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林秀+刘春斌+张丽娣+吴潇芸+周玉华
【摘 要】以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为提高学生专业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在内科护理学课程双语教学中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调查结果表明:学生认为该方法更能反映自己真实的专业英语水平,提高自己对于专业课双语教学的兴趣,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及评判性思维,更能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提高了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职高专 内科护理学 双语教学 形成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 调查与分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3C-0102-02
随着护理专业的发展,学术交流不仅限于国内,国际交流更日趋频繁,就业市场也从国内拓展到国外,因此,为提高护生的专业英语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国内不少本科护理专业在主干课程中开展了双语教学,但高职院校除涉外护理专业外,普通护理开展双语教学的并不多。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从2012年起在部分班级开展内科护理学课程部分内容的双语教学尝试,通过课后问卷调查及集体访谈发现,由于高职学生英语基础薄弱,且受到就业市场主导,学生普遍以能否通过英语B级作为终极目标,只关注与英语等级考试相关的知识点,对于开展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兴趣并不浓厚。教学评价是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根据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和教学功能,通常分为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以标准化考试为代表,形成性评价以学习为目的,注重学习过程。教学评价的结果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影响学生对整个课程的学习方式和参与程度,因此,为提高学生专业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在内科护理学课程双语教学中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结果表明:学生认为该方法更能反映自己真实的专业英语水平,提高自己对于专业课双语教学的兴趣,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及评判性思维,更能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提高了教学效果。
一、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11级全日制高职高专护理专业2个自然班共120人为授课对象,其中女生112人,男生8人,平均年龄19-21岁。
(二)授课内容
由于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英语基础较为薄弱,课题组从实际情况出发,选取了内科护理学课程中的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两个章节进行双语讲授,共30个课时。教材采用刘华平主编《内外科护理学》(双语),另外参考英文原版《medical-surgical nursing》(the ninth edition)。教学时中文比例为70%,英文比例为30%。
(三)授课过程及评价方法
按照随机方法,将120人编入12个小组,每组10人。授课形式包括大课讲授、小组讨论及角色扮演。评价指标(详见表1)及授课过程介绍如下:
1.课堂学习态度、发言情况。大课讲授以大班为单位,每班60人,在授课之前,预先发放下一次授课内容的英文讲义,中文注释重点及难点专业单词,并布置相关问题,让学生利用书本、网络等介质相互讨论查找出答案;在大课授课过程中,多媒体幻灯和板书以及课堂讲解均为中英文交替。其中,护理学专业词汇的解释可用汉语,并用英文标注,重点和难点均用英汉两种语言交替讲解;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通过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及对课堂提问的参与回答度,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评价、监督,并做好详细记录。每周邀请20位学生进行20分钟的非正式集体访谈,了解学生对双语教学的意见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帮助学生找到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降低学习焦虑,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尽可能多地使用英语,在理解了内科疾病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加强专业英语的学习,适时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提高学习效果。
2.小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每组10人,讨论课前一天,教师发放案例给小组预习,案例的编写采用英文,重点难点专业词汇用中文注释。讨论课分析案例时,按照护理程序的步骤进行,教师用英文提问,组内成员根据自己的理解对问题做出不同解答,其中英语使用的比例可根据学生自己的情况而决定,整个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适当引导,最后由教师总结点评。教师根据学生在各环节的表现程度给予相应的分数,课程结束之后适当地反馈,以利于学生及时总结提高学习效果,同时,组内同学根据讨论参与程度及英语语法、流利度,专业英语术语使用情况进行互评、自评,三者相结合给出该次讨论的总成绩。
3.角色扮演。以小组为单位,每组10人。整个系统课程结束之后,由小组自行决定选择某种疾病制定案例,并进行任务和角色的分配,按照护理程序,分别扮演医生、护士、病人、家属等角色,根据病人的状况给予相应的评估、诊断、措施等,要求学生在整个扮演过程中,使用英语对话,操作解释,将英语融入情景的练习和表演中,除教师评价外,其他同学需根据角色扮演情况、英语语法、流利度,专业英语术语使用情况进行互评、自评,三者相结合给出该次角色扮演的总成绩。 二、结果
课程结束之后立即发放问卷调查表,共发放120份,回收120份,回收率100%,问卷调查表项目内容及结果见表2。
三、讨论
(一)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结果表明,学生认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较单一的形成性评价或单一的终结性评价更能反映自己真实的专业英语水平,并认为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教学评价方法,能提高自己对于专业课双语教学的兴趣,提高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促进对内科护理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吸收,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及评判性思维,相对于专业英语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该种评价方法更能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绝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对于内科护理学双语教学的学习态度是积极的,并能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并认为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能促进自己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终结性评价的优缺点
终结性评价以标准化考试为代表,一般在某一阶段学习结束时或者学期末对学生进行的全面评价,这种评价方式较为夸大考试的作用,忽视了学习过程中的不良表现,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部分学生“临时抱佛脚”甚至考试舞弊,但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终结性评价有其优点,比如护士职业资格鉴定。
(三)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形成性评价主要针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进行评价,通过多种评价手段和方法对学生学习过程做出判断。形成性评价不仅关注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和理解程度,还关注学生在获得知识、技能的过程中所作的努力、参与度;评价的主体不仅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包括学生的自评、互评,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有益于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四、小结
本次实践表明,在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内科护理学课程双语教学中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得到了绝大多数学生的肯定和欢迎,提高了教学效果。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应该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并完善该种评价方法,逐步增加双语教学的内容,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Leung C,Mohan B.Teacher formative assessment talking in classroom contexts:assessment as discourse and assessment of discourse[J].Language Testing,2004(3)
[2]匡海学,殷越,杨炳友.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型考试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医教育,2015(2)
[3]杨瑞萍.关于大学英语教学过程性评估的探讨[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
[4]叶澜.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