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的课程改革措施

2016-04-26 10:40陈玲
科技视界 2016年9期
关键词:有效学习课程改革校企合作

陈玲

【摘 要】校企合作办学是中等职业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任重道远,而课程改革直接关系到教改工作的成败。教师应明确课改的核心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课改就是将“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场所,让学习成为课堂活动的核心。如此,教师才能对课改有清晰认识与把握。

【关键词】校企合作;课程改革;有效学习

中等职业学校进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然而行之有效的教学改革也是困扰许多中等职业学校的难题之一。教学改革必须在开展充分市场调研的基础上进行,且教改的关键在于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成败直接影响我们培养的学生是否符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中等职业学校只有不断创新、稳步、积极地推进课程改革,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更好地履行为社会服务的义务。

1 课改的必然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中等职业教育必然由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转型。校企合作办学是中等职业学校内涵发展的必由之路,而课程改革则是大势所趋,其授课内容及授课方法都应贴近合作企业的岗位实际需求。其次,中等职业教育本质是市场化的灵活教育,必须通过灵活的课堂来实现。同时,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无论是知识体系还是受教育的目的上均存在差异,正视和正确处理这些客观存在的差异,也必须通过设置有针对性的课程加以解决。

2 课改的依据

课程改革必须基于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及专业学科的特点,选择真正有助于学生学习的模式。课改应依据学校与合作企业共同制定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或教学计划。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或教学计划时,应结合行业的现状,认真分析行业的发展形势与趋势,符合合作企业的要求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在明确最终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分解出各学期的阶段性目标并应让授课教师和学生明确,这样教师能明确课程教学目标,学生能明确学习目标,课改才能正真出效果。

3 课改的参与人员

在课程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很多中等职业学校及教师对于课改的参与人员存在误区,认为课程改革必然是授课教师自己的事情,忽略了发挥校企合作单位相关岗位技术人员的作用。而校企合作单位相关岗位技术人员对于岗位所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及应具备的职业素养有更深刻的体会和理解,应充分调动他们参与课改的积极性,从而保证课改的成功。

4 课改的内容

组织课改的教师应明确课程改革内容要点,每学期都应选择相应课程进行改革。如此,才能保证专业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和延续性。

4.1 改革授课内容

目前,我校的特色班均为校企合作班,有相对应的企业,课改相对其他平行班级更有针对性和方向性。教学内容不宜太宽泛,应针对对接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岗位需求选择课程的讲授内容。课程内容应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教师应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选取相关理论知识,同时突出态度目标,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4.2 改革授课方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对授课方法进行改革,教师需考虑三方面的因素,即:授课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课程特色、授课教师特长。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力求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在授课方式上应做到师生互动,形式多样;现代信息化的教学方法、手段形式多样,但任何手段的运用都必须服务于目的,坚持有效性原则,不同的课程具备不同的特色,授课教师应采用不同的授课方法组织教学,这样各种教学手段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每位教师各有所长,在开展课改时应充分结合授课教师的特长,改革效果才能成倍增长。例如,2015年至2016年下学期2015中和店长班项目组决定选择郭老师的专业课《商品陈列与展示》进行课改,主要是考虑郭老师擅长软件开发,可借助郭老师此特长改变市场营销课程一贯的授课方式,开发一系列的课程小游戏,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授课方法改革内容包括授课形式和授课手段的改革。授课形式要区分理论课和实训课,授课教师应巧妙地设计理论课,合理地组织实训课;教师应巧妙运用现代化信息教学工具,合理利用慕课、微课、翻转课堂、多媒体课件等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积极开发教学软件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5 课改的原则

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应遵循“以点带面”的总体原则,即以一门课程带动其他课程的改革,以一位教师参与课改促动其他教师积极参与课改。例如,2015至2016上学期,2015中和店长班项目组选择了熊老师的《数学》作为打响课改的第一枪。在中职学校绝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有厌恶、抵触情绪,如果照搬初中教学模式,选择高中数学内容去教授,效果肯定极差。且中和店长班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也有相应的要求,主要是要求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熟练掌握16个计算公式。根据学校及企业的要求,熊老师对数学课进行了大胆地改革和尝试,第1个月针对学生数学底子薄弱,重点强化学生对于分数及百分数加减乘除计算的掌握。在此基础上,熊老师再结合专业知识来讲授店铺数学,教学效果很好,数学课再也没出现全班“趴倒”的现象。

6 课改的保障

6.1 建立培训机制

课程改革的前提是构建以实践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及实施以工作为本位的教学模式,这两者也是课程改革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是解决核心问题的关键,因此要重视对校内教师普及先进的课改教育理念,帮助课改教师改变教育观念,明确“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主导”,顺利转变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信任与关爱,与学生建立亲密的伙伴关系;在教师中广泛开展现代教育教学模式培训,积极聘请专家到校指导教师开展专业建设和课程教学,鼓励教师下合作企业顶岗锻炼或开展实践调研。

6.2 制定奖励措施及评价机制

教师进行课程改革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劳动,同时需要面对课改带来的转变教育观念、补充新的行业企业知识、学习新技能等各种压力,中等职业学校对积极参加课改的教师应给予相应的奖励,并进行有效的评价,在评价实践中坚持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整体化、评价过程全面化,才能激励和带动其他教师积极投入课改工作中去。

【参考文献】

[1]田慧生.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重建[J].教育科学,2005(07).

[2]袁丽英.课程评价:职教课改中的重要环节[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12).

[3]张克敏,张进良.新课改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师实践智慧的培育与提升[J].现代教育技术,2009(12).

[4]康廷虎,黎进萍.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教师面临的压力与专业发展[J].教育科学,2011(03).

[责任编辑:王楠]

猜你喜欢
有效学习课程改革校企合作
高中文综学科学习方法的中学生视角分析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课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小学数学课堂中小组有效学习的研究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