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志坚
摘 要:在课程教学中加强课堂提问是很重要的,也是十分必要的,这是对现代语文教育观的实践和运用。好的提问是将一堂精彩课程串起的必不可少的桥梁,不仅可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更进一步地了解,从而有针对性地展开高效教学活动。因此,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提高课堂提问的艺术性。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提问;教学艺术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对语文教学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提问,有其自身技巧,只有掌握了提问的艺术性,才能真正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在课堂提问教学中教师应把握课堂提问的规律性与技巧性,从问题设计、实施与评价的完整阶段,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性。
一、问题设置应符合学生思维习惯,由浅入深
首先,提问目标一定要明确,确保学生思维始终围绕着课堂教学目标。为了使学生注意力更加集中,更好地进入课堂教学氛围,教师对一些回忆性的问题加以提问。如在学习《记念刘和珍君》时,教师可提问学生“从小学到高中曾经学习过鲁迅的哪些作品?对鲁迅的了解都有哪些?”从作者入手,引导学生熟悉本课学习内容。
其次,问题的难易程度要控制好。通常来说学生很容易就能在课本中找到答案的问题可以不提问,学生努力思考也找不到头绪,教师也无法完全讲明白的问题也不应提问。问题的设置应遵循感性到理性、从浅入深的原则,注意提问的层次性和系统性,将问题控制在教师逐步引导学生可以回答出来的程度上。如在学习《祝福》时,如果直接提问“小说题目《祝福》有什么含义”这种问题,很多学生都会比较茫然。而如果换个角度提问,“作为一个吉祥词,祝福通常被用在欢乐的氛围中,而本文的中心为身世可怜的祥林搜,作者为什么会选择将‘祝福作为小说题目呢?鲁迅又在祝福什么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很容易便可以通过思考回答这一问题。
二、以疑启思,通过典型悬念调动师生互动
高中学生已经比较有主见了,课堂提问应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为基点。而要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就必须引起他们的高度注意,其中设置悬念是比较有效的方法。在课程开始之前,教师即可根据教材具体内容,对悬念精心设置,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去发现探索解决疑惑。如在学习《我与地坛》之前,教师即可提问学生“如果自己意外双腿瘫痪会如何面对?”让学生带着这个疑问去阅读课文,以此加深学生对课文中作者感受的理解。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可选择学生平时学习中容易出错的点故意出错引出悬念,引导学生提出质疑,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深化,同时调动师生互动。教学快要结束时,也是教师设置悬念的好时机,教师可从设置一个悬念,将学生从课内思考引入课外思考,给学生创造更多思考和想象的空间。如在学习《再别康桥》时,教师在课堂结束前可以向学生提问,“在当前社会中你可以只顾追求爱、自由与美吗?”通过这种悬念拉长拉伸学生的思维空间。
三、灵活提问,对答问对象准确选择
除了常规的提问方式,教师也可创造情境进行有价值的提问。如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对这段影像进行播放,使学生通过观看影像迅速融入本课学习内容中。在学生兴趣高昂的时机,教师即可开始提问,“为什么林黛玉进贾府会这么小心翼翼”“众人对待林黛玉与王熙凤的态度为什么如此不同”等。将核心问题提出后,可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学生都参与问题讨论,然后由各组随机抽取代表来回答问题。这种课堂提问模式比较灵活,有利于将课文的重点真正地化解到这些问题中,而且小组讨论式模式也有利于全体学生参与问题思考与回答中,每个学生都能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四、根据学生的回答反馈讲解问题,有问有答
当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的目光应充满信任、期待和鼓励,并对学生的答案仔细倾听,可以用一些符合的语气词来缓解学生回答问题时的紧张情绪。教师在提出问题时,应对学生留意观察,评价学生是否学会了应掌握的知识点,是否对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思考,根据学生的回答反馈讲解问题。这种“有问有答”的问题评价方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明确自己回答的不足点,而且能够使教师明确自己教学的不足点。如在学习《祝福》,教师提问“作者为什么会选择将祝福作为小说题目呢?鲁迅又在祝福什么呢?”时,因这一问题是相对开放性的问题,教师在听取学生的回答时应以鼓励为主。如果学生回答与答案比较接近,教师可以指出学生“考虑得很周到”;如果学生过于偏离主题,教师可将问题重复,暗示学生重新思考,让学生在艰难思考中培养思考的毅力。在问题评价中,教师肯定学生思路的同时,应指出其不足之处,让学生明确自己回答的正确与否。根据学生回答的不足之处,教师可重点讲解学生的思考死角,将学生的思维引导至正确轨道上,提高课堂提问教学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不仅是学生思考过程的深刻体验,也是师生交流的主要途径。教师在语文课堂的提问中,应从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出发,根据自身课堂提问教学实践问题,不断地完善语文课堂提问环节,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性,切实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