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欢欢
诗经楚辞、老庄哲学、史记汉赋、唐诗宋词、宋明理学、明清小说等等,这些深蕴中华文化命脉的国学经典,就如一场文化的饕餮盛宴!如何帮助同学们在这场盛宴中以适宜并有效的方式获取所需,这是我们要持续、反复探讨的课题。本期,我们请到陆伟然教授来为同学们分享一些行之有效的国学经典学习方法。
陆教授说,既然我们把国学经典的学习比喻成一场饕餮盛宴,那么,吃饭嘛,就要讲究科学搭配、营养均衡。只背诵唐诗宋词或是只读《论语》,所得必定是有限的。所以我建议:一二年级的小朋友可以诵读《弟子规》《三字经》《童子礼》这类粗浅的蒙学教材;三四年级的小朋友可以诵读《笠翁对韵》《论语》《道德经》,有益于少年儿童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到了高年级段,同学们除了要对以往之所学温故知新外,还应该细细地品读《大学》《孟子》《中庸》《庄子》等,有助于同学们养成更为独立、果敢、豁达、向上的品格。这样的设计是依据少年儿童的身心特点、理解能力的发展水平,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
当然,陆教授强调:朗朗上口的唐诗宋词应该穿插在各个学年段的学习之中的,尤其是教材中的古诗,是根据学生不同的成长阶段而向学生提供的,是一定要背的!
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锤炼大体是这样一个过程:大量阅读——记忆背诵——语言积累——实践运用。国学经典内涵深刻意存高远,理解、参透并吸收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不要苛求在刚开始背诵的时候就理解所背内容的深刻含义,可以在通读释义之后,简单理解诗词中的意思,感受诗词的美。低年级孩子只要多记多背,便可积跬步至千里。
古诗文相对于现代文来说是比较拗口的。怎样才能更快更好地记忆呢?陆教授告诉我们,记忆诵读时,注意力集中是关键,可以适当放慢速度,尽情体味诗中的意境。如果我们能在理解诗文的过程中展开丰富的想象,使一首诗所描绘的画面在头脑中呈现出来,记忆就会更加深刻。这个方法尤其适合背诵景物类诗文。另外,中国古诗讲究对偶,对句中常常有联系,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抓住两句之间的对应关系:两个——一行,黄鹂——白鹭,日出——春来,红——绿,背诵时就会流畅自如。
陆教授告诉同学们,借助故事深化理解也是一个好办法!故事,有画面、有场景、有人物、有神奇、有幻想……有真善美的启迪和假恶丑的反衬。辅之以故事来深化对国学经典章句的理解,这是一个比较有效且过程轻快的好办法。比如,成语故事、《三字经》故事、《弟子规》和《千字文》故事等,能让学生潜移默化地从中汲取圣贤智慧。
古诗文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闪耀着中华民族的善良、坚强和浪漫。诵读国学经典,就是在与历史上一批最优秀的人对话。
愿小朋友们多读、多学、多背,腹有诗书气自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