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地区建筑装饰类专业与区域产业对接模式探索

2016-04-26 06:40黄林成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建筑装饰人才培养模式

黄林成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 广州:510635)



珠三角地区建筑装饰类专业与区域产业对接模式探索

黄林成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635)

摘要在国家政策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背景下,通过研究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对接现状与对接模式特点,结合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特点与建筑装饰人才需求,提出“321”模式和建设校中厂平台,实施“走出去、引进来“策略,学生走出去进行企业实习,工作与教学结合;校内教学引进企业实际项目,引进企业工作平台,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合格的人才。

关键词区域产业;对接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建筑装饰

1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对接背景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须对接现代产业需求,满足区域经济发展优化升级需要。珠三角发展纲要(2008-2020)对珠三角地区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提出新要求[1],职业教育要自动适应经济转型。产业优化升级带来行业岗位的变化,也在影响各类人才需求走向。建筑装饰是社会经济结构中不可缺少的,也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建筑装饰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人员素质、机械化程度和管理模式的落后已经成为制约建筑装饰业发展的关键因素。高职院校应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结合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制订合适的专业与产业对接模式、人才培养方案,促进专业建设。国家通过加大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来引导其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

2职业教育与区域行业对接现状

2.1职业教育与区域行业对接主要问题点

2.1.1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与行业需求不能吻合

高职建筑装饰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与区域建筑装饰行业需求吻合度不够,普遍存在培养目标较为粗放,缺乏对区域产业发展状况的精确的专业发展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缺乏针对性,从而导致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内容对接不够,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脱节,教学效果与企业工作要求有一定的差距。

2.1.2职业教育与行业合作互动不够

据调研,受学校政策、教学条件、校企合作机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限制,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意识不够,甚至是消极态度。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与行业对接模式上较为被动,合作范围较小,在技术开发方面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科研成果也大多停留在理论研究层面,未能及时转化为生产力,未能形成合作互动的良性循环。

2.2职业教育与区域行业主要对接模式

职业教育与区域行业对接模式核心是产教结合,主要体现在五点对接: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3]。对接内容呈阶梯上升,涵盖范围涉及职业教育内涵。主要对接模式有以下几种:

(1)“2+1”模式。该模式是校企合作常见的形式,具有职业性、技能性和实用性特点[4]。该模式将高职3年学制拆分,“2”表示两年时间集中完成专业课程,专业课程设置围绕企业岗位需求定位,突出课程应用性和针对性;“1”表示第三学年,设置方式灵活,可自由择业,可根据企业需求进行订单式培养。学生可以在学校、企业的“双教”模式指导下进行毕业设计[5]。

(2)“三位一体”模式。教师、企业、学生组成教与学整体,实行企业实际项目案例教学,以项目学习为中心,做到整体互动,发挥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企业在教学过程的参与进来,企业导师和校内导师共同辅导学生,避免传统的教师一言堂,共同有效促进产教对接,提高实践教学效果[6]。

(3)“订单式”模式。一般以企业名称冠名班级,学校与企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管理,培养任务完成,学生直接进入指定公司上班,学生的角色以准员工的身份参与实际生产活动,培养目标更加有针对性[7]。

(4)“教学工厂”模式。一般是三方政校企共建形式,三方各提供一定的资源共同开展教学,学校和企业共同管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在一起,学生在真实的工厂环境中学习,也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技能技术水平[8],这是一种多赢共利的模式,专业与产业对接优势明显,效果显著。

3职业教育与区域建筑装饰行业对接模式实践

本文以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研究产教对接合适的实践模式。该学院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是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特色专业,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借鉴南洋理工学院双轨制“教学工厂”模式及人才培养理念,结合我国高职高专的实际情况,实施“走出去、引进来“策略,实施“321”模式。结合珠三角地区产业发展特点,与企业联合建设校内企业工作平台——和艺设计研究中心,搭建了一个校企合作共生的育人平台、校企协同创新的社会服务平台,形成了建筑装饰专业与区域经济对接的实践模式,是广东省以及国内兄弟院校乃至港澳地区交流合作的对象。

3.1“321”模式实践

根据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特点及建筑装饰人才需求,结合学院建筑装饰建设规划,融合“2+1”模式与“教学工厂”模式,参考其他对接模式,制订“321”职业教育与产业对接模式,见图1。该模式将高职3年制分为6个学期,分为“3个学期基础技能学习,2个学期综合项目训练,1个学期企业顶岗实习”三个模块,1-3学期用于学习专业基础课程,夯实基础,为学习更高技能做准备;,4-5学期主要学习针对实际需求而设置的能力课程,顶岗实习在最后一个学期[9],该模式类似金字塔,培养厚基础和扎实应用型人才。“321”模式主要体现主要的实践课程与企业生产相对接,学生到企业上班,这是“走出去”策略的体现。

图1 “321”模式

“321”模式特色在于第4、第5学期这两个学期的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的对接,项目对接完全是实际项目操作。在“企业项目”环节,学生在校内进行的实际项目操作,是教学与生产对接的过渡环节。在“企业实习环节”中,学生在企业上班,学生身份切换为准员工,学生遵守企业管理制度,企业导师带学生进行实际项目操作;第4、第5学期教学任务采取轮换制,大轮换与小轮换相结合,企业实习、企业项目和综合设计两大环节轮流进行。在该模式中,轮换是重要的实施手段,学习主体轮换,学生从学生身份切换到准员工身份学习,学习态度在变化;学习课程轮换,控制学生到企业人数,保证教学和实习效果;学习环境、内容轮换,有利于应用性教学效果实施,有利于专业与产业、企业有效对接实施。

“321”模式顺利实施的基础是本专业拥有20多个稳定的校外实践合作企业,每年能消化掉所有学生的企业实践需求,提供最稳定的岗位需求支持。在企业实习环节,探索合适的实习模式比较关键,一些关键问题需要面对并给以解决,如安全保障、管理机制、实习补贴、工作时间等;在企业项目教学环节,校内双师型教学培养较为重要,直接影响课程教学质量,项目对接效果。

3.2校中厂“和艺设计研究中心”

学院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积极探索高职教育与珠三角地区产业对接模式,联合广州市和艺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由学院院出场地,企业出资金的方式共建设计研究中心--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和艺设计研究中心。该中心采取企业管理的模式,拥有60多个工作工位,配备30多台先进的计算、高级打印机、液晶电视以及投影仪等设计配套硬件设备以消化学生的校内项目实践为主,锻炼学生的实战能力,同时企业引进部分实际项目作为横向项目,由企业工程师、专业教师以及学生共同完成。近年来,主要项目有深圳坂田南国食府酒楼装修设计项目、广州市越秀区综合服务大厅改造设计项目、琶洲中洲交易中心写字楼装饰设计方案、广州医药有限公司118号楼二楼办公室改造设计项目、广州市越秀区文联办公业务用房设计项目等多个大型设计、施工项目。和艺设计研究中心平台既锻炼了教研团队以及学生的实践经验,同时企业为学校引进有影响力的项目、引进资深技术师到校内兼课,学校为企业提供技能支持、创造社会效益,是一个三方受益的对接模式。引企入校,成立校中厂,引导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过程,这是“引进来”策略的体现。

学院建筑装饰专业与产业对接积极探索取得一定的成果。学生就业率高,毕业生收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在珠三角地区产业经济优化与升级的背景下,探索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对接模式有重要意义,加强专业建设与产业需求对接,为区域产业经济发展输送合格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张翠玲,张连绪.高职院校服务珠三角经济转型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实践探索——以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广州职业教育论坛,2013,(4):20-25.

[2]栾永斌.基于教产对接的高职专业内涵建设探析[J]. 中国职业技术育,2012,(23):68-71.

[3]陆晓东.基于国家职业分类大典的“专业职业系谱”研究[J]. 职教通讯,2014,(21):18-22.

[4]于桉,韩大伟等.“2+1”式人才培养模式[J].辽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9):44-46.

[5]曹丽琴. 广东省高职院校“2+1”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

[6]秦建华,曹雨平.构建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7,(12):61-63.

[7]张永良,张学琴.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机制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7,(6):51-52.

[8]俞位增,张鹏飞,董彦.基于“教学工厂”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实践研究[J].职教论坛,2012,(12):18-20.

[9]宋劲军,刘汾涛,陈炳炎.高职高专“321”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32-35.

(责任编辑:李文英)

Docking Mode Exploration of Architectural Decoration Professions with Regional Industrial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Huang Lincheng

(Guangdong Technical Colleg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Engineering, Guangzhou 510635, Guangdong)

Abstract:With beneficial policies from the government,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321” mod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factory platform on the basis of studying statu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regional industry docking, combined with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Pearl River Delta and demand of architectural decoration technicians. The paper supports the implementation of “going out and bringing in” strategy, with students going out to intern in companies, combining working with teaching, encouraging the introduction of practical project and enterprise work platform, nurturing qualified talents for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Key words:regional industry; docking mode;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architectural decoration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3524(2016)01-0101-03

作者简介:黄林成(1981~),男,硕士,讲师.E-mail: design2222@163.com

基金项目:广东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2015年立项课题(GDGZ15Y016)资助

收稿日期:2015-11-11

猜你喜欢
建筑装饰人才培养模式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中的消防安全管理
建筑装饰施工中节能环保绿色装饰材料的应用
建筑装饰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研究
金华市建筑装饰行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研究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绿色建筑装饰理念在建筑装饰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