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泽芹(云南省临沧市人民医院,云南临沧677000)
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
董泽芹
(云南省临沧市人民医院,云南临沧677000)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在冠心病临床护理当中采取优质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3月在我院接收的患有冠心病的患者一共有11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对照组对病人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对病人实施优质护理,对两组病人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临床护理以后,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护理之前,两组病人的焦虑状况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护理以后,研究组焦虑状况评分明显要比对照组低(P<0.05);临床治疗以后,研究组病人的遵医行为明显要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干预,可以使患者不良情绪得到明显改善,使临床护理质量明显提高,进而有效促进患者病情恢复以及预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优质护理;冠心病;护理;应用价值
冠心病在临床当中属于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具有隐匿性,在初期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呈现进行性发展。这种疾病大部分是因为病人长期不良饮食,工作压力较大,有氧运动较少以及喝酒吸烟等相关不良生活习惯导致心肌缺血以及缺氧导致病人胸部疼痛和胸闷等相关症状的疾病[1]。本文笔者选取2012年8月-2014年3月在我院接收的患有冠心病的患者一共有112例,现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8月-2014年3月在我院接收的患有冠心病的患者一共有11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6例。当中,研究组组男42例,女14例,年龄在41-79岁,平均年龄为(60.5±7.5)岁,病程在2-15年,平均病程为(7.6±5.3)年。对照组男44例,女12例,平均年龄为(64.9±8.2)岁,病程在4-18年,平均病程为(8.1±6.2)年。两组病人相关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对病人实施常规护理[2],研究组对病人实施优质护理。
1.2.1基础护理临床护士必须要增强早晨以及晚间的护理力度,同时对整个病房给予全面打扫,使病房保持清洁、卫生,使整个病房的管理力度明显增强,对于生活可以自理的病人,需要在护士的监督之下用餐,同时协助病人每隔2小时翻身一次,然而对于没有办法自理的病人,则需要提升临床护理的力度,监督以及有效控制病人的服用药物,同时对病人使用药物期间给予正确指导,如果病人出现异常情况,则要立即报告主治医师,同时采取相对应的处理措施,使病人生命安全得到保障。
1.2.2心理护理大部分病人由于长期受到病痛的折磨,在整个治疗过程当中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心理问题,例如,失落、绝望、焦虑以及恐慌等,进而无法有效配合临床医护人员的工作,使其治疗效果明显降低。根据这一情况,临床护理人员应该主动和病人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交流,向病人耐心讲解其自身疾病的知识、治疗方法以及相关注意事项,进而使病人能够做到自主预防。另外,对于病人的主诉要耐心倾听,并及时解答病人的疑问,以及满足病人的基本需求。除此之外,临床护理人员还要向病人介绍相关成功治愈病例,使病人建立一个战胜疾病的自信心,使其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
1.2.3饮食护理由于大部分病人都存在不良饮食习惯,因此,临床护理人员一定要根据病人的日常饮食习惯制定一个合理、有效的饮食方案,患者一定要戒除烟酒,同时不可进食冰凉、辛辣食物,以免出现不良刺激,进而使病人养成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
1.2.4运动护理每一次有氧运动时间在20-30分钟,可以采取慢跑、打太极以及游泳等,一旦病人在运动过程当中出现不适症状,一定要立即停止运动,并原地休息,等到不适症状消失以后方可起身。
1.2.5康复训练临床护士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一个合理的方案,以免出现过度疲劳的情况,病人在采取康复训练以后,不可马上洗澡,同时需要对温度差异给予有效控制,以及要注意相关饮食禁忌,按照生活作息时间进行日常生活,使病人机体免疫力明显增强。另外,在整个训练过程当中,临床护士要明确告知病人不可饮用浓茶以及咖啡,不可过度饮食,同时根据气候变化对其训练给予适当调整,不可在过于寒冷和高温的天气之下进行训练,然而在病人即将离开医院的时候,临床护士一定要明确告知病人出院以后的相关注意事项,严格按照医嘱服用药物,同时在出院以后的14-21天回到我院进行复查,对病人出院以后的恢复情况有一个明确的了解。
1.3临床观察指标
1.3.1遵医行为其中包括有病人有无按时服用药物、合理医师、按时检查、戒除烟酒以及规律生活[3]。1.3.2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其中包括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以及不满意,一共发放112份,回收112份,回收率为100%。
1.3.3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病人临床护理之前和以后的焦虑情况采取SAS进行评定,评分在50分以上则显示病人存在焦虑状态,评分越高,则表明焦虑程度越加严重[4]。
1.4临床统计学处理
2.1两组患者遵医行为情况对比
临床治疗以后,研究组病人的遵医行为明显要比对照组高(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前后焦虑情况对比
临床护理之前,两组病人的焦虑状况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护理以后,研究组焦虑状况评分明显要比对照组低(P<0.05),详见表2。
2.3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情况对比
临床护理以后,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遵医行为情况对比[n(%)]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前后焦虑情况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前后焦虑情况对比(±s)
注:与对照组对比,*P<0.05。
组别研究组对照组例数(n)56 56护理之前65.8±3.4 65.2±3.3护理以后41.6±2.8*53.1±2.9
表3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情况对比[n(%)]
冠心病在临床当中也被称之为冠脉性心脏病,其指的是心脏部位的冠脉管壁出现斑块,造成心脏供血障碍,进而造成器质性病变。通常情况之下,病人的表现一般包括有胸部疼痛以及胸部不适,严重的时候还会导致病人出现失血性休克。因为这种疾病的发病机制尚没有完全明确,其发病诱因相对较为复杂,其中包括有内分泌失调、高血压、高龄以及DM等,如果没有采取相对应的处理措施,则会对病人生命安全带来巨大威胁。病人在临床治疗期间,单一采取药物治疗,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不良反应以及并发症,所以,在药物治疗过程当中需要给予相对应的护理干预,使其病情得到有效好转,使病人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程度进一步提高。
根据相关实践研究表明,对冠心病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干预,可以取得令人满意的干预效果,使患者不良情绪得到明显改善,目前被众多基层医院广泛应用。本文结果显示,临床护理前,两组病人的焦虑状况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护理后,研究组焦虑状况评分要比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病人的遵医行为要比对照组高(P<0.05),和上述相关实践研究结果相一致。
总之,对冠心病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干预,可以使患者不良情绪得到明显改善,使临床护理质量明显提高,进而有效促进患者病情恢复以及良好预后,具有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参考文献
[1]熊艳君.冠心病患者中抑郁症的相关性调查分析与护理干预[J].中国民康医学, 2011, 23(5): 634- 635.
[2]夏冰.舒适护理改善心内科住院患者负性情绪和心理障碍的效果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 2012, 24(20): 2509- 2511.
[3]张颖,刘炜,秦莹,等.专项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各类舒适度指标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 2009, 21(24): 3154.
[4]姜慧.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 2013,34(3):537.
■论著/冠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