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婉红
摘 要:本文以初中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分析了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意义及其角色定位,并结合笔者管理经验,就提高班主任班级管理水平的方法阐明了思路,以期为初中班主任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初中教育;班级规范;班主任;管理艺术
国内各种教育机构、辅导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体现出人们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度,更多人形成了终身学习的意识,为我国整体教育事业铺设了非常光明的前景。基于此环境的班主任管理工作,已不再局限于简单的日常班级管理,还包括对学生行为背后的动机和心理进行观察与探索,继而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方向,助其在人生中做出正确选择。在素质教育的发展下,传统灌输式教育方式已无法适应教育教学的发展需求,与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而提出的人才需求相脱节。现代教育追求的目标已从原来培育具有丰富知识的人才转变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因此,各学校教育办学都紧扣这一宗旨,为社会提供不竭的人才后备支撑力。班级管理是学校基础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而班主任作为学生工作的主力军,也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级建设的指导者,对此,革新班主任教育理念,提高其工作艺术与管理效能,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学习和生活道路,是实现上述教育目的的有效途径。
一、初中班级管理工作中的现实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国家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和重视度与日俱增,班级管理作为辅助教育事业的重要环节,同样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就其管理现状,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1.管理模式仍存在部分教条式
现实中,由于观念的错误和管理方式的单一,导致部分班主任对班级管理这个“看不到,摸不着”的工作的重视度仍然有所偏差,在工作中不抓住重点,只懂得对学生进行集体说教,管理十分“苍白”;还有部分班主任在管理中热衷于“喊口号”,告诉学生要“努力学习,刻苦认真,热爱集体和祖国”,或者象征式地贴出一些文化标语在班级墙壁,此类空洞、肤浅的教条式驯化模式,实在难以深入学生内心引起共鸣,无法发挥班级管理应有的作用。
2.管理理念未能与实际相适应
受到外部环境及个人因素的影响,部分班主任在管理实践中存在教学态度差、责任心低等错误思想,只懂得采用简单粗暴的“一刀切”方法来管理班级学生,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性;或将班级分割为两部分,按学生成绩的排名进行区别管理,导致班级风气偏离正轨。
3.管理方式过于片面和单一化
由于部分班主任未能端正认识,没有正确地认识科学管理模式的重要性,班级管理意识相当薄弱,管理思想未能紧贴教学需求与学情发展,管理效能也就难以发挥其作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屡屡遭遇打击,干扰了正常教学管理的有序开展。
二、班主任对班级管理的重要性
首先,班主任作为学生成才过程中的重要引路人,对社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关键作用。改善并提高班主任班级管理水平,不仅有利于班主任自身得到学生充分的信任和尊重,使之对学生的教导与辅助更具有效性,还能提高学生创造力,使其更加适应人才发展的需要。
其次,现实中,初中生面临着各种考试所施加的巨大压力,承载着家人和教师的热切期待,又担负着沉重的学习压力,再加上又正处于青春期,躁动不安的情绪加之巨大的精神压力,使得初中生普遍存在各种心理危机,如心理承受能力差,心理脆弱且偏激。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情绪冲动、叛逆,甚至带有敌对情感,如果未能及时引起班主任的重视,都将酿成大错。而学生产生心理危机都有一个过程,从刚开始有心理问题,到心理问题严重化,直至产生心理危机。此时,班主任要紧密关注学生,敏感地发现其心理问题,及时对存在障碍、疑问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尽可能采取多元化措施安抚学生,帮助其尽快走出“灰霾”。
三、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定位
1.严师定位
所谓“家有家法”,班级亦有其班规。在执行班规班纪时,班主任应以“严师”的形象出现,形成雷厉风行的管理风格,以更高效地解决班级管理中的难题,在班级中树立个人威信。初中生心智尚未成熟,容易受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且难免会犯错误。因此,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严格按照班级规定执行管理,不越雷池,掌握正确的导向作用。对学生该表扬时要大胆表扬,应惩罚时决不手软。具体地说,首先要建立完善、严格的班级规章制度,强化班级管理。班主任采用严厉的语言和行为来传达严格性的信息,对于培养学生果敢的精神、干练的作风、坚强的意志以及保障学校规章制度的实施十分重要。其次,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到有布置就有检查。如学生在纪律方面出现问题,班主任一定要严肃对待,切不可宽容。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一定要坚持公平、公正原则对待每一位学生,秉持诚信,以德服人,对事不对人,犯相同的错误,不能因为学生的优劣而不同对待,使全班学生都能由衷信服。教师如果做错了要主动公开向学生道歉,并且改正;如果批评错学生了,要主动向学生道歉。耐心地听学生讲话和学生提的意见。最后,组建强有力的班级管理团队。好的班级委员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班主任的工作压力,为此,班主任应慎重筛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挑选有工作能力且自身行为优良的学生担任班干部,给予他们应有的支持和指导,通过他们来团结全班,逐步建立优良的班风。
2.益友定位
教育,只有在双方之间建立平等、尊重的关系,才能顺利进行。同理,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也应讲求方法,要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适度、合乎情理地去开展工作。同时,要怀有宽容的心,理解并包容学生的错误,做到善解人意,走进学生心里,做学生的“朋友”。为此,班主任应放下“架子”,主动搭建通向学生内心的桥梁,多与学生互动,多参与学生组织的活动,与学生一起设计活动。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真正设身处地为其考虑,同时不断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此外,还应当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
3.亲人定位
“严师”般的批评教育不可少,而“亲人”般的谈心交流也不可缺。这就要求班主任贴近生活实际,走近学生,关爱学生,特别是对于家庭情况特殊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安抚与关爱,主动关心学生的日常生活,深入生活问寒问暖,了解和解决学生的困难,成为能够让他们亲近的人。例如,班主任应在办公室长期准备常用药物和饼干,在冬天叮嘱学生多做运动,保持健康体魄,注意添衣保暖;夏天提醒学生注重防暑降温,炎炎夏日煮点清凉消暑的饮品;细心观察学生的日常神态变化,多与他们谈心话家常,让学生放下戒备,感知班主任是可信任、能亲近的人。
四、提高班主任班级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1.善用心理激励,调动班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班级管理实践中,教师一定要懂得如何引导学生彰显自己的个性。具体地说,就是要让班级内每位学生都乐于争先展示自己最优秀的一面,争做班级的主人翁,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为班级创设良好的班风班纪。比如,可以组织学生共同参与班级目标和班级标语、服装的设计和制作,共同解读其中含义,由此激励每一个学生。又如,可以开展班级征名活动,如采用“卓越班级”“群狼班级”等寓意丰富、口号响亮的班级名称,让学生形成凝聚力,团结在班级周围,形成“班兴我荣、班衰我耻”的拼搏氛围。
2.及时革新管理理念,采取科学化规范管理
班级管理制度通常会让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初中生十分反感,他们认为“越是禁止的,越是要违背”。若要改善班级管理效果,必须学会运用灵活、科学且合理的管理手段。传统管理制度多数只注重结果,不查究原因及过程,甚至有时会出现不公平的现象。因此,难免对处于心理危机高发期的初中生有所冲击,减弱班级的归属感,对班主任的信赖度降低。为此,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应给予学生多一些鼓励,使其得到满足感,从而萌生出被教师夸奖的愿景,由此提高班级的凝聚力。同时,班主任要坚持以尊重、理解、信任的态度对待学生,真切地与他们进行感情交流,建立平等、民主、亲切的师生关系。用自己的真心实意,便能创造出爱的氛围,在爱的氛围中教书育人。即便学生在认识上或行为上出现问题时,也应秉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方式进行说服教育,循循善诱、亲切教诲,必能感化学生。
3.关注德育教育,发挥管理工作的艺术感
初中生个性张扬、易受打击,都有着很强的自尊心,渴望被尊重、被赏识。长期处在辱骂和批评教育的环境下会使学生变得更加逆反。因此,班主任要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在制定班级管理制度的过程中,要广泛听取学生的意见,以学校的规章制度为蓝本,学生在班会课共同讨论中制订出条理清晰、赏罚分明的班规,一旦通过,人人都要遵守。民主化的管理风格,让学生自觉遵守班规,维护良好的班级氛围。而在批评教育学生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语言的艺术。比如,尽量避免在公共场所或全班面前批评某一学生,应私下听取学生的解释,并以温和的教育模式进行引导,让学生在被教育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班主任的“责之深、爱至切”。在日常积累中,逐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开展正确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切实提升班级管理成效,继而提高初中教育整体质量。需注意的是,德育教育应渗透到每个学科领域,这些蕴藏在各学科中的思想内容有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从而促进学校德育实效性的提高;其次,要以课外活动为补充,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提高德育教育效果,形成一个完整的德育系统;最后,通过社会实践使理论知识进一步内化,开阔学生视野,磨练学生意志,让学生在生活中提升自身道德修养。
综上所述,班主任管理工作是一项深入细致、潜移默化的工作,涉及诸多方面。初中班主任在教育学生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不仅要有耐心,更要怀揣一颗爱心,找准自身角色定位,为学生倾注更多情感、心血的同时,学会科学、民主地管理班级。
参考文献:
[1]孙静.新时期初中班主任能力结构初探[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8.
[2]高云.新时期初中班主任素质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8.
[3]张静.学生开展班级主题活动的自主发展效应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4]赵长福.论新时期中学班主任素质的培养[D].重庆:西南大学,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