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实证研究提升实践成效
——《20以内退位减法》一课研究

2016-05-08 08:32陈美辉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浙教版实验班习题

陈美辉

一、三方位分析,在“实证”中推进学情研究

在“问卷调查”与“学生访谈”中进行“实证”研究,是一线教师最有效的研究方式。

1.前测分析。

针对“20以内退位减法”36道算式,抽取一年级学生进行前测,数据如表1-1所示。

表1-1 前测易错题分析

在对样本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再抽取同一教师任教的两个班进行对比分析,找到“学困点”进一步研究。

2.访谈分析。

从“12-8”前测访谈中,能看出学生最喜欢的方法是“画图计数法”,占调查总人数的62.3%,这与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规律是一致的。

后测访谈“12-8”中,学生习题水平层次如下表1-2所示。

表1-2 学生习题水平状况分析

3.后测分析。

学生学完“20以内退位减法”后,对504名学生算法多样化进行调查统计,绘成扇形统计图,如图1-1所示。

图1-1

计算“17-9”时,“画图计数法”明显下降,仅占20%,26%的学生用“破十法”,“想加算减法”与“平十法”各占15%左右,其余22%的学生用其他方法或没有作答。由此可见,“破十法”是学生学完这一单元后普遍喜欢的算法,“想加算减法”也占了很大一部分比重,这两种算法也正是人教版教材所推崇的。

在具体教学中,教师需要反复强调“破十法”与“平十法”的意义,对这两种方法进行比对辨析,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两维度考量,在“实践”中拓展学生思维

对现行2011版六套教材的“20以内退位减法”对比分析,发现四个版本教材都安排“十几减9”作为例题,而西南师大版与浙教版却安排“11-5”与“13-6”?为了更好地比对教材,我们对各版本分别进行集体备课、搜寻相关的教学建议,深入研究,从不同课例的实践中感悟、领会编者的意图,合理安排教学。

人教版情景导入是分气球,运算方法侧重“想加算减法”和“破十法”,重点放在“破十法”上,对其他方法则持“给予尊重”的态度,课后练习难度适中,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

浙教版的情景导入是“取杯子”,以“13-6”开始教学,“破十法”和“平十法”并重,要求学生能够分辨并掌握这两种方法。对学生的起点要求较高,难度相对较大。

苏教版的情景导入是小猴分桃子,以“13-9”开展教学,也是多种方法并重。课后练习适中,教材整体编排较为平稳。

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我们选取3个不同的教学案例,进行“同课异构”教学活动。

实验班1选用最新苏教版教材(如图2-1),教学中呈现多种方法,学生在学习中比较优劣,进行筛选。实验班2选用最新浙教版教材(如图2-2),教学中,“破十法”与“平十法”并重,课中各自选用相应的配套习题。另一个对比班,则选用人教版教材,突出“破十法”。在后续的教学中,实验班教师的教学行为、选用的配套习题完全相同,以控制实验的变量。

图2-1 苏教版

图2-2 浙教版

在教学策略的选择上,实验班1和2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苏教版(如图2-3)在针对性的习题选择上,三种方法同时练习。浙教版(如图2-4)在“破十法”与“平十法”的思考策略上进行重点练习。

图2-3 苏教版

图2-4 浙教版

依据“实证”数据,进行“实践”研究。对“实践”后结果进行问卷与访谈,我们发现: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与学生后继的应用紧密相关。

1.算法多样化对比分析。

“20以内退位减法”学习后,我们对504份有效问卷采用Excel与相关工具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学生计算“17-9”多种算法结果如表2-1所示。

表2-1 实验班算法多样化对比分析

从算法多样化角度看,两个实验班选择“破十法”的学生明显高于对比班,而实验班1在方法的选择上更多样化,明显优于实验班2。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依据心理学的首因效应观点,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这些数据也告诉了我们,在“20以内退位减法”起始课的教学中同样存在着首因效应。

2.特殊班级访谈分析。

在选用人教版教材的城镇学校调查分析中,发现一组特殊数据,如表2-2所示。学生在学习“20以内退位减法”后,依然有37.78%的学生选择“画图计数法”,20%的学生选择“想加算减法”,“破十法”与“平十法”所占比例不足7%。通过了解、访谈,任教的是一位有30多年经验的老教师,由于该班薄弱学生比较多,他在教学中对一部分学生强化了思维水平2的“画图计数法”,以帮助学生提高正确率。对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该教师则凭借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重点引导了“想加算减法”,借助加法口算来促进知识的正迁移;对“破十法”与“平十法”,教师没有重点强调,学生选择的百分比也是最低的。

表2-2 特殊数据

三、多角度启示,在“思考”中优化教学策略

“实证”数据告诉我们:教师教学经验、教学行为和处理教材方式,影响学生对算法的选择与运用,甚至左右了学生的思维方式。因此,加强教师培训的力度,加强对“20以内退位减法”及其他起始课的教材解读,才能有力地保障教师恰当地理解教材,灵活地运用教材。

教师在教学前,要灵活、大胆地处理教材。比如:要突出“破十法”与“平十法”时,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素材来突破。借助常见的10包一捆的纸巾作为教学素材,为动手操作创造条件。问:“有13包纸巾,拿走9包,还剩几包?”学生有三种拿法,其中一种是3包里不够拿,把1捆打开,1个十变成10个一,从10包里拿走9包,剩下的1包和3包合起来就是4包。这种拿法实际上就是“破十法”的思路。还有就是先拿走3包,这样还少6包,就从1捆里再拿走6包,剩下4包,这是“平十法”的思路。这样,学生借助动手操作的动觉和视觉的直观性,根据自己的体验与思考,创造性地理解“破十法”与“平十法”。当然,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铅笔、火柴盒等其他常见素材。

教学中,还要加强口算的训练与提升。纵观各时期的数学课程评价标准,对“20以内加减法”都有相应的口算、心算要求。学生学完36道“20以内退位减法”后,对379名儿童进行口算测查,并对36道退位减法算式进行分析、整理,发现错误率最高的还是“16-8、12-6、13-7”这三道题。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各种有效的方式,加强口算教学,引进台湾教材国民小学的口算卡(如图3-1所示),让学生自己制作、整理,以提高口算的兴趣与正确率,并实时进行口算检测。教学中可结合测查后的结果,针对学生的“学困点”进行查漏补缺,通过抢答、听算等多种方式,进行专项训练,提高口算的效率。

图3-1

猜你喜欢
浙教版实验班习题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一道课本习题及其拓展的应用
山西农大乡村振兴“双创”实验班开班
抓住习题深探索
行知实验班
实验班以情促教教学策略谈
初中数学“图形与几何”内容的比较研究——以人教版、北师大版、浙教版教材《圆及其性质》相关章节为例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卓越司法人才培养实验班的小样本考察(2014-2017)——以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13级实验班为样本
数形结合思想指导下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