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炮制方法对川楝子中川楝素和异川楝素含量的影响

2016-04-27 08:45:38灿,曾
西部中医药 2016年11期
关键词:川楝子炮制制品

郭 灿,曾 莉

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四川 成都 611130

不同炮制方法对川楝子中川楝素和异川楝素含量的影响

郭 灿,曾 莉

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四川 成都 611130

目的:通过HPLC法比较川楝子不同炮制品中川楝素和异川楝素含量的差异。方法:采用HPLC法对川楝子生品及各炮制品,以川楝素和异川楝素作为指标,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条件:色谱柱(4.6 mm× 2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水(30∶70);检测波长210 nm;柱温35℃;进样量10 μL;流速1.0 mL/min。结果:炒品相对其他炮制品种而言,川楝素和异川楝素含量较高。结论:不同炮制方法中,炒品中川楝素和异川楝素含量下降幅度最小。

川楝子;川楝素;异川楝素;炮制

川楝子,又名楝实、金铃子,为楝科Meliaceae植物川楝Melia toosendan的干燥果实,冬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是常用的理气止痛药,主要产地为四川、湖北、湖南、贵州等地,因为入药以四川产的药材为道地药材,因此称为川楝子。《本草纲目》记载该药入肝、胃、小肠经,性味苦寒,有小毒,并有酸味。《中国药典》中记载其具有疏肝泄热、行气止痛、杀虫之功效。用于肝郁化火,胸胁、脘腹痛、虫积腹痛、疝气痛[1]。药典收录的炮制品只有川楝子和炒川楝子两种。生川楝子有毒,传统入药常需要炮制,炮制后能降低川楝子毒性,而且能增强川楝子的理气止痛作用[2]。传统的炮制方法有炒焦法、盐制法、醋制法等,因此对川楝子生品、炒品、盐炙品、醋炙品进行含量测定,分析比较不同炮制方法对川楝子中川楝素和异川楝素含量影响的程度。川楝子中川楝素的结构是半缩醛结构,以互变异构体存在,并不断转换,所以要以两个峰面积之和计算[3-5]。近年来,对于川楝子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三萜类成分川楝素的药理作用及其配伍减毒[6-8]方面,以及异川楝素的杀虫作用。

1 材料

1.1 仪器日本岛津高效液相色谱(HPLC)仪:包括LC-20AT高压输液泵、SPD-20A紫外检测器、N2010色谱工作站;Phenomenex Luna-C18色谱柱;RE-5210旋转蒸发仪(郑州长城科工贸有限公司);CP225D十万分之一电子天平(德国赛多利斯集团);DZF-6050-MBE型真空干燥箱(上海博讯实业有限公司医疗设备厂);高速万能粉碎机(永康市天祺盛世工贸有限公司);KQ-220型医用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DK-S2型电热恒温水浴锅(郑州长城科工贸有限公司);ZKJ-101型循环水真空泵(郑州长城科工贸有限公司)。

1.2 试药川楝子饮片(成都中医大惠康中药饮片公司,批号:100301);川楝素标准品(批号:111842);异川楝素标准品(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批号:200502);甲醇、乙腈均为色谱纯;水为超纯水;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炮制辅料(盐、米醋):市售。

2 方法与结果

2.1 川楝子炮制品的制备生品:称取已经捡去杂质后的川楝子200 g,晒干,切厚片。清炒品:称取已经捡去杂质的川楝子200 g,晒干,切厚片,置热锅内,用中火翻炒,炒至果皮微黄,取出,放冷。醋制品:称取已经捡去杂质的川楝子200 g,晒干,切厚片,加入50 mL酿造米醋浸润,待米醋吸尽后,用文火炒至色泽微黄,取出,放冷。盐炙品:称取已经捡去杂质的川楝子200 g,晒干,切厚片,加20%盐,加适量水稀释拌润,待盐水吸尽后,用文火炒至色泽微黄,取出,放冷。

2.2 川楝素和异川楝素的含量测定

2.2.1 色谱条件 色谱柱Phenomenex Luna-C18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水(30∶70);柱温35℃;检测波长210 nm;流速1.0 mL/min;进样量10 μL。川楝素和异川楝素的对照品和川楝子样品中川楝素和异川楝素分离的色谱图见图1。

图1 川楝子样品与对照品的HPLC图

2.3 溶液制备

2.3.1 标准品溶液的制备 分别精密称取川楝素和异川楝素对照品各2 mg,加10 mL色谱级甲醇溶解,用0.22 μm微孔滤膜滤过后,转移定容至10 mL量瓶中,作为标准品储备液。

2.3.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川楝子生品和各炮制品粉碎、过40目筛,干燥后的各川楝子炮制品粉末精密称定约1.5g,放置到具塞锥形瓶中,加入25 mL色谱甲醇,称量,记录数据,开始超声提取30分钟,放冷,再称一次重量,用甲醇补足到超声前的重量,摇匀,用0.22 μm微孔滤膜过滤。滤液定容至25 mL量瓶中,摇匀,即得。

2.3.3 线性关系考查 取适量川楝素和异川楝素对照品溶液,以甲醇配制为浓度0.540、0.270、0.135、0.067 5、0.033 75和0.016 875 mg/mL的梯度,在已知色谱条件下进行测定,以峰面积和浓度进行回归处理,得川楝素回归方程:

Y=2 064.2X+1 034.3(r=0.999 9),在0.016 875~2.70 μg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异川楝素:Y=134.4 X+267.5(r=0.999 9),在0.016 875~2.70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2.3.4 精密度试验 重复进样标准品混合溶液6次,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RSD分别为0.162%、0.133%,精密度结果良好。

2.3.5 稳定性试验 同一样品分别于0、2、4、6、8、12小时进样,测得川楝素和异川楝素峰含量,计算RSD为2.341%、2.032%,稳定性结果良好。

2.3.6 重现性试验 按照上述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取一批样品分别平行制备6份供试品溶液,测定川楝素和异川楝素的含量,计算RSD为1.522%、1.831%,结果表明重现性良好。

2.3.7 加样回收率试验 精密称定川楝子炒制品6份各1.5 g,分别精密加入1 mg的川楝素对照品,按含量测定方法进行测定,计算川楝素和异川楝素加样回收率,结果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46%、96.78%,RSD分别为1.096%、1.233%。

2.3.8 样品含量测定 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川楝子样品中川楝素和异川楝素的峰面积,分别计算川楝素和异川楝素的含量。结果见表1。

表1 川楝子生品及不同炮制品中川楝素和异川楝素的含量(n=6)

3 讨论

中药与其他植物药的重要区别特征是中药材的炮制工艺,川楝子是有毒中药材,按传统入药要求,应该用炮制品,川楝素是川楝子众多成分之一。川楝素既是活性作用成分,也是毒性成分。异川楝素主要有杀虫作用[9-11]。本研究发现,由于川楝素紫外吸收不强,因此只能在末端吸收处进行测量,结果造成准确度下降。通过比较不同炮制方法样品中川楝素和异川楝素含量,发现各炮制品中,生品中川楝素和异川楝素含量最高,其他经过炮制后川楝素和异川楝素含量均有所下降,炒品的综合指标均优于其他炮制品,为规范炮制品品种提供了科学依据。其中醋品与盐品的川楝素和异川楝素含量较低,可能炮制过程中闷润时间过长,炮制时加热需较长时间,且加大火候才能干燥,因此使成分破坏。另外各种炮制品中所含川楝素含量醋品最低,表明在高温下,酸对川楝子中川楝素含量有较大影响。但是川楝子成分复杂,虽然川楝素是其主要活性成分,但不能以单个成分含量判断产品质量[12]。

不同炮制品炮制前后的成分含量有变化,与其功效不同有一定关系。炒川楝子可降低苦寒之性、毒性,能疏肝理气止痛,适用于肋胁痛、胃脘痛;醋川楝子行气散痞,能增加疏肝理气止痛功效[13-14];盐川楝子能引药下行,长于疗疝止痛。各炮制品在药理中均表现出抗炎作用,其中盐制品的镇痛抗炎作用效果最好[15]。

本研究比较川楝素和异川楝素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川楝子饮片质量受到炮制方法的影响,但炮制过程中,成分如何转变及炮制原理等深入问题仍未解决,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39.

[2] 纪青华,陆兔林.川楝子不同炮制品镇痛抗炎作用研究[J].中成药,1999,21(4):181-183.

[3] 钟炽昌,谢晶曦,陈淑凤,等.川楝素的化学结构[J].化学学报,1975,33(1):35-47.

[4] 舒国欣,梁晓天.关于川楝素的化学结构的修正[J].化学学报,1980,38(2):196-198.

[5] 窦志英,李迎春,郑蓓蓓.醋烘制川楝子炮制工艺[J].天津中医药,2011,28(4):338-340.

[6] 李振华,鞠建明,华俊磊,等.中药川楝子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5,21(1):219-223.

[7] 程蕾,雷勇,梁媛媛,等.川楝子不同提取部位药效及毒性的比较研究[J].中药材,2007,30(10):1276-1279.

[8] 刘红亚,崔红梅,周钧.RP-HPLC法测定川楝子药材中川楝素的含量[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8:10(3):52-54.

[9] 李丰,朱训,陈敏,等.川楝子化学成分研究[J].中药材,2010,33(6):910-912.

[10]纪从兰,桂双英,左坚.不同川楝子炮制品的比较研究[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2,26(2):51-53.

[11]Xu H,Zhang JL.Natural products-based insecticidal agents 9 design,semisynthesis and insecticidal activity of 28-acyloxy derivatives of toosendanin against Mythimna separata Walker in vivo[J].Bioorg Med Chem Lett,2011,21(7):1974-1977.

[12]周浓,杨敏,白志川,等.HPLC测定不同来源川楝子中阿魏酸的含量[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3):84-87.

[13]王尚科.川楝子应加醋拌炒一项的建议[J].时珍国药研究,1997,8(1):57.

[14]周乐华,李迎春,窦志英.川楝子及其炮制品中川楝素含量测定研究[J].天津药学,2011,23(1):20-22.

[15]纪青华,陆兔林.川楝子不同炮制品镇痛抗炎作用研究[J].中成药,1999,21(4):181-183.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格式示例(二)

连续出版物(期刊,含外文期刊)

[序号]主要责任者(作者为3位以下全部著录,3位以上著录前3位,后加“,等”).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刊名,年,卷(期):起页-止页.

示例:

4)增刊

[5] 汪晓雷,凌祥,刘组舜.家兔迷路破坏眼震电图描记[J].中华耳鼻喉头颈外科杂志,2009,30(增刊):13.

5)两期合期

[6] Rose ME,Huerbin MB,Melick J,et al.Regulation of interstitial excitatory amino acid concentrations after cortical contusion injury[J].Brain Res,2002,935(1/2):40-46.

6)电子期刊

[7] 莫少强.数字式中文全文文献格式的设计与研究[J/OL].情报学报,1999,18(4):1-6[2001-07-08]. http://periodical.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qbxb/qbxb99//990407.htm.

[8] 王旸,于晓玲.肝脏言行甲流的超生造影表现[J/CD].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06,3(1):31-33.

Impact of Processing Method on Toosendanin and Isotoosendanin Content of ChuanLianZi berry Fruit

GUO Can,ZENG Li The Fifth People′s Hospital of Chengdu,Chengdu 611130,China

A

1004-6852(2016)11-0030-03

2015-10-27

郭灿(1969—),女,副主任中药师。研究方向:中药学。

猜你喜欢
川楝子炮制制品
浅谈食品接触之“竹纤维”制品
川楝子传统净制与切制法探讨
川楝子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
吉林中医药(2021年7期)2021-03-27 14:10:19
炮制专家王琦论现代中药炮制研究的“2个时期3个阶段”
中成药(2018年12期)2018-12-29 12:25:50
3种姜汁炮制后厚朴对大鼠胃黏膜损伤的抑制作用
中成药(2018年9期)2018-10-09 07:18:58
清半夏炮制工艺的优化
中成药(2018年9期)2018-10-09 07:18:38
枳壳及其炮制品色差值与化学成分的相关性
中成药(2017年6期)2017-06-13 07:30:35
探讨常用藏药材的炮制方法
西藏科技(2016年5期)2016-09-26 12:16:40
何首乌不同炮制品对H2O2致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中成药(2014年7期)2014-02-28 22:28:05
川楝子不同炮制品镇痛抗炎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