验方法
1.3.1初筛试验依照各试剂使用说明书及《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要求,每个样本采用上述两种不同ELISA试剂由不同操作人员在同一时间检测。判定标准:任一种试剂样本结果S/CO<1则判定该样本为无反应性;S/CO值≥1时,用同种试剂做3孔复检,复检3孔均有S/CO值≥1则判为反应性,以3孔检测S/CO均值为统计值(排除试验操作原因后复检3孔S/CO值相差较大,判定结果不一致的样本被剔除)。
1.3.2确证试验参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2004年)以及试剂说明书。HIV-1抗体阳性标准:至少有2条ENV带(gp160/gp120和gp41)出现,或者至少1条ENV带和p24带同时出现。HIV-2抗体阳性标准:出现至少2条ENV带(gp140/gp105和gp36)(符合WHO阳性判断标准),同时符合试剂盒提供的阳性判定标准。HIV抗体不确定标准:出现HIV抗体特异带,但不足以判定阳性。HIV抗体阴性标准:无HIV抗体特异带。
1.4统计方法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应用SPSS 11.0统计软件对比分析两种ELISA初筛结果与确认结果,以a=0.05为检验水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ELISA初筛检测反应性样本的WB确认结果分析ELISA初筛检测结果为反应性共73份样本,法国伯乐、英科新创试剂检测反应性样本分别为54份、42份。其中双试剂反应性样本23份中经WB确证结果阳性16份,阳性符合率为21.9%(16/ 73),单试剂反应性样本经WB确证结果均为阴性。经统计分析两种初筛试剂检测HIV的WB确证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χ2=0.762,P=0.383)。见表1。
表1 ELISA初筛检测反应性样本的WB确认结果分析
2.2 ELISA初筛检测S/CO比值与WB确认结果的关系随着ELISA初筛检测S/CO值的增大,初筛结果与WB确认结果符合率增加。S/CO比值为1~6时,与WB确认结果阳性符合率为0%(0/25);S/ CO值为6~10时,与WB确认结果阳性符合率为13.8%(4/29);S/CO值>10时,与WB确认结果阳性符合率为63.2%(12/19)。WB结果阳性的16份样本S/CO比值均>6,S/CO比值<6样本WB结果均为阴性,见表2。
表2 S/CO比值分布与WB确证试验结果
1981年全球首例艾滋病病毒感染患者被发现以来,全世界各地区均有HIV流行,已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和公共卫生问题。我国HIV感染出现由高危人群转向普通人的流行趋势[3],这样对我们输血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为确保血液安全,采供血机构选用较高灵敏度和特异性的初筛试剂尤为重要。本站选用法国伯乐、英科新创两种不同ELISA试剂筛查HIV,如任一试剂出现反应性结果将报废其血液及屏蔽淘汰其献血者资格。
本研究收集的无偿献血者29816份样本中,法国伯乐、英科新创试剂检测反应性样本分别为54份、42份,阳性率分别为0.18%、0.14%,与WB确认结果阳性符合率分别为29.6%(16/54)、38.1% (16/42),两种试剂WB确证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χ2=0.762,P=0.383)。ELISA初筛检测结果为反应性共73份样本中,WB确证阳性16份,均为初筛双试剂[4]反应性样本。提示本站将来拟采取一遍ELISA加一遍核酸[5]的检测模式思路可行,可以减少血液筛查成本。HIV抗体ELISA初筛反应性结果与WB的阳性符合率为21.9%(16/73),假阳性率为78.1%(57/73),与吕蓉[6]曾报道血站初筛检测结果假阳性率基本一致。
本研究中S/CO值1~6,与WB阳性符合率为0%,S/CO值6~10,阳性符合率为13.8%,S/CO值> 10,阳性符合率为63.2%,WB结果阳性的16份样本S/CO值均>6,S/CO值<6样本WB结果均为阴性。结果与李英辉[7]曾报道相符合,随ELISA检测结果S/CO值的增高,与WB确证试验的阳性符合率也相应增高。报废假阳性结果血液易造成血液资源的浪费,屏蔽其献血者资格导致献血者流失,这些问题与献血安全的矛盾一直是采供血机构研究的重点。孙昂[1]曾提出将HIV初筛结果S/CO值≥6.23时,报废血液同时淘汰献血者资格,对于S/CO值<6.23时,仅报废本次血液,并且对献血者定期随访、复查,最后确定淘汰或者追回。为避免初筛假阳性的结果而造成血液资源的浪费和献血者的流失,HIV检测结果报告及献血者的管理可参照S/CO值及WB确认结果这种模式可以借鉴[8]。
综上所述,本血站采取以筛查为目的的HIV检测策略,根据HIV初筛结果报废血液可以最大程度的防止其经输血途径传播[9]。HIV检测结果报告及献血者的管理[10]则以WB确认结果为主,同时参照ELISA检测S/CO值大小,定期随访、复查,可以保护献血者的利益及减少献血者的流失。
参考文献
[1]孙昂,王华洪.献血者ELISA法筛查HIV反应性强度与WB确证阳性的相关性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11,18(7):1335-1337.
[2]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S]. 2004:3-11.
[3]谢进荣,张兴明,王淑芳,等.第3代和第4代HIV检测试剂对无偿献血人群筛查结果比较[J].中国输血杂志,2012,12(25):1326-1327.
[4]熊丽红,钱榕,樊璐.四种HIV试剂的应用比较分析[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3,31(4):392-393.
[5]徐晶.核酸检测技术在南昌地区无偿献血血液筛查中的应用[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2,30(5):437-438.
[6]吕蓉,王伦善,盛琪琪,等.无偿献血者HIV-1抗体蛋白印迹确认与核酸检测结果分析[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2,14(04):308-310.
[7]李英辉,杨巍,王涛,等.无偿献血者ELISA法筛查HIV反应性标本与免疫印迹法检测结果[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5,2(7): 1287-1288.
[8]曾婀娜,李锡兰.对血液筛查单试剂阳性献血者保留献血资格的探讨[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3,31(4):386-387.
[9]贾清,马韶辉,汪春翔,等.青海省2007-2011年HIV检测筛查实验室确证符合率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2,19(8):568-570.
[10]施清蓉,刘秀玲,刘伟.探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在合理、安全输血中的作用[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2,30(6):586-58.
·输血与检验·
·输血与检验·
(收稿日期2015-12-10;修回日期2016-02-04)
基金项目:广东省河源市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58081
DOI:10.3969/j.issn.1674-1129.2016.02.043
中图分类号:R457.1+2,R512.91,R1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29(2016)02-024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