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对策分析

2016-05-10 09:08龚娟
教育界·下旬 2016年3期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对策

龚娟

【摘 要】由于社会大环境的改变,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本文就贫困生群体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同时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及方案,以期引起学校、社会及家长的共同关注,帮助高校贫困生健康、顺利地度过大学生活。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 心理健康问题 对策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心理健康问题值得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其中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尤为突出。如何对贫困大学生的不良心理进行适当的疏导,使他们维持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校贫困生群体基本情况调查与分析

通过对2014年入学的664名护理学专业学生的调查,其中贫困生高达128名,占学生总数的19.2%。

从贫困生的构成来看,贫困生主要来自于老少边穷、经济落后的地区以及近年来受经济结构调整冲击较大的相对发达地区。但是,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化和城市弱势群体的增加,特别是近年来下岗职工的增多,高校城市贫困生的比例也呈上升趋势。

从贫困生的现状来看,由于家庭经济条件差、生长环境受限制等客观因素,不少贫困生就读大学前的社会适应能力相对较弱。进入大学后,又要面对学习、生活双重压力,可能出现对新环境的种种不适应状况, 易产生焦虑和自卑感,常将自己封闭起来,性格变得内向。

二、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

(一)情绪低落,精神不振

对于高校贫困生而言,生活贫困,加之繁重的学习和过重的心理负担,容易造成神经衰弱,从而产生抑郁情绪。同时,在谈恋爱时,也常因被拒绝而受挫,造成情绪低落、思绪迟缓、郁郁寡欢。

(二)性格内向孤僻,社交恐惧

贫困生来自困难的家庭,由于生活的窘迫,使他们总是觉得自己和别的同学有差距,内心总是自卑。部分贫困生不能正视自己的贫困,不能认识到贫困的暂时性,总是觉得贫困很不幸,从而导致内向、孤僻,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常常感觉不适和受挫,不愿与人交往,容易产生社交恐惧。

(三)自尊感和自卑感相互交织

贫困生面对经济上的压力,他们往往更加自强、自尊。然而,与其他同学经济上的差异,贫富悬殊、物质匮乏,是他们暂时不能解决和改变的,使他们又极度自卑。这种自尊感和自卑感的相互交织在贫困生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这种矛盾的心理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个人发展,使得他们消极、抑郁、郁闷,产生不想与他人接触等负面情绪。

(四)心态消极、焦虑

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上的拮据,对于某些花费较大的集体活动很少参加,使得他们更加消极。另外,某些贫困生可能因为家庭发生了变故,对生活的不幸没有足够正确的认识,总是怨天尤人。这种不良的心理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情绪,使贫困生总是很消极,什么都不想去积极应对。

三、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对策

第一,要继续做好贫困生的“物质扶贫”——奖助贷工作。解决贫困生的物质贫困是解决他们心理问题的前提。社会、政府和高校需要共同努力,多方筹集社会资源,为贫困生尽量争取到充足的资助资金,同时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勤工助学岗位,以满足他们的需求,从而帮助解决贫困生的后顾之忧。

第二,要重视对贫困生的“精神扶贫”——心理辅导。高校要开设系统的心理素质教育课程,开展心理方面的通识教育,同时要将大学生的心理教育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和各个学科的具体教学活动中去,使其形成一个互相促进、互相影响的良好教育管理体系。此外,要成立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开展心理咨询活动,要针对有心理困惑或心理障碍的贫困生,通过干预、辅导等手段,消除其心理不适,防止出现心理疾病,保持他们的心理健康。

第三,要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档案资料库。根据学生不同的心理活动特点,运用现代手段,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档案资料库,形成对学生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资源的有机配置。这样,学校既可对学生整体的心理素质教育进行把握,同时也便于学生在学校局域网内对档案库的资料进行查阅而自我检查和医治。

第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外部条件,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可以使大学生感到轻松、民主、和谐,保持良好的心态,还可以使他们有一种归属感,心理上有所依靠。良好校园文化环境的营造还要动静结合,并辅之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以便形成一种和谐、奋进的群体心理氛围,使大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影响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心理应激和危机感。

21世纪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在优胜劣汰如此残酷的情况下,或许仅仅因为心理承受能力的不同就会出现截然相反的未来。在这种背景下要实现最终的成功,如果没有良好的高素质的心理能力,必然无法完成学业甚至无法走向社会。因此,根据贫困生群体的特殊性,我们必须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在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中化解学生的心理矛盾、心理障碍,做好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引导他们走向健康的发展道路,让他们在未来社会实践中实现应有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赵虎,肖勃,丘悦东,等.大学生新生入学后身心健康水平前后对照观察及其相关因素[J].美国中华健康卫生杂志,1999,2(08):225.

[2]陶传谱.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初探[J].湖北社会科学,2003(05);107-108.

[3]王国华,韩素芝,刘畅.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分析与对策[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1(01):46-47.

[4]刘萱.浅谈高校学生工作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教育心理研究),2010(25).

猜你喜欢
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措施分析
高校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
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后续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高校资助育人体系的现状及完善对策
新媒体视角下的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探究中医四诊合参理论对于高校贫困生的鉴别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