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MI理论缓释大学英语应试教育的痼疾

2016-05-10 13:02杨鸿雁
戏剧之家 2016年7期
关键词:应试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多元智能理论

杨鸿雁

【摘 要】MI理论(即多元智能理论)因其对学习者的个体性差异的承认和尊重,如果运用到大学英语教学中来,将真正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者的潜能,培养学习者的自信,从而达到真正提高教学整体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大学英语;应试教育;多元智能理论;人文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H31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4-0184-02

一、大学英语应试教育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英语教学在中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中国的英语教学在非核心英语国家中的规模空前盛大,教学覆盖面越来越广,学习期限越来越长。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CET4,CET6)政策在设置之初,对于检验和促进中国大学的英语教学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也为国家培养高层次国际人才输送了不少主力军。但是,由于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越来越成为各大企事业单位用人的主要参考依据之一,很多学校为了实现向社会输送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将英语四级成绩和学位挂钩,改变了当初通过英语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初衷,演变为以应试教育为主的教与学的模式。英语学习的工具型动机成为主导动机,使得中国的英语教学呈现出较为普遍的费时低效、学习兴趣缺乏、学习方法机械等现象,甚至少数同学对英语学习产生了抵触情绪。

目前国内的大多高校都是全国统一招生,生源来自全国各地。由于各地英语教育环境和基础不一样,导致学生的英语基础有很大的差异。在传统的以语法和词汇考核学生的课堂上,这些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在课堂上往往缺乏信心,这也导致了他们英语学习兴趣的每况日下。上英语课对有些英语基础差的学生来说,简直就成了一个煎熬:听不懂,读不懂,作业没能力完成,自信心大减。但是由于考勤要求,这些学生却必须到教室去上课。英语虽然是大学的必修课,但是英语课堂却只成为英语成绩好的学生表演的平台,很多英语成绩不好的学生,在教室里都成了隐形人,或者不自信的人,因为对于老师的提问,他们大多回答不出来。被提问的时候,沉默低头成为了这些同学常有的肢体语言。

在这种传统的以语法和词汇等知识点为核心的课堂上,即便是英语成绩好的同学,也没有机会展现自己其它方面优势的机会。在高等院校的英语课程的学习中,一个学期或者说四个学期的英语课堂结束,同学们除了知道谁谁谁的英语好还是不大好之外,彼此之间的了解机会并不多。课堂互动方式也仅仅局限于老师提问,学生回答这样的问答方式。同学们之间很少有互动,很少有互动的成果展示的机会,也很少有展示自己多方面技能或者知识点的机会。这一切都违背了外语作为一门跨文化交际语言的本质,只是把外语学习切割成了单纯的语法和词汇知识点。

其实进入大学的大多数学生(新疆和西藏地区的少数名字学生除外),在高中期间已经完成了基础英语语法知识的系统学习。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外语学习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以及通过英语原文中的文化现象和中国文化的对比,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的识别能力,使得学生突破本身文化的狭隘的局限,了解多元文化,成为更加宽容和有爱心的人。让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文化,对跟自己不同的文化,能够更加包容和理解。如果英语课堂仅仅只是局限于分析句子的语法成分或者词汇的拓展,这无异于把很多优美的英语原文给肢解得体无完肤了。

现在席卷全国的翻转课堂的实践带给了英语教学课堂创新的无限可能性。在最近几年如火如荼的英语教学改革探讨中,跨文化交际技能和人文素质的培养成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主题.如何让大学英语课从专门的工具学科和零散的词汇和语法学习转换成真正的人文学科,成为所有的有教育者自觉和担当的高等院校共同关注的话题。

二、MI理论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大学英语的应试教育实践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学习者的心智建构,也和素质教育的理念大相径庭,从而造成了大学英语应试教育的多种负面效果。哈弗大学教授加德纳在《心智的结构:多元智力理论》一书中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提出人的智力是多方面的,其组合方式和输出方式也因人而异。多元智能理论提出要尊重学习者的个体智能组合差异,因人制宜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元智能理论对于克服大学英语应试教育的学习方式的机械化、尊重语言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和学习规律、提高学习效果将起到有效的推进作用。

如果要把英语作为一个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平台,那么课程设计和课堂组织形式就不可避免的要进行一系列的改革。综合型的大学的学生生源由于有广泛的地域差异,彼此之间的英语基础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是,每个学生在他们所在的民族或者地理区域,都是当地的天之骄子,都有其优秀的一面。如何让所有的学生在英语课堂上都找到展现自己闪光点的契机,如何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且对教学话题感兴趣,这就需要在课程设计和课堂组织形式上,给不同民族、不同英语基础的同学,都提供一个能够展现自己多方面生活技能和知识储备的机会。

加德纳认为过去对智力的定义过于狭窄,未能正确反映一个人的真实能力。他认为,人的智力应该是一个量度他的解决问题和感知外界能力的指标。根据这个定义,他在《心智的架构》这本书里提出,人类的智能至少可以分成七个范畴:语言、数理逻辑、空间感知、身体/运动感知、音乐/节奏、人际社交、内省能力。加德纳在后来的研究中还把自然探索能力和生存智慧也增加进了多元智能的范畴。

多元智能理论因为其尊重学习者的个体智能组合差异,在大学英语的应试教育的弊端逐渐凸显的时候,多元智能理论将起到缓冲应试教育的误区的作用,主要体现为:多元智能理论因为其尊重学习者的个体智能组合差异,将极大地调动学习者的个体智能优势潜能,提高学习者的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大学英语的应试教育不仅表现为学习者的学习方式的机械性,也导致了不少国内英语教学者的焦虑和倦怠感,不利于发挥英语教学者的主观能动性。多元智能理论因为其尊重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将会使学习者与机会从多个角度展示自己的优点,使得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更全面的了解班上的同学,增强班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多元智能理论将促进师生之间的了解,有利于促进教与学的互动的学习环境。

多元智能理念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运用,不仅学生受益,并且也有助于教师的综合人文素质的提高和检测。将多元智能理念引入大学英语课堂实践,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展现自己多方面的优势,以信心和参与促进教学相长,也激励学生之间互相取长补短,增进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

多元智能理论也要求教师有比较广泛的人文知识,譬如国内外文学、历史、科普知识、时事新闻、哲学、心理学等方面,都要能够具有引导学生的能力。多元智能理论将使得教师的教学方式呈现多维度模式,从而提高英语教学者的积极性。

多元智能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是利用大学英语独特的交际环境,借助于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对本项目的理念支撑:即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跨文化交际素质的培养和翻转课堂、微课等课堂教学实践。在课堂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学习差异和学习能力,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让各种能力的同学在课堂中都有机会发现和展示他们自己的特长。

参考文献:

[1]Gardner,Howard.Frames of Mind: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M].New York: Basic Books, 2011.

[2]李华.多元智能理论视野下的英语课堂教学[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3.

猜你喜欢
应试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多元智能理论
有关中国教育命题的证伪
人文素质教育视角下医学生道德行为习惯培养研究
多元智能理论在新课改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英语教学改革的探讨
人文素质教育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