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影响因素——兼论地理邻近对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影响

2016-05-09 01:21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聚集体产学研主体

胡 杨

(中山大学 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广东 广州 510275)



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影响因素
——兼论地理邻近对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影响

胡杨

(中山大学 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广东 广州 510275)

摘要:分析了产学研合作创新的一般影响因素:合作主体自身、外部环境、复杂的交互作用。认为地理邻近能对产学研合作创新产生种种积极影响,如果与其他维度的邻近结合起来,更有利于知识的交流与转移。所以,应在认识、了解各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加强调控和把握,努力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并使有利因素产生更大的效用。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 技术创新; 地理邻近

产学研合作是不同创新要素围绕一定创新目标形成的“新组合”。 由于合作主体的异质性,其创新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认识、了解这些影响因素并加以调控和把握, 对于促进产学研深度合作, 提高产学研合作创新绩效具有重要意义。

一、 产学研合作创新的一般影响因素

产学研合作创新的一般影响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合作主体自身、外部环境、复杂的交互作用。主体即构成合作创新聚集体的企业、高校和科研单位三方,系一种交互主体,下文习惯地称之为合作主体;环境指法律、政策、市场、政府行为、中介服务、区域经济基础等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外部因素;交互作用包括四个方面:合作主体之间的交互作用、合作主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合作主体与聚集体的交互作用、聚集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三大影响因素的互动关系如图1。

图1 产学研合作创新的一般影响因素

1. 主体方面的因素

对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影响,主要来自合作创新聚集体内部,来自各合作主体自身。各主体的合作动机、合作能力、合作行为是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基本影响因素。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看,这三个影响因素就是系统中的非物理“积木”,其性质如何,怎样组合,将影响系统的功能。

(1) 合作动机的影响。动机是由特定需要引起的,是满足某种需要的主观意愿。企业和学研机构是异质性组织,由于组织特性不同,需要也会不同,因而合作动机存在明显差异。企业理应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但在我国,由于科技水平、自主创新能力、科技体制及管理水平等原因,目前企业还不能独立承担起技术创新主体的重任。因此,企业参与产学研合作的主要动机是通过获取各种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来有效提高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但也毋庸讳言,企业也存在明显的分担成本和风险的动机。学研机构则是为了通过合作获取市场信息,提高科研效率,加速成果转化,开发新的产品。当然,寻求科研资助也是一个重要目的。

各方的动机都没有什么不好,彼此都能理解和接受,但对这些非物理的“积木”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就会产生不同的合作创新效果,尤其是将分担成本和风险、获取科研资助强调到不恰当的程度,就会产生明显的负效应。因此,就合作创新而言,各方动机的纯度影响效果。此外,动机强度也会对合作创新效果产生影响。就是说,产学研合作各方动机纯度、强度的不同组合会产生不同的合作创新效果。

(2) 合作能力的影响。这里的合作能力是指产学研各方在人才、技术(知识)、资金、设施设备、吸收转化、市场拓展和制度创新能力等方面对创新活动的支持能力。对企业而言,重要的是具备技术创新方向的判断能力、研发投入能力、技术吸收转化能力、市场拓展能力。有了这些能力,就堪称“技术创新主体”,从而对产学研合作创新活动发挥主导作用。学研机构则应在人才资源、技术资源、平台资源、教育资源等方面为合作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同时,还应在创新思维与方法等方面起到引领作用,并根据创新活动需要,克服自身的制度惰性,大胆进行制度创新。

合作能力是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基础,产学研合作创新是需要相应的条件作为支撑的,否则就达不到预期的目的。长期以来,对外部技术识别、获取、转化和应用的能力是企业发展的一大瓶颈,尽管企业参与合作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借助学研机构的力量解决这个问题,但也必须建立在自身具有一定能力的基础上。学研机构有两块短板:一是缺少市场信息,二是缺少科研经费。这两个问题如不能得到有效解决,水桶里的水就只能由最短的那一块决定了。三方的合作能力对合作创新最终会产生多大影响,取决于三个方面:能力互补的程度、能力相互匹配的程度、能力优化配置的状况。

(3) 合作行为的影响。合作需要是合作行为发生的原动力。在合作动机的指向下,合作行为通常会随之产生。产学研合作创新是合作三方的共同行为,表现为一个环环相扣的行为链:①作出决策。三方在合作意向的基础上达成合作协议,这是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②配置资源。根据协议确定的技术创新目标,各合作主体对自身的各类资源进行适应性配置,以满足合作聚集体开展创新活动的整体需要。③协同展开技术创新活动。各方根据协议规定,履行职责,落实任务,实施创新。④对技术创新活动过程进行监控、协调和管理,提高合作创新的效率和效益。

合作行为对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效具有决定意义:①合作行为的协调度。三大合作主体的组织性质、目标、结构、功能各不相同,价值取向存在差异,能否真正保证目标一致、行为高度协调,对创新活动成效有重要影响。②合作行为的力度。是围绕目标开展深度合作,还是只做做样子,走到哪里是哪里,或者浅尝辄止,都会对合作成效产生不同影响。③合作行为与合作目标的吻合度。各方都表现出了很大的合作诚意,作出了很多努力,但由于沟通、协调不够,偏离了合作目标,这种南辕北辙故事的重演是最致命的。

2. 环境方面的因素

产学研合作创新活动必定要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进行,环境的影响与时空同在。谢园园等通过对江苏省13个地级市229家创新型企业进行深入调研发现,企业对产学研合作模式作出何种选择,主要是外部环境驱动的,而非内部能力驱动[1]。

(1) 相关法律、政策的影响。法律和政策对产学研合作创新有着直接的保障和推动作用。目前,我国不仅有促进产学研合作的综合性法律,也有相关组织合作、契约制定与知识产权制度等方面专门的法律规范,还有一些具有指导性和约束力的政策。这些共同确定了产学研合作的大方向。但从整体上看,我国相关法律体系还不健全,有关法律规定缺乏可操作性。在政策层面,政府的决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2],但目前政策变化过频、互不配套、刚性太强等问题大量存在,这些都会给产学研合作创新带来不利影响。

(2) “两只手”的影响。产学研合作创新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市场需求,有效地将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而避免技术与生产脱节。之所以将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企业比任何其他社会组织更关注市场需求,更能敏锐识别市场对技术创新的需求,更能够准确把握技术创新的发展方向。但我国市场发育程度不高,对资源的配置和激励作用还十分有限,因而在产学研合作创新中往往“市场失灵”,需要通过政府干预降低合作中产生的交易成本,提供资金支持,进行组织协调,开展各种服务。但是,政府干预只是市场调节必要的补充,如果离开了市场机制这一基础,就会损害市场竞争的基本原则。政府在介入产学研合作的过程中,对干预度的把握程度恰当与否,将对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效产生明显不同的影响。

(3) 中介服务的影响。科技中介机构在传播和扩散知识与信息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桥梁作用,不仅是科技产业化的中间环节,也是沟通学研机构与企业间知识流动的重要环节,是产学研三方产生紧密联系的黏合剂。但是,刘艳、江成城对“广州市高新技术企业对科技中介的服务需求情况”调查结果显示,认为科技中介服务不重要的企业占全部企业的37%,认为本身并不需要科技中介服务的企业占企业总量的50%,在一年当中没有任何科技中介服务支出的企业占总数的84%[3]。由于合作方不重视发挥科技中介机构的作用,加上目前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对产学研合作创新的不利影响是可想而知的。

(4) 区域经济基础的影响。产学研合作创新是一项需要巨额投入的新兴事业。为了使产学研合作创新持续、稳定地进行下去,并取得预期成效,必须有多种投入,包括基础设施投入、平台建设投入、科技投入、人才引进投入,等等。因此,区域经济基础对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效有明显影响。陶爱祥以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和授予专利数量为衡量指标,对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距的苏南、苏中和苏北三个区域的产学研合作水平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三个区域的产学研产出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4]。

3. 交互作用因素

(1) 合作主体之间的交互作用因素。作为一个复杂适应系统,产学研合作创新聚集体中的各个合作主体都是主动的适应的交互的主体,它们在适应上作出的任何努力都是要适应别的主体。不同主体在合作动机上的相互适应,会导致观念、价值取向的互融;在合作能力上的相互适应,会导致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互补;在合作行为上的相互适应,会导致技术创新活动的互促。

(2) 合作主体与环境交互作用因素。作为不同的异质性的组织,产学研聚集体中的各个合作主体都以各自的“经验”与方式,按照一定的“历史”轨迹,独立地与相关的外部环境进行交互作用。在此过程中,各合作主体自主地强化或调整合作动机,加快或放缓资源交换,加速或迟滞合作行为。

(3) 合作主体与聚集体的交互作用因素。根据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产学研合作创新聚集体表现为在一定“标志”引导下形成的三方参与的合作模式,各合作主体把下一层次(自身层次)的内容和规律作为内部模型以一个整体参与上一层次(聚集体层次)的相互作用,聚集体对作为“积木”的参与三方按新的规则进行组合,参与三方也以自身的特性影响聚集体的形成和运行。

(4) 聚集体与环境交互作用因素。产学研合作创新聚集体作为一个整体在更高层次和更宏观的范围与环境交互作用,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在此过程中,环境作用于聚集体,聚集体也作用于环境。“环境在塑造系统的同时也在或多或少被系统改变着,进而又改变环境对系统的后续塑造。系统和环境是互相塑造的,在互相塑造中寻找平衡点,以求达成共生共荣。”[5]

二、 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地理邻近因素

“地理邻近是创新的前提”[6]。所谓地理邻近是指行为主体之间在空间距离上的邻近[7],涉及交流互动、交通运输(传播时间)与交易成本等方面因素。作为一种新的创新模式,产学研合作不仅受主体、环境及二者的交互作用等一般因素的影响,同时还会受地理邻近因素的影响。

1. 产学研合作具有空间距离邻近的特征

集聚即“集合、聚合”,邻近是“位置接近”,二者含义不完全一致,但接近、相容。通常,位置接近是因事物的集聚而形成的,而集聚在一起的事物的位置都是接近的。在“产业区”和“新产业区”理论中,“集聚”(Agglomeration)是和产业活动联系在一起的,是对地方产业关联性的描述,而具有关联性的地方产业的集聚,都呈现出空间距离邻近(Proximity) 的外部特征。如果仅从布局形式来看,集聚和地理邻近各自所描述的现象似乎没有多大区别,都是指产业或组织在空间距离上的相邻或接近。然而,就其经济学意蕴而言,二者分别包含明显不同的内容。集聚更多的是强调分工专业化[8],地理邻近则是侧重强调特定空间范围内的资源共享。但二者对对方都不排斥,是包容并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1) 产学研合作是基于分工专业化的“集聚”。从知识管理的角度看,大学与科研机构的知识具有同质性,主要拥有专业理论知识,因而可合称为学研机构,而企业拥有的主要是实用技术知识。因此,学研机构与企业在知识构成上具有异质性。但在现代经济发展中,二者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生产要素。

熊彼特认为,创新就是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西方发达国家率先对企业、学研机构这些现代生产要素进行了新的组合。20世纪50年代以后,人们日益明显地感觉到,仅仅依靠企业自身的力量进行产品研发已变得越来越困难,于是开始寻找新的创新资源和加快技术创新的途径。一些企业纷纷把目光投向外部,寻求与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致力于将专业知识转化为企业生产所需要的工程技术知识。正如熊彼特所指出的,技术创新不是孤立地进行的,还必须有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等非技术性创新的辅助。产学研合作就是这种创新综合体。

产学研合作创新综合体的数量会有若干,类型也多种多样,但由于技术创新是围绕企业的需要而展开的,而企业都归属于不同的产业,参与不同的专业化分工,因而,产学研合作创新综合体的形成总是与特定的产业相关联,或者说与分工专业化有关。医科大学、医疗类科研机构只会与医药、医疗器械之类的企业合作,而不会与石油开采、加工的企业合作;综合性大学和综合性科研机构也只会按不同的学科或研究领域分别与相关行业的企业合作,而不会乱点鸳鸯谱;即使看起来出现了某种错位,那也是因为企业的产品需要交叉学科技术的支持。因此,产学研合作创新综合体因为有归属于一定产业、参与专业化分工的企业的参与而具有集聚的某些特征。

(2) 产学研合作主体之间“位置接近”。熊彼特曾极富创见性地指出:创新不是孤立的事件,在时间或空间上不是均匀分布的,而是趋于形成集群;创新在经济系统中的分布也不是均匀的,而是趋于在某些部门及其周围环境中聚集。诸多研究和实践一再证明,生产和创新活动普遍具有很强的地理聚集特征。

就产学研合作创新而言,资源共享、能力互补是双方合作的基础,而各方优势只有在最适宜的空间范围内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李琳等人从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公布的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优秀案例(2007、2009、2011)中选取有关合作创新的典型案例,对我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中的地理邻近特征进行了研究。该研究根据产学研合作创新主体所在的空间位置,将地理邻近划分为市域内的合作、跨市同省的合作、跨省的国内合作、跨国界的合作四个层次。研究结果显示,在我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中,不论企业在类型和规模上存在何种差异,都表现出共同的空间特征——市域内层次的合作所占比例明显高于跨市但处于同一省、跨省及跨国层次的合作所占的比例;“整体上,我国企业与大学合作创新中的地理邻近效应明显。”[9]

对广州市12家电信类高新技术企业进行调查的结果也与之相似。12家企业共与16所大学开展了产学研合作,其中本地大学7所,外地大学9所。由于合作有交叉、重合的情况,12家企业与16所大学的合作共达36频次,其中与本地大学的合作为27频次。12家企业与14个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9个为广州本地的科研机构(合作没有出现交叉、重合)。

当然,还有众所周知的例子。比如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武汉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光谷),还有斯坦福工业园、剑桥科技园、筑波科学城、新西伯利亚科学城、新竹工业园等,不再细述。

需要说明的是,当今时代,随着交通与通讯技术的进步,呈现出“时空压缩”(compression of time and space),地理邻近的标准已不再是几公里,十几公里,而将同处于一座城市视为广义的地理邻近。

2. 地理邻近影响产学研合作创新的途径

作为影响产学研合作创新绩效的重要因素,地理邻近的作用是如何体现的呢?或者说,地理邻近是如何影响合作创新主体之间的合作互动,进而达到新知识的创造与传播呢?

(1) 相关领域学者的观察与思考。经济学主要从交易费用和知识溢出两个方面来解释集聚现象。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分工与专业化理论指出,产业的空间集聚可以使专业化的企业之间形成长期的合作关系,从而建立互信基础,这有利于节约交易成本[10]。在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中,Arrow和Romer都强调知识的外部性,认为通过对知识的投资可以促进知识的积累和外部效应的放大,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实现规模收益递增[11]。

经济地理学者主要从空间视角来考察经济活动的规律,在有关集聚与创新的研究中,地理邻近一直作为一个核心的研究问题而存在。这首先体现在技术扩散理论中。学者们将空间距离因素纳入技术扩散理论研究,认为距离因素要求技术创新企业在空间上集聚,以降低技术引进、交流合作的时间和费用方面的成本。由于空间距离影响企业之间的物资流通和信息传播,技术势能的强度具有明显的随距离的不断增大而逐渐衰减的特征,因而空间距离成为影响技术扩散的因素之一。一般来说,技术接受方与技术扩散的来源相距越近,获得扩散技术的可能性越大,反之越小[12]。

产学研合作理论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地理邻近与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关系。①地方创新网络。企业和大学之间的地理邻近有利于产学研各组织机构之间形成正式和非正式的网络,从而促进自然的思想交流[13]。地理邻近的企业之间的互动和网络关系,能增强知识的分享与融合,其互动关系对沟通方式和新知识产生的影响将最终延伸到创新行为上[14]。②知识的特性。显性知识比隐性知识更容易传递,但接收者要理解和吸收仍然需要隐性知识来加以解释[15]。由于地理邻近可以方便非正式的人员往来,增加社会网络中人际交往和互动频率,更有利于隐性知识的传递,因此对于主要通过社会人际交往来传递的隐性知识,地理邻近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16]。③科技园的重要性。由于大学和企业存在于科技园内,可以刺激和促进知识、信息和技术在创新主体之间方便有效地传递[17]。就空间上来讲,科技园内企业的技术创新要比不在科技园内的企业更加明显[18]。④与其他邻近性的关系。Boschma将邻近性分成认知、组织、社会、制度和地理五个维度,这五个维度的邻近各有特点,不邻近或者过度邻近都会阻碍区域经济的发展。他认为单一的地理邻近并不一定促进创新,但可以起到构建和增强认知、组织、社会、制度邻近的作用[19]。

(2) 关于地理邻近对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影响途径,已有研究成果已经提供了重要的启示。那么,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各主体之间在空间距离上的邻近,是通过哪些途径给创新活动带来积极影响的呢?笔者认为有如下五个途径。

① 促进合作主体的相互适应。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视角下,企业和学研机构都是能动的“活”的主体,各自在适应上所作出的各种努力就是对其他主体的适应。由于空间距离上的邻近,每个主体对于其他主体都起着环境的作用,在以技术创新为目标的合作中,都能根据获得的信息,对自身的结构和行为方式进行相应的调整。

② 有助于建立信任,化解冲突。产学研合作是异质性组织的聚集,主体之间因组织文化、价值取向、行为方式、运行模式的不同而在合作过程中出现“冲突”是很正常的。但由于合作主体位居邻近,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能频繁互动,有利于加深了解和理解,逐步建立互信,从而有效缓解、消除合作过程中出现的“冲突”和机会主义行为。

③ 能促进合作各方的互惠互促。空间距离上的邻近所形成的互动和网络关系,能增进不同合作主体之间的知识分享与融合,实现跨组织学习过程中的知识转移,且特别有利于隐性知识的相互传递。本地企业吸纳本地大学毕业生担任业务骨干或直接参与创业,与大学建立起共同的知识、文化背景,为顺畅进入对方的知识网络和文化纵深打开了通道。

④ 导致交通费用和交易成本的降低。正如其他经济活动一样,在产学研合作创新中,不同主体都会因为其他主体产生的正的空间外部性而受益,而这种外部性会随着空间距离的不断增大而逐渐减弱[20]。由于空间距离上的邻近,企业与学研机构之间能够便捷且低成本地进行交流,从而降低合作过程中的交通费用和交易成本。

⑤ 促进和增强其他邻近性的积极作用。由于合作主体之间在空间距离上的邻近,能为认知、社会、组织和制度邻近发挥作用提供有利条件。在产学研合作中,创新主体间知识的差异程度、组织的管控模式、创新主体间基于社会关系及在正式与非正式制度中形成的信任关系等,是促进互动学习、加速知识创造和传递的核心因素。而地理邻近则类似于一个空间催化剂,能够促进、增强这些因素的作用,使得产学研合作与创新得以顺利进行。

三、 应对多因素影响的建议

由于成员的多样化和异质性,产学研合作创新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是正常的,关键在于在认识、了解的基础上加强对这些因素的调控和把握,努力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使有利因素产生更大的效用。

1. 加强主体协同,形成创新合力

(1) 各主体要将合作创新聚集体的目标放在首要地位,将自身目标放在次要地位,一切以合作创新的大局为重,只有总体目标实现了,各合作单位个体的目标才能实现。因此,应及时对有悖于合作大局的动机进行调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2) 各主体要努力增强对技术创新的支持能力。企业主要是要增强研发投入能力和技术吸收转化能力,学研机构主要是增加技术储备,提高与企业的技术匹配程度,否则,合作很难取得实质性的成效。这也要求各合作主体事先应根据技术创新需要,充分了解、慎重选择合作伙伴。

(3) 各主体要加强对合作创新行为的协调。产学研合作创新聚集体虽然有一定的组织形式,但大多没有形成真正的实体,因此,必须在合作创新目标确定、实施步骤规划、合作资源配置、创新活动推进、创新过程调控等方面协调一致。这样才有可能实现合作创新的目标。

2. 优化社会环境,促进紧密合作

作为产学研合作社会环境构成要素的政府、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相关主体,也是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应从各自的角度积极主动地对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活动给予大力支持。

(1) 建立健全区域创新和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法律体系,并增强可操作性。同时,加强产学研合作政策的统筹协调,解决各级各类政策各执一端、缺乏弹性和稳定性的问题。

(2) 注重发挥市场对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导向作用,提高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的吻合度。作为市场调节的必要补充,政府主要是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平台搭建、资金扶持、组织协调,提供相关服务。

(3) 加强对科技中介机构的政策引导,创设良好的发展环境,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增强其服务能力和服务实效,吸引产学研合作组织与科技中介机构进行深入的技术创新协作。

3. 注重良性互动,实现互补互促

在产学研合作中,各方应围绕合作创新目标自觉开展良性互动。

(1) 增强主动性。无论是产学研三方,还是作为社会环境构成要素的政府、中介机构、金融机构都应主动适应合作对象和服务对象,尽可能地满足他方的合理需要。

(2) 突出交互性。既然是合作就不能被动地等待他方适应己方,而应积极地发生交互,通过多方的交互作用,形成学习和创新的网络,并成为区域网络中的一个结点。

(3) 注重非正式性。交互作用方式有正式和非正式之分。前者按照协议或合同条款在技术创新的各个环节既分工又合作;后者是基于信任而进行的合作互动,比如,在产学研合作创新聚集体内部的研发交流、知识扩散等。比较而言,非正式交互作用因不受协议、合同的约束,其形式和内容往往更加丰富多样,更具有创新意义。各方的良性互动对实现互融、互补、互促是必不可少的。

4. 发挥地理优势,增进互动交流

正如其他各种社会活动一样,产学研合作不可能在没有长度和宽度的虚点上进行,其合作创新活动必定要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展开。因此,地域要素是创新环境学派强调的理想创新环境必备的三大要素之一。但空间距离上的邻近并不必然导致创新。在计划经济时期,不少企业与学研机构毗邻而居,但在技术创新上并没有显现出优势,这是由于当时“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形成的人为屏障,阻断了双方的横向联系。今天,这种情况已发生根本改变,各合作主体应充分发挥空间距离邻近的地理优势,注重面对面地接触与交流,通过频繁的互动建立信任,使知识拥有方尽量以对方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发送知识,知识接受方得以在收获显性知识的同时,获得正式渠道难以得到的隐性知识。如果合作主体还是停留在发传真、用电邮、打电话上,地理邻近的优势就得不到真正发挥。

5. 善用多维邻近,促进知识转移

地理邻近作为空间因素可以为主体之间的互动交流提供有利条件,但单一的地理邻近并不能保证各主体之间的合作和学习,还应与认知、组织、制度和社会等其他维度的邻近结合起来综合利用,以确保知识交流的顺利进行。

(1) 开展合作的企业与学研机构有相似的经验、语言、知识和技术,是合作主体之间进行互动学习的知识基础。

(2) 产学研合作是介于市场和科层之间的网络型组织,合作主体之间组织邻近水平不高,由于联合成立了项目组,有些还共建了研发机构,对合作双方的互动学习与交流有积极影响。

(3) 各产学研合作聚集体都签署了合作协议,订立了有关制度性条款,这种共同制度所产生的互信有助于合作主体的互动交流。

(4) 相同行业背景的企业和学研机构有着相似的社会关系,可在合作主体之间构建更多的互动渠道。

在产学研合作中,这些邻近性与地理邻近形成互补关系,共同对产学研合作创新主体的互动交流产生积极影响。如果合作各方都能一方面注重发挥位居邻近的优势,另一方面重视提高技术的匹配程度,建立适应需要的组织机构,约定共同的制度规范,利用共同的社会关系,必将有效地促进包括技术、经验、诀窍在内的各种隐性知识的顺畅流动,从而为技术创新目标的最终实现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 1 ] 谢园园,梅姝娥,仲伟俊. 产学研合作行为及模式选择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1,32(3):35-43.

[ 2 ] 佟岩,王云,李爽.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激励约束的博弈模型[J].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16(3):304-307.

[ 3 ] 刘艳,江成城. 发展广州高端服务业的战略布局及对策研究[J]. 经济研究参考, 2014(59):36-41.

[ 4 ] 陶爱祥. 江苏产学研合作水平的区域比较研究[J]. 当代经济, 2010(5下):74-76.

[ 5 ] 苗东升. 系统科学精要[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60.

[ 6 ] MALMBERG A, MASKELL P, MALMBERG A, et al. The elusive concept of localization economies: towards a knowledge-based theory of spatial clustering[J].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2002,34(3):429-449.

[ 7 ] 王缉慈. 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发展中的企业邻近与集聚辨析[J]. 中国软科学, 2005(12):91-98.

[ 8 ] 曾庆福,易善策. 政府主导型产业集群演进路径分析[J]. 武汉金融, 2009(12):31-32.

[ 9 ] 李琳,郑刚,杨军. 我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中的地理邻近效应:基于产学研合作创新优秀案例的统计分析[J]. 工业技术经济, 2012(9):28-34.

[10] 杨小凯. 经济学原理[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67.

[11] ROMER P. 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run growth[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6,94(5):1002-1037.

[12] 曾刚,袁莉莉. 长江三角洲技术扩散规律及其对策初探[J]. 人文地理, 1999(1):5-9.

[13] DEEDS D L, DECAROLIS D, COOMBS J. 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in high technology venture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new biotechnology firms[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00,15(3):211-229.

[14] ZAHEER A, McEVILY B. Bridging ties: a source of firm heterogeneity in competitive capabilitie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9, 20(12):1133-1156.

[15] JENSEN M C, HECKLING W H. Specific and general knowledge and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J]. Journal of Applied Corporate Finance, 1995,8(2):4-18.

[16] ABRAMOVSKY L, SIMPSON H. Geographic proximity and firm-university innovation linkages: evidence from Great Britain[J]. Helen Simpson, 2009,11(6):949-977.

[17] VEDOVELLO C. Science parks and university-industry interaction: geographical proximity between the agents as a driving force[J]. Technovation, 1997,17(9):491-502,530-531.

[18] LINDELÖF P, LÖFSTEN H. Proximity as a resource base for competitive advantage: university-industry links for technology transfer[J]. The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 2004,29(3/4):311-26.

[19] BOSCHMA R. Proximity and Innovation: A Critical Assessment[J]. Regional Studies, 2005,39(1):61-74(14).

[20] PAPAGEORGIOU Y Y, SMITH T R. Agglomeration as local instability of spatially uniform steady-states[J]. General Information, 1983, 51(4):1109-19.

【责任编辑刘晓鸥】

InfluentialFactors of University-Industry Cooperative Innovation: Paralled Analysis of Impacts by Geographical Proximity to University-Industry Cooperative Innovation

HuYang

(School of Geography and Planning,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275, China)

Abstract:The general factors of University-Industry collaboration(U-I collaboration) include three aspects:the main body of U-I collaboration, external condition, complex interactions. Geographical proximity has positive impact on U-I collaboration, it conducive to knowledge transfer if combined with other dimensions of proximity. People should strengthen the regulation on the basis of understanding various factors of U-I collaboration,try hard to transform the unfavorable factors into favorable factors,make the favorable factors have greater utility.

Key words:university-industry collaborati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geographical proximity

中图分类号:G 3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5464(2016)02-0157-07

作者简介:胡杨(1984-),男,湖北荆州人,中山大学博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271138)。

收稿日期:2015-11-21

猜你喜欢
聚集体产学研主体
水合有机溶液体系中类胡萝卜素聚集体的探究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类胡萝卜素聚集体的研究进展
聚酰胺-胺与十二烷基硫酸钠相互作用及体系的聚集行为对溶液性质的影响*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规整有机分子自聚集体对铜的高效缓蚀的研究
“政产学研用”:培养卓越新闻人才的新探索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学前音乐教育专业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