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好新闻视角是提升舆论引导力的关键

2016-05-04 09:27宋文娇
理论观察 2016年4期
关键词:舆论导向新闻宣传

宋文娇

[摘 要]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新闻宣传必须要提高舆论引导力,新闻视角要从立意、主题和选材方面,用正确的思想理论、行动纲领、价值观念影响社会,引导激励广大群众。把坚持正确导向落实到每一个具体宣传活动之中,把握好新闻视角对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尤其重要。

[关键词]新闻宣传;新闻视角;舆论导向

[中图分类号]G21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04 — 0116 — 02

一篇新闻报道要反映什么内容,新闻视角的选择很重要。所以对新闻视角一定要把握好,这就要求新闻报道必须做到立意新、选材新、表现手法新。

从当前形势来看,意识形态领域表现出来的情况比较复杂,这无疑使新闻宣传工作的责任加重。面对目前新的舆论传播格局正在形成的氛围,作为地方主流媒体应该站出来,以自己的责任感在舆论引导中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如今新闻舆论的引导已经是统一思想、鼓舞人心、凝聚力量的有力工具。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主流媒体的新闻宣传必须提高舆论引导力,那么,新闻视角就要发生根本性转换,新闻报道的立意必须符合并紧扣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有利于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正确导向就是重在用正确的思想理论、行动纲领、价值观念引导激励广大群众。

一、选题切入点如何明确关键在于选准新闻报道视角

在“众说纷纭”中,人们渴望权威信息,在“众声喧哗”中,人们期待主流声音。党报和主流媒体最大的核心优势就是权威性和公信力。作为党报媒体人,一定要把坚持正确导向落实到宣传活动中,选准新闻视角对此尤其重要。面对当前社会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社会舆论呈现出多样性复杂性。通过多年的新闻实践经历,我们感受到,新闻报道中新闻视角的选择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为了保证新闻宣传的舆论引导力,党的新闻工作者有责任掌握舆论导向的主动权,真正做到导向把握正确、自觉服务大局、稳妥引导热点、正确进行监督,以此解决好如何正确看待新闻、挖掘新闻、报道新闻和提高新闻宣传的引导水平、扩大新闻宣传的舆论效果问题。

作为地方主流媒体,在当前形势下做好新闻舆论宣传工作必须选准新闻报道视角,这对维护社会政治大局稳定以及党和政府良好形象更显意义重大。作为有政治素质业务素质的党报人,要时刻把新闻视角贯穿于对新闻事件或事实不断寻找、透视、挖掘和思考的全过程。我们特别强调的新闻视角,就是努力做到政治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唱响时代主旋律;思想上讲究方法策略,做到说服不压服;热点问题上主动引导,把握引导时机;敏感问题上严守规程,稳妥把握;具体工作中注意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把新闻宣传工作做好做到位,我们就必须在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视角下,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结合地方实际开展舆论宣传工作,要用正面的声音引导社会、影响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明确这个视角选题,就要确定切入点,一是内容贴近,让新闻宣传紧扣中心工作;二是质量贴近,要求新闻稿件文字表达突出特色,符合新闻质量要求。做到这两个方面,我们还要紧跟上情,找准下情,把握一个关键的结合点。所谓紧跟上情是把新闻宣传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高度对接、深度融合。所谓找准下情是要紧密围绕中心工作、重点任务,挖掘新情况、总结新经验,做好下情上达,找准宣传工作的切入点。

新闻宣传中如何强化选题是胜出的关键点,必须在角度上有所突破,在特色上力求创新。正确引导舆论是党和人民之福,错误引导舆论是党和人民之祸。为了保证舆论引导的正确性准确性,新闻报道应该特别注重挖掘新闻的价值,以新的视角挖掘新的题材。新闻视角要做到独特的展现,首先要有新观念注入,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把创新的力度,时代的高度,文化的厚度,价值的尺度有机结合起来。其次要大力弘扬主旋律来作为引导。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贯穿于党的新闻宣传工作始终。如何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更好地发挥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这就要充分尊重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同时牢固树立抢占制高点掌握话语权的观念,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真正做到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把舆论引导的主动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二、舆论导向把握正确必须注意新闻视角的准确性

新闻宣传工作要做好,必须严格按照新闻规律办事。党和政府的决策部署在通过新闻传播过程中,选好新闻视角对于发挥新闻舆论的力量,鼓舞士气,会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要把新闻视角选择准确,我们就要认真研究受众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正确处理好媒体与受众的关系。特别是公共危机事件中的舆论引导工作,我们不仅要切实要做到因势利导,更要做到因势利好,把新闻视角选择准确,这对于稳定民心稳定大局往往会发挥重要作用。做好这些宣传工作应该使其成为创新新闻宣传工作的机遇、推进新闻宣传工作的动力、发展新闻宣传工作的起点。

通过实践经验也让我们对于社会热点如何报道找到了明确的视角,怎样看待热点,怎样报道热点,怎样引导热点,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是我们在新闻传播过程中需要提高注意力的。一般来说,新闻报道的热点,一种是社会上发生的、普遍引起人们关注的问题,如重大突发事件、严重自然灾害等,客观事实摆在那里,全社会普遍关注。如果这个时候,媒体不及时进行报道和引导,就会被其他的舆论形式所代替。另一种是局部地区发生的比较特殊的某件事情,很典型,形成了引起社会普遍关注的新闻。这两种情况如果引导不当,也会出现很大的负面效应。在这种情形下,主流媒体就要站出来发声,做到及时客观的报道,把新闻发生的事实通过媒体及时告知受众真相,只有把正确的信息传播出去,才有可能堵住各种流言传播的小道。这就是我们在热点报道中特别要遵循的规律,只有新闻视角选择准确,才能有效引导公众舆论,梳理受众情绪,化解社会矛盾。

我们要明确,新闻宣传不是一般的信息传播,新闻宣传的思想性、导向性决定了新闻传播比信息传播更具严谨性。信息传播是满足人们各种信息需求,但选择性不强。新闻宣传是在满足人们信息需求的同时,以正确导向为前提的。这个引导就要达到一定的宣传效果,也就是舆论引导的目的。信息遍地都是,新闻处处都有,就看我们怎样看,怎样选,从什么样的角度进行报道。正面报道更要讲视角,如果角度选得不好,很可能会起到相反的作用。这就要求媒体新闻工作者把新闻事件的视角矫正好,把新闻事件所要表达的目的弄清,在新闻报道发布的前提下,首先要全面、客观、辩证地看待和分析存在的问题,在客观报道中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以取得更好的宣传效果。如何选准新闻报道的视角,就需要我们的“独具慧眼”,“见微知著”,“举一反三”,真正做到用心去做新闻,力求做出好新闻,形成好效果。无论怎样,我们都要坚持一条不变的原则,以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大局为重,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只有心中装着安定民心,维护和谐的重要责任,我们才会努力做好传播先进文化,倡导高尚道德,弘扬新风正气,充分发挥舆论引导力量的报道工作。为了避免追求“眼球效应”,有意无意地传播消极、有害的东西,我们的新闻宣传要时刻关注局势的变化,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定选题,对焦距,精心策划,运用丰富的新闻手法,来全面准确、广泛深入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政府的决策部署,基层的实践经验,让新闻舆论充分发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作用。

三、把握好新闻视角的最大目的是让新闻宣传价值最大化

作为党的宣传主阵地和舆论引导的主力军,党报在办报实践中,我们必须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新闻报道中要注重贯彻落实好党的群众路线,不断创新载体形式,让舆论传播力、公信力和影响力得到不断增强。为让新闻宣传价值发挥最大化,我们就要改变新闻视角,俯下身子向下瞄准,不是高高在上做新闻,而是深入群众接地气,这样做不仅起到舆论引导的作用,还能在舆论斗争中守住自己的阵地。因此,在新闻实践中只有保持党性原则,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才能着力提高舆论引导的实用性和权威性,提升媒体的竞争力。

伴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结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我们也看到了社会思想和意识形态的多元化格局出现了。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群众民主意识的提高,以往单一的“舆论场”变得更加多样化。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如何提高舆论引导的公信力,增强新闻舆论的有效性,就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在多元多变多样的新“舆论场”形势下,面对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闻舆论应该做到在“疏”的同时,还要“引”。这也是我们所说的新闻视角的选取问题。在当今,信息多样化和文化多元化到处呈现,受此影响,群众的思想也随之呈现出多样、多元、多变的趋势。为了使导向正确,进而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做到通过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同时,用价值体系对不同意见整合,促进主流舆论的形成。新闻宣传的舆论导向要从有利于工作、有利于稳定、有利于问题解决,并努力使党和政府满意、人民群众满意、被监督地方满意出发来进行。新闻宣传只有更好地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递好、把当代社会的主流展示好、把人民群众的心声反映好,才是真正发挥了新闻舆论的导向作用。

在信息高度发达的网络时代,我们依然认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在当今的新闻宣传工作中,我们特别强调继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处理好“正确与好看”的辩证关系。所谓“正确”,是指新闻宣传要坚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党性原则,而正确的新闻就是符合党和人民群众利益的新闻。所谓“好看”,是指新闻报道的价值较高,有吸引力。这就要在发现问题、做到“正确与好看”,就要把新闻视角调整好,让新闻宣传价值得到最大化。能够真正聚焦到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并且通过新闻舆论的正确与深入的引导,更好地释疑解惑、凝聚共识,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更大的正能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群众的思想最鲜活,群众的语言最生动。从这一点来看,我们要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新闻视角,我们的新闻舆论要站在党的原则和人民大众的立场上说话,才能真正获得与群众沟通交流的话语权,拉近同人民群众的距离,不断增强群众观点和为民意识。

〔责任编辑:谭 蕊〕

猜你喜欢
舆论导向新闻宣传
电视新闻编辑舆论导向的新运用
企业新闻宣传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与对策
论新时代加强国有企业新闻宣传工作
新形势下做好国有企业新闻宣传工作的思考
数字出版产业引领功用及其核心竞争力提升研究
避免情绪化勿作“标题党”
媒体服务大局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之我见
唤醒和培养少先队员的责任意识的几点实践
教育部召开2015年教育新闻宣传工作现场推进会
杜玉波:切实做好新时期教育新闻宣传与舆论引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