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建荷 何雪辉 胡雅萍 龚肖丽 杜慧娇 刘晓英 郑丽 王梅英
·护理研究·
护士职业性肌肉骨骼损伤调查研究
杜建荷 何雪辉 胡雅萍 龚肖丽 杜慧娇 刘晓英 郑丽 王梅英
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护士发生职业性肌肉骨骼损伤(OMSI)的现状,为护士做好职业防护,及护理管理者做好OMSI的组织管理提供依据和方法。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 应用Nodic肌肉骨骼症状自评量表对814名护士实施问卷调查。结果 护理人员OMSI发生率最高的是腰部,其次是颈部、肩部、膝部;并且OMSI的发生率有随年龄和护龄的增加而递增的趋势;内科、外科、急诊科、手术室护士的OMSI发生率较高,不同科室的发生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职业性因素是造成OMSI损伤的主要原因。结论 自我防护是护士OMSI的保护因子,护理管理者应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如减少搬举重物的次数、合理安排静力学作业、改变不良劳动姿势、避免反复操作等以预防或减少护士OMSI的发生。
护士; 肌肉骨骼损伤; 职业防护; 职业因素
职业性肌肉骨骼损伤(occupational musculoskeletal injury,OMSI)是当前严重威胁劳动者健康、工作能力及其生活质量,是一种常见的职业性多发病,尤其在护理人群发病率高于一般人群。近十几年来,国内外一些学者研究显示,一些职业因素导致易积性肌肉骨骼损伤,如劳动负荷、静态负荷、反复操作、不良体位等,在损伤早期,其症状不易显现,不被护士及其护理管理人员重视,造成疾病的痛苦和劳动误工增加,护士职业效率降低[1]。本研究调查了某地区三所三级甲等医院800名护士,旨在了护理人群OMSI的发生状况,进一步探讨OMSI的职业影响因素,为护士加强自我保健知识和保护能力,对护理管理者的人性化管理提供依据。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石家庄地区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及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3所三级甲等医院的800名护士,纳入标准:在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工作3年以上的临床一线的护理人员。排除标准:排除先天性脊柱疾患、有外伤史及妇产科疾病史及其非工作因素导致的肌肉骨骼疾病者。
1.2 调查方法 问卷由被调查者单独填写,当场收回。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现场解答在填问卷过程中的任何疑问。本研究共发放问卷814份,回收有效问卷800份,有效回收率为98.28%。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文化程度、工龄、 技术职称、科室、工作时间。
1.3 肌肉骨骼疾患的定义及评判标准
1.3.1 肌肉骨骼疾患的定义[2]:身体中有一个及一个以上部位出现不适、麻木、疼痛和(或)活动受限等,而且症状持续时间超过24 h,经休息也未能恢复,同时排除其他内科急症所致。
1.3.2 肌肉骨骼疾患患病情况:采用Nodic肌肉骨骼症状自评量表收集不同时间层面的肌肉骨骼疾患现患情况及近1年来肌肉骨骼疾患对工作、生活状况的影响程度。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1.5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护理人员一般资料 纳入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于石家庄地区三所三级甲等医院工作的患有OMSI护士人员共800名,所有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并同意配合本研究。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年龄22~53岁;护龄3~29年;学历包括:大专501名(62.63%),本科288名(36%),研究生11名(1.38%)。其他一般情况还包括专业技术职称、科室分布等。见表1。
2.2 不同年龄段护士OMSI年发生率比较 不同年龄段的护士人数百分比分布有差异,可以看出OMSI发病的年龄高峰为26~35岁,该年龄阶段为科室骨干,其具有临床技术娴熟,工作负荷较重的工作特点,相对暴露风险较大,同时可以看出OMSI的腰部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发病部位(P< 0.05)。见表2。
2.3 不同科室护士OMSI年发生率比较 不同临床科室护理人员中以内科发病率居高,且腰背部MOSI发病率分布明显高于颈部、肩部及膝部,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2.4 护理人员因不同发病部位OMSI就诊率比较 因OMSI就诊人员比例较低,表明OMSI症状及预防等不受护理人员重视,其中就诊人员中以腰部OMSI为主(34.02%),其次分别为:颈部(31.87%)、肩部(28.13%)、膝部(28.33%)。见表4。
2.5 不同职业因素与护士腰部OMSI的相关性 护士腰部OMSI发病率最高,故将腰部设为因变量,以年龄、工作时弯腰时间、搬运病人次数、工作环境舒适度、工作时坐姿时间、夜班次数、工作满意度、体育锻炼及营养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见表5。
表1 调查对象一般资料 n=800
表2 不同年龄段护士OMSI年发生率前四位比较 人(%)
表3 不同科室护士OMSI年发生率前四位比较 人(%)
表4 因患OMSI而到医院就诊率 人
2.6 组织管理因素与腰部OMSI年发病率相关性研究 本研究比较组织管理因素与腰部OMSI发病率比较,将腰部OMSI作为因变量,将工作时间、值班频繁度设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见表 6。
表5 职业因素与护士腰部OMSI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注:*P<0.05,#P<0.01
表6 组织管理因素与腰部年患病率Logistic回归分析
3.1 护士OMSI现状 本研究对不同年龄、护龄、学历、职称、科室分组等与OMSI年发生率及发病部位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段、不同科室,护士OMSI年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腰部OMSI年发病率最高,此分析结果与国内外相关报道[3]一致。并且护理人员群发病率最高的是腰部,其次是颈部、肩部、膝部;并且年龄和护龄分组均提示OMSI年发病率有随时间的增加而递增的趋势,其中以26~35岁年发生率居高,这与不同护士年龄段工作分工不同相关,此年龄段护士多从事与负荷量较重的临床工作,暴露于OMSI危险因素几率较高。内科、外科、急诊科、手术室OMSI年发生率较高,因为医疗体系中这些科室护士接诊病人多,工作量及劳动强度大。
3.2 影响因素 对在近一年中因OMSI引起的疼痛、功能障碍等到医院就诊者进行统计,由表4可见:194名腰部OMSI患者中有66人到医院就诊过,占应答人数的34.02%;182名颈部OMSI患者中有58人到医院就诊过,占应答人数的31.87%;160名肩部OMSI患者中有45人到医院就诊过,占应答人数的28.12%;120名膝部OMSI患者中有34人到医院就诊过,占应答人数的28.33%;就诊者在症状影响工作、生活时才到医院就诊,并且对职业性影响因素不够重视,症状减轻后继续从事原工作。研究者发现:职业性因素如搬举重物、静力学作业、不良劳动姿势、反复操作、不良的劳动条件等是造成OMSI损伤的主要原因[4,5]。对于护理人群,搬运患者、反复弯腰,工作精神紧张、抑郁,噪音,工作安排不当、超时工作等促使肌肉长期处于紧张收缩状态,血液循环受阻,组织缺血,代谢产物废物不易排出,进而使骨骼、肌肉、肌腱等组织生理代偿功能减退,负荷耐受力下降。尤其是护理工作中常见的易导致OMSI发生的工作姿势,如:弯腰、低头、久站等(主要发生于:弯腰为患者静脉输液、铺床、协助患者翻身、更换床单、搬运患者、器械护士久站手术台等情况)。有相关文献报道,弯腰工作姿势占护士每天工作时间的25%和36%[6]。如若每班执行5次以上为卧床患者更单、翻身等工作会增加腰部OMSI发生机率。工作中持续较长时间的强迫体位及不恰当姿势频繁搬运重物是造成脊背部OMSI的主要原因[7]。
3.3 组织管理因素 临床护理工作中采用“三班倒”或“两班倒”轮班制度。劳动过程时间长且集中,主要是弯腰、搬运、转身等易造成腰部损伤。这对护理管理者提出更高要求,加强劳动组织制度,合理建立及劳动保护[8]。如班次不变情况下,多安排护理人员同时作业,将一个劳动量分解为多人工作。对病床、治疗车、护理站座椅选择符合人体力学的先进设备,早期宣教。对护理人员颈、肩、腰、膝部损伤初期要及时预警[9]。安排合理休息,体检,减少岗位制包干制,采用2~3个月轮岗1次。下夜班时间可适当延长至3 d,使护士身心都能得到恢复。使用弹性排班制度[10],合理安排加班人员,在患者数量少的情况下,可随时安排休息,增加职工业余生活如体操、瑜伽等健身活动,增加职业体检次数,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预防。
1 Allender S, Foster C, Scarborough P, et al. The burden of physical activity-related ill health in the UK.J Epidemiol Community Health,2013,61:344-348.
2 Booth FW, Gordon SE, Carlson CJ, et al. Waging war on modern chronic diseases: Primary preventionthrough exercise biology.J Appl Physiol,2011,88:774-787.
3 Waddled G,Buxom AK.Occupational health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low back pain at work:Evidence eview.Occup Med,2001,51:211-216.
4 Gunnar B,dersson J.EPidemio logieale fatures ofhcronie low-baek pain.The lancet,2012,354:581-585.
5 鲁锡荣.职业性慢性肌肉骨骼损伤.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1990,17:196-199.
6 卢子英, 熊萍萍, 虞献敏.ICU 护士腰痛的调查分析及对策.现代护理,2012,10:105-106.
7 余秋月,胡传来,杨永坚,等.护理人员下背痛危险因素分析.疾病控制杂志,2003,7:25-27.
8 Engels JA,vnader Gulden JWJ,Senden TF,et al.Physieal wokrloa dnaditsas sesmsent among the nursing staffin nursnig homes.J Ocuc P Med,2004,36:338-346.
9 Bain EI.Asse ssing for occupational hazards.Am J Nurs,2012,100:96.
10 莫文娟,张平.护士职业性肌肉骨骼损伤自我防护现况的调查研究.全科护理,2009,7:197-200.
10.3969/j.issn.1002-7386.2016.08.049
项目来源:石家庄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编号:141463153)
050011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杜建荷、何雪辉、胡雅萍、龚肖丽、杜慧娇、刘晓英);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郑丽);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王梅英)
R 135
A
1002-7386(2016)08-1266-03
2015-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