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汉梅
摘 要:近年来,大学生由于家庭或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造成抗压性不强,频繁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但却少有高校在大学教育中将学生心理教育渗透到其中。对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解决与应对策略一直是家长和高校心理老师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心理教育;心理环境;预防
近年来,在经济和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形势下,社会文化传递的信息处在不停的更迭当中,大量的不良教育因素夹杂在其中。[1]有些大学生由于家庭或社会环境的影响等,造成抗压性不强,频繁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因此教育者应给予大学生心理健康更多的关注。
一、目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家庭教育缺乏连续性
家庭教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非常大的影响,这就要求家长关心大学生心理的发展变化,适时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父母应对大学生的成长进行连续教育,为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
随着经济的发展,价值层面的多元化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峻,高校教师在培养和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虽然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但却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很多家长采用简单专制的传统教育方法导致子女形成沉默寡言、消极悲观、敏感多疑的不健康心理。
二、学校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1.高校扩招所带来的负面问题
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使大学生的人数迅猛增长。物力、财力能够造就一个优美的大学校园,但要培养一个专家型教师,很难在几年的时间内做到,尤其是高等职业院校普遍缺乏有素养、专业能力过硬的心理教育方面的师资力量。[2]这样,高校扩招就会导致教育对象数量的上升,而教育对象素质下降的现象。
2.大学校园里的贫富层次不同
我们不难看到这样的现象:同在一个学校,有的大学生因为家庭富裕经常追逐现代潮流生活,而另一些大学生则要申请助学贷款,要靠四处勤工俭学来完成学业,虽然贫困是暂时的,但这样的情况更容易让学生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最初的家庭条件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就业、婚姻都有很大的影响,
3.学习环境的改变
从中学紧张的学习环境进入陌生的大学,迎来了轻松的课程和自由的氛围,这使大学生在很多方面要积极做出适当的改变,一方面,理想与现实形成强烈的反差,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难以确定;另一方面:缺乏对自我价值观的正确定位。在高考之前,很多学生往往把自己的存在价值与理想的大学联系起来,但当自己的理想真正实现的时候,很多大学生在学习环境的改变中难以找到自己的存在价值。
三、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对策
1.心理健康教育应实现其价值
由于各高校普遍实施心理健康课程,很多大学生能在学习和生活中找到支点。教育者要从学生的立场出发,更多关注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在不违背原则、道德底线的条件下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高校应通过开设心理课程、开展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等方式引导和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优化心理适应能力,提高大学生的生存能力和社会生活质量,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最大限度地实现其价值。
2.高校应积极塑造健康向上的心理环境
为了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在众多的高校中,虽然很多大学辅导员带领学生参加过类似大学生志愿者的课外活动,但仍有一些大学生出现了人际交往淡漠、失恋、求职挫败的问题,这就要求高校在其主流价值观的基础上,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心理环境。
3.高校心理咨询机构应以预防为主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重咨询诊治而轻视防治引导的现象。[3]有些大学生会很快调节并适应新的生活,但有些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很难主动适应。一旦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心理咨询便成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之一,但是当代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在某些层面上往往有些滞后,一般都是学生已经出现了具体的心理问题,心理辅导者才给予学生指导与建议的。为了提升心理研究工作的成效,高校心理咨询服务机构要以预防为主,咨询为辅,适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及时发现问题,早解决,早预防[4],减少大学生心理不健康的问题,为学生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4.心理健康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是针对某个人和某个群体,而是面向全体学生,在基于发展为目标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下,在改善所有学生的认知、个性发展的前提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在大学生承受挫折、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为大学生顺利地完成学业以后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和成长为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才打下良好的基础,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常鑫.浅谈影视作品中暗含的不良教育现象[J].学周刊,2015(12):19.
[2]朱爱胜.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策论[J].江苏高教报:心理健康教育版,2007(3):95.
[3]王万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17.
[4]常鑫.对学校教育中歧视现象的反思[J].教育教学论坛,2015(9):58.
编辑 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