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课堂的有效性教学探讨

2016-05-07 15:19李倩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初中化学有效性课堂

李倩

摘 要:课堂教学活动是学校教学活动的根本,是教师教学任务完成、学生获取科学文化知识最为重要的场所。自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了课堂教学的关注热点。在现阶段的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广大初中化学教师不断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8-289-01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指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学方法的科学化和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旨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教学中,我们教师应积极的从学生的兴趣入手,积极的引导学生思考,合理利用实验,全方位的去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为课堂教学实现有效提供一些个人思考与建议。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是驱使学生去学好功课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就有了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就会逐渐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和爱好,进而发展成为最重要、最强大、最有效的学习动力,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水平,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学”是对学习有浓厚兴趣,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那么,我们就应积极的从学生的性格、爱好等各方面特点入手,充分结合教学实际,挖掘教学中存在的趣味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变“苦学”为“乐学”,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有许多,例如:启蒙的第一节课时,我们教师并不急于上新课,而是演示一组有趣实验:如“魔棒点灯”、“清水变果汁”“白纸显字”、“烧不坏的手帕”等,通过感知这些神奇的变化,动脑(问题的实质)、动口(描述实验现象)从而达到引发、调动、培养、激发兴趣的目的。这样,通过有趣的实验,在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出了强烈的学习激情,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二、创设问题情境,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俗话说:“学起于思,源于疑。”问题是引发学生主动思考,调动学生思维的关键因素,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推进剂,适当的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因此,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在积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我们还应善于设置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到问题的探究中来,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传授“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相关知识时,我们可以把教材中铁钉生锈这个演示实验在讲课之前让学生预习并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这样一来学生很快地明白:“铁在潮湿的空气中能跟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铁锈”这个化学事实。上课时,进一步向学生提示到“一半浸在水中的铁钉,哪一部分锈斑最明显,为什么?”然后让学生进一步讨论这个问题“铁在啥条件下是最容易生锈的?预防铁生锈的方法有哪几种呢?”这时,由于问题的指引,学生很快的陷入了思索中,教学效率得到提高。值得教师注意的是,在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要做到问题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同时构思要新颖灵活,概念性要强,涉及化学知识面要广且富有一定的启发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提高。

三、联系生活实际,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知识既源于我们的生活,也在我们的生活中得到实际的运用,特别是化学知识。化学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点的学科,化学与社会生产、人们生活密切相关,不仅我们接触到的很多东西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而且很多现实问题也是需要化学知识来解释的。课堂教学是基础,课外的拓展、实践是补充、是提高。因此,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好课堂知识的同时,我们还应积极的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积极的在课堂中引入生活知识或是引导学生生活实践,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加深学生认知,促使课堂教学效率不断提高。例如,在学习氧气反应时,引导学生去思考为什么金、银、铝制品等不容易变色而铁制品若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变得锈迹斑斑呢?若要防止它们变“质”,又该如何办呢?又如,人体内胃酸的成分是什么呢?胃酸过多的病人不该吃什么东西?该吃什么东西?胃镜诊断过程中的钡餐又是根据什么原理来设计的?等等。这样,有效的使课内与课外取得联系,在有效的增强了学生认知的同时,也使学生明白了学有所用的道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提高。

四、合理运用实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是知识的发源地和提高素质的有效手段。自新课程改革以来,教材中新添了许多的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家庭实验等等,给学生探究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作为一名优秀的化学教师,应充分的把握好这些实验,充分的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创造探索学习的机会,多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会猜想、学会验证、学会推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讲授“水的净化”时,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创新实验:将浑浊的河水倒入量筒中,用玻璃棒往量筒底部缓缓推入一大团棉花,经棉花过滤后的河水立刻变澄清。这样,不但让学生直观、快速地感受到过滤的效果,也拓展了过滤的知识,教学落在实处。

总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有效的课堂教学才是我们的目的,也是我们永远的追求。教学中,我们教师应积极的总结教学经验,不断的拓宽教学途径,提高教学效率,促使学生不断的学习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许茂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07)

[2] 吴 静.浅谈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J].学周刊,2012(05)

猜你喜欢
初中化学有效性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