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五种意识 上好中考复习课

2016-05-04 17:32杨欢欢周智宁
江苏教育研究 2016年11期
关键词:时事考点中考

杨欢欢+周智宁

复习课作为一种基本课型,它承载着“回顾与整理、沟通与生长”的独特功能。及时、定期对所学知识复习总结训练,有利于学生巩固基础,培养能力,促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教过初三毕业班的思品教师都有这样的感慨:初三的课难上,复习课更难上。如何上好中考复习课,如何让复习课有趣且有效,是摆在我们思品教师面前的课题。回顾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上好“思想品德”中考复习课,教师应具备五种意识。

一、时间意识

在有些学校,毕业班的老师往往是“抢课”的代名词。分秒必争中,学生累,老师更累。而费了一番周折之后发现复习的效果却不明显,教师常常抱怨学生做过的题目怎么还错。其实,我们教师有没有反思:时间用对了没?

初三思品教师的时间都去哪儿了?多数教师花在了大量收集习题、试卷,让学生在题海里苦战,教师整天批阅试题;花在了贪多求全,不分重点与非重点,“面面俱到”。这些都是没有树立正确的时间意识。树立时间意识,要求我们做到:

1.要有计划性。教师要根据备课组的复习计划,制定自己整个复习阶段的计划,具体要精确到每一天每一节课做什么,既做到宏观把握又做到微观吃透,只有计划性的操作才能提高复习课的效率,才能为复习节省时间。

2.要适当“留白”。这里的留白不是让时间白白流走,而是把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消化和巩固。每一节课要保证10~15分钟的自主练习、消化的时间。

二、精品意识

复习课是个庞大的工程,教师要加强研究,也要依靠团队的力量。备课组要强化集体研讨,从教学计划的制定、导学案的编写、习题的选择、课堂教学的设计,到试卷的命制等都要充分研讨,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力求每一个环节都是“精品”。

1.关注课堂,精心铸魂。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在教学活动中有定向的作用。在复习课教学中,教学目标的设定一定要以解决学生的问题为出发点和归宿。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个体差异,需要根据复习目标选择和组织合适的复习内容,将重点放在学生的难点、易错点之处,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复习有所提高和发展。笔者曾经开设了一节复习课公开课“炼就一双‘慧眼——审读材料 找全信息”,经过对学生学情的了解,我发现学生主观题失分很大程度上是找信息点不全、不准确。针对这一问题,我把教学目标确定为如何审读材料。审读材料,找全、找准信息点是学生做主观题时解题的关键步骤之一。围绕这一目标,在备课过程中我挑选了近两年中考模拟题及中考题中的典型例题,并与时俱进地加以修改。本课教学内容分别为一般性的文字材料时信息点如何提取?再到当文字材料穿上表格的“外衣”,信息点该怎么提取?当材料以漫画的形式出现时怎么提取信息?从而提炼出在不同的呈现方式下审读材料的一些具体的方法。按照从简到难,由浅入深的方法兼顾到不同学生的学习层次,符合认知规律,让学生学后有所收获。

2.精选习题,“精”中出效。要上好复习课,需要教师在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前提下,让学生选做高质量的题,为此,思品教师要下“题海”,力求做到:宁让教师多费时,不让学生做费题。只有学生精练、教师精讲,才能“精”中出效率。

此外,中考是多变的,但又是有规律可循的。作为毕业班教师,我们要加强研究,特别是近几年中考命题会给复习备考起着导向作用。因此,作为初三思品教师,必须精心研究中考,关注中考动态,用全新的理念领悟中考变化趋势。

三、创新意识

在复习课中,最常见的做法就是将考点内容从头至尾、尽可能全面地重新回顾一遍。面对这样的“照本宣科”,学生觉得这就像翻炒一盘隔夜的“冷饭”,毫无品尝的兴趣和欲望。教师怎样才能让这盘“没滋没味”的“冷饭”变得“别有一番滋味”呢?我想我们可以在知识内容的设计上下点工夫,学会破旧立新。在教学中我进行了这样的尝试。

1.运用思维导图。用思维导图建构知识之间的体系,通过体系以点带面复习具体的考点知识。利用思维导图进行知识的整理和复习颇为有用,可以让人对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有整体的印象和把握,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了解和掌握知识内容之间的联系与穿插关系。

2.在相似中寻找不同。对于选择题中一些重要的观点,如果一味地让学生死记硬背,虽然也可能会达到预期效果,但很容易引发学生的反感,丧失学习的兴趣。如果能将考点中一些相似的知识放在一起比较记忆的话,学生不但会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而且也能学会学习的方法。比如,我曾经让学生去比较“兴国之要”和“兴国之魂”,一字之差,便是天壤之别。有了我的示范,之后我让学生自主搜集此类相似却不同的重要观点,并在班级展开竞赛,对整理比较好的同学进行奖励。搜集整理的过程也是复习的过程,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比起让他们按照考点顺序死记硬背知识,效果会更好。

四、生活意识

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学要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而实现“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对于复习课而言,如果只是从考点到考点,从知识到知识的简单重复,带给学生的只会是厌烦,复习课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在复习中教师要有生活意识,让复习课因为生活而鲜活。

1.复习课要关注时政信息。纵观各地中考试卷,命题人往往喜欢结合时政热点与考点设计问题,使抽象的理论知识与生动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多角度、深层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整合时事热点到课堂教学中。比如,在考点复习时,结合当下时事热点新闻作为导入,让学生尝试用所学的知识点去分析;可以某一时事热点问题为专题,分别以选择题或主观题材料的方式呈现,让学生以专题化的方式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时事热点。如在时事专题:十八届四中全会——聚焦依法治国中,在呈现了时事材料之后,我设计了两个问题:(1)法治反腐,这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知识点?(2)为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我们应该如何做?提醒学生结合考点去分析。这两个问题都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复习课要以学生为主体。生本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在复习课中要以学生为本,激发学生的生活意识。“生活世界是人作为主体存在的以人为本的世界”,我们倡导的生活化教育应是一种尊重学生主体的教育模式,它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要善于利用生本资源,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引导学生用“我”的视角去观察生活,思考生活,从而提升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在复习课教学中,我尝试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搜集一些有价值的新闻或者时事热点,课前利用几分钟时间让他们组织大家去评论,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去解读考点、整理资料,以“生动”带“生动”。

引入鲜活的生活、时事热点给复习课注入了源头活水,让复习课在润泽学生心灵的同时也提升了学科能力,从而增强了复习的实效性。

五、情感意识

泰戈尔说,师生活动是“师生的心灵约会”;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师与教师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能实现精神上的沟通才是真正的教育,才是一种人格精神的培养”。因而在复习课中要和学生“交心”,发挥情感因素在复习课中的积极作用,在课堂中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多用鼓励性评价,悦纳错误。鼓励性评价是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运用简单、适当的鼓励性用语来达到师生情感交流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对学生进行鼓励性的评价,是使学生产生情感正增长的关键性措施。复习中,学生会不可避免地出现问题,这时,教师不妨耐下心来帮助学生在错误中挖掘积极因素,使学生体验到温暖,进而认同教师的话。

2.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换位思考。每个学生有自己个体性差异,在完成教学任务上不能“一刀切”。对于学困生,有的在学习态度上没有问题,但就是提高不了,而且完成作业的速度比较慢。对于这样的学生可以适当减轻作业量,减轻作业难度,让他重拾信心。有的学生学习态度差,但是学习能力还是有的,可以鼓励他,给他一个小的目标,让他“够一够”,完成任务。只有建立在尊重、理解的基础上的师生关系才是融洽的师生关系,这样的师生关系让人如沐春风,也会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总之,初三思品教师要以情感为纽带,以生活为润滑,以时间为保证,用创新思想来打造精品复习课。

(杨欢欢、周智宁,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211103)

责任编辑:赵赟endprint

猜你喜欢
时事考点中考
时事绘
中考“三数”大扫描
2017年中考数学模拟试题(一)
统计知识考点解析
解读分子结构考点
网约车(双语加油站●时事新语)
中考英语完形填空练习
集合考点例祈
“新”时事类作文素材 点给你看
放松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