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语境视域的《论语》歧义句语内翻译模式研究

2016-05-10 09:00邱靖娜张敬源
关键词:语境理论歧义论语

邱靖娜 张敬源

〔摘要〕语内翻译是典籍翻译过程中一个重要步骤,其对典籍歧义句的处理直接影响最终的翻译质量。在功能语境理论框架内,采用宏观功能语境分析和自下而上的具体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论语·学而篇》第8章“学则不固”的“固”字为例,对《论语》歧义句语内翻译进行研究,探讨可操作的翻译模式。研究发现在歧义句语内翻译过程中进行语境还原,有助消除词汇歧义;研究认为 “学则不固”的“固”字应作“固陋”解译。

〔关键词〕功能语言学;语境理论;《论语》;语内翻译;歧义

〔中图分类号〕H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89(2016)02-0031-05

引 言

《论语》是中国儒家经典著作,也是中国典籍中最早被译成外文并传播至西方的著作之一。《论语》英译在国内引起广泛关注,研究焦点集中在译本研究、译者研究、译校出版感言、《论语》的翻译传播历史、《论语》中关键词翻译的研究等[1];同时不乏从哲学等跨学科角度进行的研究[2]。总体而言,《论语》英译研究点评式和印象式的翻译批评方式居多,从语言学角度进行的全景式研究较少。近年来,一些学者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为指导进行《论语》英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3]。

《论语》英译发展迅速,但由于原文自身歧义章节的存在以及译者的语言、文化、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制约[4],不少译本存在误译现象。

由于《论语》成书较早,很多具体情境出现空缺,因此对歧义句的翻译离不开对语境因素的考查。系统功能语言学的适用性及其语境理论的可操作性为本研究提供了合适的视角。因此本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语境理论为框架,以《论语·学而篇》第8章中 “固”字的翻译为例,探讨《论语》歧义句语内翻译模式。

一、 《论语》语内翻译和汉语歧义研究

从符号学的视角,翻译可分为语内翻译、语际翻译和符际翻译[5]。《论语》距今两千多年,很多译者进行英译时需要借助语内翻译、各种注、疏、译、释等[6]。而进行语际翻译所参考的语内翻译不同,对语际翻译的结果有直接影响。因此在评估《论语》语际翻译时,必须对语内翻译进行考察。在语内翻译时常常会受到歧义现象的影响,同样《论语》语内翻译过程不可避免也会遇到歧义现象,而能否准确处理歧义现象,直接影响语内翻译及以此为基础的语际翻译质量。

针对语言中的歧义现象学界进行了多方面研究,在歧义界定、歧义指数、歧义容忍度等方面[7]都有丰硕的研究成果。除了对歧义现象的描述性、阐释性研究外,石安石[8]等学者对歧义成因和消除手段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可以通过语音、词汇、语法等手段和角度进行歧义消除。

近年来在外语学界功能语言学派从元功能对等、语法隐喻现象、语境因素等角度对《论语》语内、语际翻译进行了研究[9],为典籍英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路径。本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语境理论为指导,对《论语》歧义句语内翻译模式进行探讨。

二、 系统功能语言学语境层次论

语言总是要在一定的交际环境中使用,因此要分析语言现象必须把语言和它所依赖的语境联系起来;脱离语境把语言片段孤立起来分析,就难以确定这个语言片段的结构和意义。长期以来各语言学分支学科在研究中都把语境看作一个重要的参数。然而学界对语境的解释相当灵活,不同学科及流派对语境具体意义的阐释也有不同。系统功能语言学派认为语境是属于从符号学角度来解释语言使用的抽象理论范畴,具有多层次、多功能和潜势的特点。

从层次角度讲,语境包括文化语境、情景语境和上下文语境;从多功能角度看,情景语境对应语言的意义潜势。其中情景语境包括三个变量——语场(field)、语旨(tenor)和语式(mode);分别指言语活动的主题、交际行为参加者及其关系和语言的形式。根据语境-纯理功能耦合假设(ContextMetafunction Hookup Hypothesis)[10],语境三变量与语言元功能之间存在对应关系:语场、语旨、语式分别对应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意义潜势要通过具体的语言形式体现[11]——在词汇语法层面语场、语旨、语式分别由及物性系统;情态系统;和主位结构、信息结构、衔接手段体现。功能语境理论的层次性及其对意义潜势、语言的社会性及语言形式与功能的关系的阐释使得该理论在典籍翻译评估中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本文认为在进行典籍歧义句语内翻译时,要将自上而下的宏观语境分析和自下而上的微观语言分析相结合。从语境的三个层次出发,对原文语境进行解构;然后分析译者对原文语境的还原与重构。将重构后的语境与原文语境相匹配有助于歧义现象的消除。

三、 歧义句语内翻译之语境还原

根据豪斯的翻译理论,翻译过程中要尽量用语义和语用对等的译本代替源语文本;奈达等提出“功能对等”概念,指出译者应努力寻找在交际过程中译语读者和源语读者的相似反应。本研究认为不论是语义对等还是功能对等,在典籍翻译过程中首先要实现总体语境的对等或类似,也就是要从文化语境、情景语境和上下文语境三个层面,通过语境变量考查译文是否对源语情景语境进行恰当还原(以下简称语境还原),以确定译文的恰当性。

本文考察的“学则不固”出现在《学而篇》第8章,全句是: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固”字在语内翻译方面,主要有两种解释,一是以杨伯峻、李泽厚、朱熹为代表的“坚固”解,如下:

杨伯峻[12]注释:孔子说:君子,如果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即使读书,所学的也不会牢固。

李泽厚[13]注释:孔子说,君子不严肃、端重,就没有权威,所学习的东西就不稳固。

朱熹[14]《论语集注》:“固,坚固也。轻乎外者,必不能坚乎内,故不厚重则无威严,而所学亦不坚固也”。

显然对于“固”字三者都取了“坚固”之意。

另一解法与之不同,如孔安国《论语训解》认为,“固”字的意思是“固陋”,“学则不固”指的是“努力学习就不会固执鄙陋”; 王滋源[15]指出“固,陋也”。杨树达[16]同样认为“固”字应作“固陋”解释。要消除“固”字的歧义,首先从三个层次对其语境进行还原。

(一) 文化语境还原

文化语境是功能语境的第一个层次,指的是人类在特定文化背景中的行为模式。在《论语》歧义句语内翻译过程中首先要对文化语境进行还原,力求做到与源语文化语境的最大对应。如果考查文化语境后,仍无法完成歧义消除,则进入情景语境和上下文语境的还原与验证。以“学则不固”为例:

首先,考查《论语》这部作品所处的文化语境。《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是儒家著作之一,内容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其中心思想是孝、弟、忠、信、礼、义、廉、耻等,核心思想是“仁”儒家文化的产生背景、特征、地位、变迁、影响、意义等见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0121/02/5079158_180626585.shtml on May 16th, 2014.。《论语》多处讲到“君子”等概念,也多次讲到与教育相关的话题,如“学而不思则罔”等。将“学则不固”理解为“学习了就不会固执”或“学习的东西就不会稳固”分别对应了《论语》对于个人修为和教育话题的论述,都是可以接受的。既然文化语境还原无法消除“学则不固”的歧义从而确定对“固”字的解释,就需进入情景语境和上下文语境的考查。

(二) 情景语境考查

情景语境指的是话语产生当时及紧接其前后的各种实际事件,即语言发生的情境。情景配置对语言行为具有指示作用,情景语境三个变量值的变化,会使整体的语境配置(contextual configuration)发生改变[17]。如果在翻译过程中,译文的情景配置发生改变,即情景语境发生了改变,误译及歧义就可能会出现。以“学则不固”全句为例: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固陋”解语境配置如下:

语场:A. 孔子向弟子讲授君子的特点(“重”—“威”;“学” —“固”;“忠信”;“勿惮改(过)”)

B. 目的是教育弟子,期望弟子具备“君子”的品质。

语旨: 说话人与听话人是师生关系。

语式上述语境配中,语式较为特殊,因为我们看到的《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讲属于spokeninwrittenform (Gregory, 1967)。:口语(但是书面语记录)

“牢固”解语境配置如下:

语场:A ① 孔子向弟子讲授君子的特点(“重”—“威”;“忠信”;“ 勿惮改(过)”)

A ② 孔子向弟子讲授君子特点与学习的关系

B ① 目的是教育弟子,期望弟子具备“君子”的品质

B ② 期间提出了“君子不重”会导致“学习不牢固”。

语旨:说话人与听话人是师生关系。

语式:口语(但是书面语记录)

可以看出,“固”字两种不同解释,对情景语境的总体配置具有影响,主要是使语场值发生改变。“固陋”解一直围绕着“君子的特点”展开,而“牢固”解,出现了“君子特点与学习”的关系。

以“学则不固”所在的第一篇(包括16章)为例,“学”字共出现了6次,除了 “学则不固”之外,另外5次分别出现在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第一章)、“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第六章)、“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第七章)及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第十四章)中。这里,“学”指的都是动词“学习”,而非名词“学问”。且这几个“学习”都是指君子的修为和特点。另外,语场是语言使用者目的角色(purposive role)的语言体现[18],这种角色又与具有显性(visible)和隐性(invisible)之分的目标(purpose goal)相联系。具体到“学则不固”来看,“固陋”解和“牢固”解显性目标分别是“谈论君子的特点”和“讨论君子特点及君子特点和学习之间的关系”,显然前者的可能性大于后者。

尽管不能断定,“学则不固”的“学”也可能是“学习”之意,但这无疑增大了“固陋”说的可能性。另外,可以从语境的自返性和传递性获得证据。 “固陋”说整个语境中,“君子的特点”出现了6次,“牢固”说中“君子的特点”出现了5次。“固陋”解对于“君子不重,(君子)不威”,和“学则不固”的关系更有解释力,“牢固”说显得突兀。

总体而言,从语境还原角度来看,另外两个变量值变化不大,但总体的情景语境配置出现了不同。不过《论语》的确不乏对教育相关话题的讨论,单纯从情景变量三个参数值进行还原,仍无法彻底消除歧义,需进入第三层次——即上下文语境的还原。

(三) 上下文语境考查

语言与语境之间存在互为预测的关系,离开语境谈语言,就有可能产生概念或人际意义的歧义。上下文语境是系统功能语法语境模式中的最底层,通过及物性系统、情态系统、主位结构等以语篇的形式体现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的特征和配置。对于《论语》歧义句的上下文语境进行考查,需要对词汇语法层面的各个参数进行分析,进而寻求消除歧义的理据。

1) 及物性系统分析

及物性系统是经验功能的具体体现,由过程、参与者及环境成分构成。根据系统功能语法小句的划分方法,将“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进行标注, 发现“牢固”解和“固陋”解及物性结构和逻辑式不同,如下所示: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固陋”解及物性结构和逻辑结构:

小句标注:1君子不重,2则不威;3学4则不固

及物性结构:

Carrier: 君子+Attribute/relational Process: 不重

(Carrier): (君子)+Attribute/relational Process: 不威

(Carrier): (君子)+ material Process:学

(Carrier): (君子) +Attribute/relational Process: 不固

逻辑式:1| hypotaxis::2;;3| hypotaxis:4

“牢固”解及物性结构和逻辑结构:

小句标注:1君子不重,2则不威;3学则不固

及物性结构:

Carrier:君子+Attribute/relational Process: 不重

(Carrier): (君子)+Attribute/relational Process: 不威

Carrier:学+Attribute/relational Process: 不固

逻辑式:1| hypotaxis: 2

“固陋”解将整个部分划分为四个小句,小句1和2都是关系过程,表达君子的特征;小句3是物质过程,表示“学习”;小句4是关系过程,表达君子的特征。小句1是小句2的条件;小句3是小句4的条件。四个小句都是对君子特征进行的描述。

“牢固”解分为三个小句,小句1和2是关系过程,表达君子的特征;小句2和小句1是主从逻辑关系,小句1是小句2的条件。小句3独立于小句1和2。在讲“君子”的整个句群中,出现一个讨论学习的小句。相比而言, “固陋”说更加符合孔子对弟子进行“君子”特征的讲解和训诫这一场景,在话题衔接上更加顺畅。

同时,除“学则不固”之外,《论语》第一篇(包括16章)共出现“学”字5次,它们都是作动词“学习”讲,在及物性系统中表示过程。“固陋”解将“学则不固”看作两个小句,包含两个过程——物质过程“学”和关系过程“(君子)不固”;而“牢固”说,将“学则不固”看作一个关系过程,“学”是名词,指“学习、学问”,充当小句的载体。第一篇多数是关于君子的特点,无一例是对“学问”的论述。

2) 情态系统分析

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语篇的人际意义在词汇语法层面由语气和情态系统体现。本句的显性参与者是孔子及其弟子,是师生关系。既然是孔子对其弟子进行训诫,对他们进行思想和道德上的教育,要求他们向“君子”看齐,因此通篇以君子(包括隐性的君子)为主语,以君子的特点为重心的“固陋”说更有说服力。从语境还原来看,“固陋”说一贯而终的“训诫”比“牢固”说边讨论“君子”边讨论“学习”更有理据。

3) 主位结构和信息结构分析

语篇功能主要由主述位结构和信息结构等手段体现,其中主位结构由主位和述位构成。主位是小句的第一个成分,是信息的起点,主位之外的成分是述位。信息结构由旧信息和新信息构成,前者指的是已知或通过前文可知,或说话人和听话人共有的信息;后者是未知信息,是语篇的重点信息。要进行语境还原,进而消除歧义,就得对译文的这些参数进行分析。以“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为例:

从主位结构分析,若把“固”字解释为“固陋”,则前两个小句分别以显性和隐性“君子”为主位,以“不重”和“不威”为述位;第三个小句和第四个小句均以隐性“君子”为主位,以“学”和“不固”为述位,且以分号与前两个小句隔开,表并列,“则”承接的是“学”这一条件,引出“不固”这一结果。如果把“固”字解释为“牢固”,则前两个小句主述位结构不变,第三个小句以名词“学到的东西”为主位。以分号隔开,则前后两部分应处于等同的句法地位;那么后半部分的“则”就没有意义了。如果是语内句读问题,也以“君子不重”为条件,则应为“则学不固”更为合适。

从信息结构角度来看,“固陋”解以“君子”开头,其后以“君子”为基础展开论述,即除了第一个小句把“君子”看成新信息之外,其他小句皆以隐性“君子”为已知信息,围绕“君子”的特点展开论述,信息结构是流畅的。而“牢固”说,突然出现对“学”的论述,信息链条出现了断裂。对两解的衔接链进行分析如下:

“固陋”解衔接链

(a)君子不重,则(b)不威;(c)学则(d)不固。(e)主忠信。(f)无友不如己者。(g)过则(h)勿惮改。

Chain 1:君子(a)-(君子)(b)-(君子)(c)- (君子)(d)- (君子)(e)- (君子)(f)- (君子)(g)- (君子)(h)

“牢固”解衔接链

(a)君子不重,则(b)不威;(c)学则不固。(d)主忠信。(e)无友不如己者。(f)过则(g))勿惮改。

Chain 2:君子(a)-(君子)(b)-(君子)(d)- (君子)(e)- (君子)(f)- (君子)(g)

No chain:学(c)

由此可以看出,“固陋”解中,除了第一个小句以显性“君子”为主语外,其余小句都以隐性“君子”为主语,形成一个衔接链。而“牢固”解中的“学”字作为名词充当小句主语,与其他以“君子”为重心的小句不形成任何衔接关系。

统计发现,“固”字在《论语》中共出现了10次,没有一处作“牢固”解。另外,通过古文语料库在线检索、分析发现:“固”字作“坚固、牢固”解的情况存在,但多用于形容城池等具体意义。而用来形容抽象意义的,以“固陋”解较为妥当,如,《愚公移山》:“汝心之固,固不可彻”。从《论语》全书的内容来看,本章的“学”亦属抽象意义,故认为应以“固陋”解译较好。

四、 结语

以《论语》为代表的典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能否保证其译文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传播质量。而典籍一般距今久远,很多语际翻译版本需要以语内翻译为基础,因此在语内翻译中恰当地解决《论语》歧义句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认为要消除歧义,需要在歧义句语内翻译研究时,根据功能语境理论对译文进行语境还原以消除歧义。

本研究以“学则不固”的“固”字为例进行分析,在语境三个层次上进行还原,结合词汇语法层面的分析,最终得出的结论一致,认定 “固”字歧义消除,应作“固陋”解译。当然在典籍歧义句翻译时,三个层面的考查可分离,只要歧义解除过程即终止,而非一成不变进行所有过程的分析。对歧义句语内翻译模式的研究有助于提高《论语》翻译质量,同时对其他典籍翻译研究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勇. 20年来的《论语》英译研究 [J]. 求索, 2006,(5):178-181.

[2]王东波. 《论语》英译的缘起与发展 [J]. 孔子研究,2008,(4): 119-125.

[3]陈旸. 《论语》三个英译本翻译研究的功能语言学探索 [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9, (2):49-52.

[4]黄天源. 误译存在的合理性与翻译质量评估 [J]. 中国翻译, 2006,27 (4):37-42.

[5]Jakobson, R. On linguistic aspects of translation [A]. In Jakobson, R. (ed.). Selected Writings 2:Word and Language [C]. The Hague: Mouton, 1971:260-266.

[6]黄国文. 典籍翻译:从语内翻译到语际翻译——以《论语》英译为例 [J]. 中国外语, 2012,9(6): 64-71.

[7]赵元任. 汉语的歧义问题(石安石译) [A]. 语言学论丛(十五) [C].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8]石安石. 歧义现象种种 [A]. 语义研究 [C]. 北京: 语文出版社, 1994.

[9]黄国文,陈旸. 翻译研究中的“元功能对等”[J].中国外语,2014(11):97-102.

[10]Hasan, R. The conception of context in text [A]. In Fries, P. & Gregory, M. (eds.). Discourse in Society: Systemic Functional Perspectives: Meaning and Choice in Language: Studies for Michael Halliday [C]. Norwood, New Jersey: Ablex, 1995:183-296.

[11]Halliday, M.A.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2nd edn) [M]. London: Arnold., 1994.

[12]杨伯峻, 吴树平. 论语今译 [M]. 济南:齐鲁书社, 2005.

[13]李泽厚. 论语今读 [M]. 北京:三联书店, 2005.

[14]朱熹. 论语集注 [M]. 济南:齐鲁书社, 1992.

[15]王滋源. 论语新译评述 [M]. 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7.

[16]杨树达. 论语疏证 [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17]Hasan, R. The place of context in a Systemic Functional Model [A]. In Halliday, M. A. K. and Webster, J. J. Continuum Companion to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C]. London and New York: Continuum, 2009.

[18]Gregory, M. J. Aspects of varieties differentiation [J]. Journal of Linguistics, 1967, 3 (2): 177-98.

(责任编辑:高生文)

Abstract: Increasing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cs calls for more attention to translation evaluation.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context theory in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this paper, taking “ku” in the first chapter of The Analects as an example, integrates macroanalysis with bottomup analysis to research on the intralingual translation model of controversial chapters. It is found that context reconstruction can help to solve the ambiguity involved. Based on this research, “ku” herein should be translated as “being shallow” rather than “being firm”.

Key words: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context theory; The Analects;intralingual translation ; ambiguity

猜你喜欢
语境理论歧义论语
浅谈歧义容忍度与二语习得
语文教学及生活情境中的歧义现象
刍议语境理论下的英语语法教学所遵循原则
语境理论视角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研究
语境与英语写作研究
基于关联理论的歧义消除研究
基于语境理论的高中英语词汇课堂教学研究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
点点读《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