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良森
摘 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当代社会所关注的一个重要的战略,而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型学生也是其一条重要分支。创新型学生是指那些能够发散思维,能够举一反三,并且能够想出不同于其他解题思路的学生群体。如何培养出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所研究的课题之一,本文着力于从学习环境和学习心理等方面来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习环境;学习心理;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8-167-01
高中数学教学改革是教育改革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其最为强调的就是有关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所以,广大高中数学教师都在寻求合适的方法和途径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了打破传统教学的灌输模式,新课改着力点在于在课堂上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为课堂良好氛围的营造起辅助的作用,而真正让学生自主参与到整个学习氛围当中。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孔子的教学方法为“因材施教”,其意思就是根据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这也是对学生学习心理的一种探究。高中数学教学亦是如此,每个学生的数学功底不同,教师应努力对学生采用相应的方法,开发每个学生的思维,争取对每个学生不抛弃不放弃。创新能力是学生在学习数学或其它科目的一种重要的能力,因此,教师要把开发学生创新能力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
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意义
创新能力是当下大发展的社会对新型人才的基本要求,尤其对于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中国来说,拥有具备创新能力的大批人才队伍对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乃至个体的生活质量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为国家培养新世纪人才的学校,在培养具有创新型能力的人才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整个学校教学来讲,高中数学教学有其独特之处,跟初中数学相比,高中数学在深度、广度上都增大了许多,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排列组合问题、概率问题、导数、集合、不等式、数列、空间立体几何等都是初中没有接触过的,而函数相对于初中函数又增加了对数、指数、椭圆、双曲线等新函数,且计算起来更复杂,思维要求更加灵活多变,多个知识点之间又有着交集,可以出大综合试题,这就要求学生对既多又复杂的高中数学知识点有更高的认知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真正培养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才能顺利完成高中数学教学计划。
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1、采用问题教学,逐步引导学生自己总结结论。相对于过去的先给出结果、再学习推导过程的教学模式,创新型、学习型课堂应该让学生自己去找方法得结论。这样也符合发现问题而后解决问题这一产生科学理论成果的一般规律,具体做法应是数学教师在新章节、新知识点开讲时结合实际的问题引出知识点,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新知识,反过来用学到的新知识解决前面的实际问题。这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从一开始就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加深了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增强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在学习等差数列求和时,教师就可以开始先引出数学家高斯小时候做由1连续加到100求和的故事,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自己找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反过来解决前面的问题。这样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有了学习目的,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了简单的问题,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这样就由被动学习变成了主动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倡一题多解,注重推导过程。高中数学内容丰富,到了高二、高三原有问题有了新解法,新内容在旧知识上有了新发展,增加了新条件,这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衔接,鼓励学生运用新知识对原有问题进行多解,对新知识中的新定义、新公式认真体会,学习其推导过程,清楚知识的来龙去脉,加深对知识内在连贯性的理解。比如,推导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方法一:a2=a1+d,
a3=a2+d=a1+2d,
a4=a3+d=a2+2d=a1+3d…
由此得出an=a1+(n-1)d。
方法二:由等差数列定义知:an-an-1=d,
an-1-an-2=d,
……
a3-a2=d,a2-a1=d,
累加得an-a1=(n-1)d,从而得an=a1+(n-1)d。这样的话,学生对这个公式的产生过程印象更加深刻,对公式也就更难忘,从中学到了重要的数学思想,有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3、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在数学课堂上创设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发挥自身的优势和创新能力。因此,在高中数学课堂上,要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不断改变课堂教学模式,采用灵活的教学模式。高中学生还要把学习到的自主、合作学习的学习方法加以实践,灵活运用在数学学习中。创新能力一般是在不断探索实践的过程中得来的,单纯的记忆和背诵是得不来的。在高中数学教学活动中,采用研究性学习可以使学生真正地参与到研究中,养成质疑问题、研究问题、主动解决问题的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能力。
三、加强学生的学法指导,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笔者在多年的高中数学教学中发现,高中学生数学学习成绩的优劣主要决定于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在学习态度非常端正的情况下,学习方法重要性凸现出来。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如学习方法不正确,学生的学习成绩就很难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也会受到一定影响。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完善学生数学知识体系,也需要让学生习得一定的学习方法。教师也要加大对学习方法的培训,要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并在这些方法的应用下,让学生自主进行学习,培养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独立思考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更好地充实自己,即使工作后也能按照一定学习方法独立学习,终身获益。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培养,最主要的目的便是让高中学生探索和发现一定数学知识和数学规律,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使其在社会竞争中处于有利位置。
高中数学教学是高中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具有独到作用,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唤醒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创新;加强学生的学法指导,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三大方面着手。
参考文献:
[1] 王 茹.试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学教学研究,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