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家明
探寻楚湘大地上的红色印记
宋家明
楚湘大地是一片红色的故土,钟灵毓秀,人杰地灵,自古就多出文人志士,近代以来更领革命之先,留下了诸多的红色遗迹,令今天的我们去追寻、祭奠、敬仰和铭记。2016年春节,我终于踏上了这趟向往已久的寻访之旅。
武汉是一座革命的城、历史的城、英雄的城,犹如穿城而过的长江,革命的洪流曾在这里浩浩荡荡,汹涌澎湃。1911年10月10日在武昌发生的辛亥革命终结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推进了社会的变革与进步,之后的国共合作又使这里成为当时革命的中心,在这里留下了中国共产党推动革命发展、应对时局变化、开始武装革命的红色历史。
中共五大会议旧址位于武昌都府堤20号,当时为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占地面积7700平方米,内有七幢融合西式风格的学宫式建筑,其规模为国内召开的党代会纪念馆之最。会议是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当月27日召开的。陈独秀、毛泽东、董必武等来自全国的2名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在选举出的31名中央委员和14名侯补委员中,先后有蔡和森、瞿秋白等20人在后来的革命中英勇牺牲了,体现了共产党人在腥风血雨的斗争中前仆后继与革命的惨烈程度。在这次会议上,限于当时的组织和思想状况,会议没能提出应对时局变化的有效政策,但第一次设立了由10人组成的中央监察委员会,成为有规范地开展党内监督和反腐败工作的起点。
武昌农讲所旧址位于红巷13号。这期农讲所的学员来自全国17个省,800多人,人数最多,也是最后一期。1927年3月7日开课,为期3个多月。毛泽东同志主持了这期农讲所,并亲自为学员讲授了《农民问题》《农村教育》《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参观农讲所,使我深深感到,我们党历来重视农民问题,在大革命时期,以共产党人为主先后举办了两期七届农讲所,培养了大批农民运动干部。毛泽东同志在当时就指出“国民革命是农民革命”,“土地问题为本党中心问题”,并预言“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正是基于对农民问题的深入了解和清醒认识,才会在革命的危急关头提出鲜明对策,并果断地到敌人统治薄弱的湘赣边界组织了秋收起义,确定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革命道路。
毛泽东同志在武汉的旧居位于武昌都府堤41号,1926年11月下旬至1928年8月在此居住。他时任中共中央农委书记,国民党中央候补委员、国民党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委员、土地委员会委员。也是在这里,在历时32天、行程700多公里对湖南湘潭、湘乡等5县农民运动实地考察后,他撰写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运动的经典文献,印证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是过去更是现在与未来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天井中有毛泽东、杨开慧和他们三个孩子的塑像。凝望着塑像,我意识到,这是他们婚后为革命东奔西走、聚少离多共同生活的最后一段时光。“八七”会议后,按照中央决定,毛泽东毅然离开这里到湘赣边界组织秋收起义,从此一家人天各一方,再未相聚。睹物思人,着实让人扼腕慨叹。遥想当年的革命是何等的壮烈与悲情,也深深感触到老一辈革命家理想信念高于天的坚强意志。
“八七会议会址”为邓小平同志题写,旧址位于汉口鄱阳街39号,时为俄租界,是当时武汉国民政府苏联农业顾问的住所。八七会议是在蒋介石、汪精卫先后背叛革命,大批共产党人遭到屠杀,中国革命处在危急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决定把发动湘、鄂、赣、粤农民秋收起义作为党在当时的最主要任务。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当选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并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从此拉开了以武装斗争抗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序幕。
长沙,岳麓山脚下的新民路旁,有一处竹篱斜护的古朴农舍,5间青瓦白墙屋,几株古老香樟树,人文与自然美妙契合。1918年4月14日,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等13人在此开会,成立新民学会,以此为基础于1920年成立了湖南共产主义小组,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做了思想理论和组织上的准备。望着眼前陈设简单的陋室,浮想当年一群风华正茂、忧国忧民、身怀远大抱负的热血青年在这里寻求救国救民真理,创办《湘江评论》,组织驱逐湖南军阀张敬尧、湘籍青年赴法勤工俭学、湖南自治运动……何等的波澜壮阔!何等的壮怀激烈!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默念着毛泽东千古绝唱的《沁园春·长沙》,橘子洲,一个与伟人的足迹紧密相连的地方。顺着当年毛泽东如炬的目光环顾湘江两岸,左望悠悠书院路,长沙第一师范依然鲜亮;右瞻巍巍岳麓山,爱晚亭、岳麓书院如诗如画;脚下的湘江鱼翔浅底,流水如碧。山、水、洲、城尽收眼底。仰望伫立洲头高32米、长83米、宽41米,基座3500平方米的青年毛泽东巨幅雕像,他长发隽秀飘逸,双眼眺望远方,目光深邃、坚定,仿佛在呐喊:“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韶山,一个被誉为太阳升起的地方,因为这里是被中国民众称为大救星的毛泽东同志的故里。走进韶山,是在傍晚,5公里的迎宾路开车走了大约两个小时,但大家没有焦躁、没有怨言,因为他们所要拜望的是心中的领袖,亲近的是伟人的灵魂。
参观毛泽东故居,天不亮就有人前来排队,八点多时队已经排到了毛泽东上学的南岸私塾前,经过约两个小时的等候才来到故居前。毛泽东的卧室、谷坊、猪圈、牛棚,古朴自然。故居前,水塘明净,春柳婆娑,群山环抱,苍翠欲滴,只有塘前小路朝东而去。吟咏着少小离家时他留给父亲的“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的诗句,深深感受到少年毛泽东的壮志情怀。后来,就是在这里他老人家亲手缔造了中国农村最早的党支部之一——韶山党支部。在毛氏宗祠,他和杨开慧创办了韶山第一所农民夜校。在祠堂的中戏楼两旁的对联是:“不大地方可家可国可天下,寻常人物能文能武能胜神”。这副对联好像早就预示着一位伟人的诞生了。
毛泽东塑像广场,人山人海,人们正在向塑像敬献花篮、向伟人鞠躬、在塑像前拍照留念,表达对伟人的感念与追思。毛泽东纪念馆内人们静静的参观,了解伟人艰苦卓绝的光辉人生,缅怀伟人的丰功伟绩……
一路探寻,一路感悟。重温革命历史,缅怀先辈伟业,收获多多。感悟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来之不容易,是千千万万共产党员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仅毛泽东一家为革命先后牺牲了6位亲人,我们一定要珍惜当下,更要努力奋斗。斯人已去,风范长存。从毛泽东纪念馆陈列的打了73个补丁的内衣、党费证等遗物,到地方吃饭要交饭费的记述中,能够深深感受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艰苦奋斗的崇高境界和伟大的人格魅力。从“遍地英雄下夕烟”的诗句中我们看到了老一辈革命家把千千万万的革命群众比作英雄,强调“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我们党的历史就是唤起工农千百万,为了劳苦大众求解放、谋幸福的奋斗史。“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不断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像革命先辈那样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铸造灵魂、锤炼信念,愈挫弥坚,为中国梦的实现、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矢志不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