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岩 盛正民
摘 要:针对近三年济宁市中考物理试题特点进行评析,力求探寻试题的命题意图和规律,旨在引导教师关注课堂,关注能力的培养,杜绝题海战术。
关键词:中考物理;试题评析;教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6)4-0048-4
济宁市2013—2015年的中考物理试题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核心内容为重点,突出方法和能力;既重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也重视对物理学科素养的考查,充分发挥了区分学生水平和正确引导教学的作用。下面结合对试题的评析提几点教学建议,供大家参考。
1 立足基础,贴近生活
1.1 典型试题
例1 (2013-12)小满用手机往家里打电话。他听出是妈妈在接电话,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不同来判断的。妈妈让他说话大声些,这是要求增大声音的 。
1.2 试题评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声音的特性,是非常基础性的知识。平时提问一般是:声音的3个特性分别是什么?学生只要背下来,就可以正确作答。本题把要考查的知识内容放在一个实际的生活情境中,要求学生通过对情境进行分析,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较好地考查了学生从物理现象分析物理本质的能力。
1.3 教学建议
教学者应尽力将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挖掘生活情境中相关的物理知识,引导学生关注最新科技发展和成果,体会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建构生活化的物理观,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 强化实验探究,突出考查能力
2.1 考查对物理现象的观察能力
2.1.1 典型试题
例2 (2014-14)小梦在探究声音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的关系时,将钢尺的一端伸出桌面,用手拨动使其上下振动发出声音,如图1所示。改变 ,用同样大小的力再拨钢尺,并仔细观察 ,倾听并辨别钢尺振动时发出声音的高低有无变化。
2.1.2 试题评析
本题以课本中的小实验“探究声音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的关系”为背景,不是考查学生是否记住了实验结论,而是考查了实验过程,突出考查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在实验时,若学生注意观察到关键操作步骤,则不难作答;若实验时没有仔细观察实验过程,只是记住了实验结论,则不会回答;若只是看热闹,无目的观察,也不会回答。
2.1.3 教学建议
做实验前要明确告诉学生实验的目的是什么,需要观察什么现象,引导学生养成注意观察的良好习惯。在进行演示实验时,我们要利用自制教具、多媒体等提高实验的可见度、成功率。在进行分组实验时,课前要逐个检查实验器材是否完好,确保实验成功,让所有学生都能观察到清晰、明显的实验现象,达到实验的目的。
2.2 考查实验操作能力
2.2.1 典型试题
例3 (2013-20)(3)根据图2所示的电路图,把图3中提供的器材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它们连接起来。 例4 (2015-20)(2)在做“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时,小夏根据电路图连接的电路如图4所示,图中尚有一根导线未连接,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电路连接。要求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阻值最大。
2.2.2 试题评析
例3以“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为背景,考查学生准确地安装和使用仪器的能力。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实物电路,是考查电路连接能力的常规方法。例4增加了“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阻值最大”的条件,要求学生对滑动变阻器的结构和使用方法有一个准确的了解。
2.2.3 教学建议
课程标准列出了20个“学生必做实验”。既然列为必做,其强调的是“做”。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不是靠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在实践中培养出来的。只有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亲手记录数据、亲身经历实验过程,他的实验操作能力才能真正提高。俗话说:“眼过三番,不如手过一遍”,与其搞大量实验探究题的“题海战术”,不如创造条件开展实验探究教学,让学生真正经历实验过程,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2.3 考查对实验数据的分析与论证能力
2.3.1 典型试题
例5 (2015-19)小夏对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又施加一个与运动方向相同的力,发现物体运动得更快了。小夏对这个现象进行了实验探究,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1中。
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与物体质量和受到的力有什么关系?请你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1)比较第1、2、3次数据,可得出结论:
;(2)比较2、4或3、5次数据,可得出结论: 。
2.3.2 试题评析
从知识的角度看,这道“加速度”的考题似乎“超纲”;但从能力的角度看,这是一道考查学生分析数据能力的好题。命题人并不是针对“加速度”这个具体的知识点进行考查,而是考查学生根据所给信息进行合理的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考查学生对规律形成的过程和方法的掌握,作为一个探究题来说是十分恰当的。
2.3.3 教学建议
我们要教会学生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方法,学生只有掌握了方法,才能生成能力。学生对这类题往往不知道如何写,写的结论往往是所答非所问。这就要求我们要教给学生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方法:首先要弄清楚这个试题是探究哪个物理量和哪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上题在表格的下方写到“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与物体质量和受到的力有什么关系?”由此可以看出,这是探究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与物体质量和受到的力有什么关系的试题。写结论时就要紧紧围绕这个探究目的得出结论。)然后分析表格中的数据,根据“异中求同、同中求异”的方法得出结论。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关注物理基本概念和规律本身,更要重视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程。
3 重视联系课本,正确引导教学
中考题有3个主要来源:一是物理课本,二是往年的中考试题改编,三是命题者原创。其中,源于课本的试题在试卷中占有较大比例。试卷中的很多试题由课本中的例题、练习题改编而成,有的甚至就是课本中的原题。
3.1 典型试题
3.2 试题评析
本题是沪科版9年级课本154页第4题原题。近三年中考试卷中均有出自课本的原题,特别是2013年有3道试题(分别是第7、16、17题)和课本中练习题几乎一模一样,共10分。“源自课本,高于课本”是中考命题的一项基本原则,中考命题愈发重视课本的作用,命题时的插图、题目背景、题型等都基本出自于课本,课本已经成为中考命题的重要题源。多次从课本中命制中考题的目的就是引导老师和学生认识到课本的重要性。
3.3 教学建议
课本是学生最重要的学习资源,任何学习材料都不能代替课本。有些老师和学生整日扎在“题海”中,对课本却无暇顾及,对课本上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演示实验、例题、习题等这些既基本又重要的内容重视不够,结果是难题解不来,基础题不会做。任何好的考题都遵循课程标准的要求,都离不开课本这一根,“万变不离其宗”,只一味的多做题恐怕是本末倒置、事倍功半。
在平时教学中,对课本中的所有内容要仔细讲解,精心处理教学细节,深入挖掘教材内容。特别是对例题和习题更应该举一反三,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帮助学生掌握解题的方法及思路,以不变应万变,远离题海战术,减轻负担。
4 重点内容重点考查
《2011版课程标准》共涉及100多个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其认知性目标分为“了解”“认识”和“理解”3级。最高级“理解”仅定位5个,分别是:密度、压强、欧姆定律、电功率、电功。这些知识是初中物理最重要的知识,是每年必考的内容。
4.1 典型试题
最近三年济宁市中考物理计算题考查的知识点如表2。
4.2 试题评析
最近三年每年都考查了“压强”“功率”“电功和电功率”计算题。在做“电功和电功率”计算题时一般还都要用到欧姆定律;2013和2014年都用到密度公式进行计算,2015年通过观察柱形图考查了密度的规律。学习水平为“理解”级别的知识点在中考试题中往往会联系其他相关知识进行综合考查,难度较大。
4.3 教学建议
重点内容重点考查是济宁市中考物理试卷一个不变的特色。我们要关注课程标准、关注教材,夯实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在物理原理上下功夫,让学生真正理解。同时,由于中考物理试卷对知识点的考查覆盖率非常高,要克服惯性思维,避免想当然,把握复习的深广度,千万不要认为近几年不考的知识点不重要,从而随意放弃一些自认为不重要的知识点,人为地缩小复习范围,遗漏对个别知识点的复习,造成学生知识掌握上的盲点。
总之,中考物理备考需要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研究中考试题的命题特点,洞悉中考试题的命题意图和规律,复习过程中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能力的培养,杜绝题海战术,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闫瑞斌. 2014年上海市中考物理试卷分析及复习教学建议[J].现代教学,2015 (6A):53—54.
[2]朱柏树.立足教材的中考物理实验题命题策略及对教学的引导[J].物理教学,2015 (6) :53—56.
[3]杜银霜.谈新课标中必做实验的处理[J]. 物理教学探讨,2013,31(6):21—24.
[4]廖伯琴.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8年级[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5]廖伯琴.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9年级[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栏目编辑 陈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