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莉琳
【摘 要】分析外国留学生在使用汉语成语过程中的偏误情况,剖析偏误产生的原因,提出教学对策。
【关键词】留学生 成语 偏误分析 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3C-0121-03
汉语成语是一种含义丰富、相沿习用、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词组,它风格典雅,意义上具有整体性,结构上具有凝固性。成语广泛地运用于日常口语及书面语之中。留学生学习汉语到中级阶段及高级阶段,就不可避免地接触到成语。成语在语法、语义、语用上具有特殊性,同时具有极强的历史继承性,成语在结构上保留了古汉语的语法和词汇特征,而留学生口语表达、接触到的主要是现代汉语,成语的学习及运用就成了留学生学习汉语的难点及重点。
而留学生的汉语学习的高级阶段,又不可避免地涉及成语,因为成语是在正式场合和书面语中会大量使用的,留学生要想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汉语水平,就必须了解并熟练运用成语进行交际,只有这样,汉语水平才算达到了高级的水准。由此可见,成语对留学生熟练掌握汉语以及了解中国语言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在留学生汉语学习的中高级阶段占有重要地位。
一、留学生使用成语的偏误分析
以第二语言习得和中介语理论为基础的偏误分析方法是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规律的突破口。下面将从日常教学、与留学生的交流中发现的偏误进行系统地分类和分析,力求从广泛的材料中得出科学可靠的分析。
(一)成语结构形式的偏误分析
成语的结构具有凝固性,成语的构成成分和结构形式都是定型的、固定的,不能随意地变换顺序,也不能任意抽换、增减成ax语中的成分。但留学生在使用成语时却很容易出现偏误,表现在:
1.同义词替代
(1)学习汉语任重路远。
(2)你把苹果皮削掉了,其实我最喜欢吃苹果皮,你这样做是画蛇添脚。
2.增加字词
(3)这里山清水秀,环境很好,真是世外的桃源。
(4)我公平竞争,光明又磊落,没什么可耻的。
3.缺少字词
(5)我们要学不厌,认真学好专业知识。
4.颠倒词序
(6)在外乡的苦辣酸甜,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5.写错别字
(7)家乡的面貌换然一新。
(8)你已经病入膏盲了。
6.生造成语
(9)你这样做,简直是螳螂当车。
(二)成语语义的偏误分析
成语的意义具有整体性,它在表达意义时与固定短语不同,往往具有整体性,且常常使用成语字面意义后隐藏的引申意义和比喻意义。而这些引申义和比喻义又常联系着中国传统文化,这些构成了留学生使用成语的难点。主要表现在:
1.感情色彩误用
(10)说起中国的历史,他夸夸其谈,真博学啊。
(11)老师处心积虑地帮助我,可我没有辜负了老师的期望。
“夸夸其谈”“处心积虑”都是贬义词,这里误用为褒义词。
2.不明白成语的比喻义
(12)我们爬山的时候,披荆斩棘,最后终于到达山顶。
“披荆斩棘”的实际意义是指在创业过程中或前进道路上扫除障碍,克服重重困难。而这个成语使用的是隐藏于表面意义之后的比喻意义和引申意义,并非字面意义。
3.语义重复使用
(13)老师在讲台上的每一举一动都被学生看在眼里。
这里的“每”和“一举一动”语义重复了。
4.不理解实际意义
成语有的是来自历史故事、神话寓言、诗文语句,留学生不熟悉中国的传统文化,不知道这些历史故事、神话寓言、诗文语句,便不能准确理解这些成语的含义,也就不能很好地使用。例如:
(14)早上来到公园,老人们在唱歌跳舞,我坐在亭子中央,感觉四面楚歌。
(15)我早上去菜市买兔子,店铺还没开门,朋友说我守株待兔。
“四面楚歌”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羽听到四面都是楚人的歌声,比喻四面受敌,处于孤立无援的处境。“守株待兔”出自《韩非子·五蠹》,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很明显,留学生不理解这些历史故事、神话寓言的意义。
(三)成语搭配的偏误分析
成语如同词和词组,具有句法功能,它可以和其他句法成分结合构成句子。但是由于其具有意义上的整体性,在具体运用中,它与普通的词和词组在语法规律上有很大的差异。留学生的汉语语法水平有限,因此经常出现搭配不当的偏误。
1.动宾搭配不当
(16)有良知的人都不能袖手旁观这些受害者。
成语后面一般不加宾语。“袖手旁观”后不应该再加上宾语。
2.中心语和修饰语搭配不当
(17)在学习上,他很学而不厌。
副词“很”和“非常”,通常不放在成语前面,修饰成语。
3.句法成分误用
(18)我们是同学,取长补短地学习。
“取长补短”一般不做状语,常常做谓语。
4.语义上不搭配
(19)红杉和小梅是青梅竹马的朋友,从小一块儿长大。
“青梅竹马”用来形容男女之间从小一起玩耍,这里将其用在同性之间,显然是不了解成语的典故意义,语义上不搭配。
二、对外汉语教学的成语教学策略
针对留学生使用成语存在的偏误,留学生的成语教学应从语语义、语法、语用等方面展开。
(一)语义教学
留学生在接触成语时,首先应该准确地了解成语的语义,只有知道了语义之后才能运用到交际中。语义教学可以从以下方面展开:
1.字面意义的教学
如同词的教学,成语语义的教学也应该从字面意义开始,因为成语的比喻意义、引申意义都是以字面意义为基础的。而且,有部分成语并没有引申义,只有字面意义,这样的成语教学可以参照普通词汇的教学,解释了成语各构成成分的意义,也就完成了该成语的语义教学。例如:鲜为人知、赫赫有名、国破家亡、公事公办、公正无私、欢天喜地、欣喜若狂、后继有人、横眉怒目、好事多磨、好为人师、好吃懒做、恨之入骨。
即使有一些成语含有文言字眼,造成留学生不理解,但是只要解释了文言字眼,也就明了了,如“后起之秀”、“缓兵之计”中“之”字,留学生也可不理解,但只要解释清楚了此文言字眼,也就理解了成语的意义。
2.比喻义的教学
大部分成语都是运用比喻义,在教学上亦先字面意义,再比喻意义、引申意义。在这类成语教学中,可以找规律,归纳出一些模式化的结构,教会学生举一反三,从而理解一系列含有相同语素的成语的意义。这类成语的常用格式有“一X而X、七X八X、一无所X、千X万X、大X小X、山X水X、自X不X、不X之X、大有XX、无所不X……”这类具有固定格式的成语通常具有固定的引申意义,如“无所不X”表示“没有什么不可以……”,所以不管中间插入什么词,意义大同小异,这样便于留学生触类旁通。
3.中国文化的导入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留学生对中国历史文化没有一定的积累,容易造成成语使用偏误。尤其是具有历史典故的成语,是留学生成语运用的难点。
事实上社会文化同语言是一脉相承的,语言担负着社会文化的运载和传播的重任。教师在语言教学中,不应该仅仅停留语言文字本身,还应该更广泛地兼具语言所包含的社会历史、文化内容。所以,讲解成语时,在语义、语法的教学中还应加入对中国文化知识的导入,这对成语的理解及运用都是很重要的。
(二)语法教学
1.针对成语形式偏误的教学
留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汉语水平提高,对汉语的构词法、语素有一定的了解,使用成语的过程中当记不清楚完整的成语,就会在已经学到的词库中找出一些词或语素,这样会造成成语形式的混乱,常见有:同义词替换、生造成语、成语多字、漏字、词序不对偏误形式。
因此,教学中应该注重让学生识记成语的完整形式,注意归类,在教学中将容易混淆的成语,如形式相近、音同或音近、意义相近近的成语归类,在对比中教学,避免出现成语运用偏误。
2.针对成语搭配偏误的教学
成语作为固定格式,具有一定的封闭性,所以在构成句子时,成语的作用与词的作用并不完全相同。例如:成语中最常见的谓词性成语,这种成语与动词相似,在句子中主要充当谓语,但与动词不同,不可以带宾语。如一视同仁、顾全大局、墨守成规、包罗万象等,这些成语在句子中不能再带宾语,这样的差异留学生如果不懂,就会造成成语使用中出错:
(20)老师一视同仁我们。
(21)他很固执,雷打不动他。
(22)我信手拈来这些花。
(23)他恍然大悟她那天的举动。
另外,偏正结构的成语,不受程度副词修饰,也不加补语,如果在教学中教师不注意总结成语搭配上的规律,就会造成留学生运用成语偏误。
(三)语用教学
成语教学是为了留学生能正确运用成语,掌握在什么场合使用什么成语,这不仅包含语境教学,也包含社会文化语境教学。
1.语体风格教学
成语风格典雅,具有强烈的书面语色彩,因此,交际中成语大多用于正式场合。相反,若口语中加入成语,常会造成不伦不类的效果。但留学生如果不懂得成语的这一语用色彩,实际中不顾场合地夹杂着成语,以显示汉语水平,这样反倒会造成事倍功半、弄巧成拙,例如:
(24)学习汉语上,我已经鞠躬尽瘁了。
(25)我们去食堂暴殄天物吧。
2.感情色彩教学
成语的运用也要注意感情色彩,成语的感情色彩有褒义、贬义、中性之分。如果没弄清楚成语的感情色彩,会使人啼笑皆非。例如:
(26)不发分子们背井离乡,到处做坏事。
(27)嫌疑人当机立断,强杀了警察。
(下转第150页)
(上接第122页)
“背井离乡”、“当机立断”是褒义词,这里用在坏人和嫌疑人身上,显然是错误的。
另外,文化上,东西方差异很大,同样的词,感情色彩完全不同,这也会造成留学生使用成语的偏误。例如,汉语成语中很多包含“狗”这一语素的成语,如狗彘不若、狗急跳墙、狐朋狗友、狗尾续貂、狼心狗肺,这些词都是贬义色彩的,而在英美国家,狗乃吉祥物,因而英语中含“狗”的成语则多带褒义,如“爱屋及乌”的英语是“及狗”。因此,教学中应在讲解成语感情色彩的同时,导入文化因素的教学。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洪波.对外汉语成语教学探论[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3(2)
[3]江新.词汇习得研究及其在教学上的意义[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3)
[4]鲁健骥.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词语偏误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7(4)
[5]王建勤.中介语产生的诸因素及相互关系[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4(4)
[6]王文虎,李阳庚.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地位和战略意义[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2)
[7]葛本仪.现代汉语词汇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8]凌德祥.中介语理论与对外汉语教学[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