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徐方圆
木瓜海棠
江西/徐方圆
朋友圈里有友人分享《诗经》植物。“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图配的是番木瓜。其实此木瓜非彼木瓜也,番木瓜17世纪才由南美引入我国,这传唱了两千多年的美丽意象其实是我的儿时旧友——木瓜海棠,已经多年未见了。
外婆的家在古运河畔,她在世时喜欢种各种各样的花树,她那个花木扶疏的小院里就就有一株木瓜海棠,那树承载了我太多美好的童年记忆。
从我记事起,那株木瓜海棠就已亭亭如盖了。据说这树还是外婆初嫁时,和外公一起栽下的。那时外公已经过世了,外婆对那树照顾得格外尽心。春天里的木瓜海棠是最美的:花枝柔曼欹斜,花朵妩媚而嫣润,粉妆玉琢,灼灼盛开,在春风里摇曳生姿。童性顽劣,总喜欢攀折花枝。所以在花未开时,外婆就开始给我讲海棠花妖的故事,说小孩子如果乱折海棠花,晚上睡觉的时候,花妖就会把小孩的脑袋变成木瓜。我虽嘴上说她是迷信,还是心生畏惧,所以从不敢乱折海棠花。木瓜海棠的花也是没有香味的,这让童年的我怅恨了很久。待到了绿肥红瘦之后,花间就缀满了青绿色的憨态可掬的果实,也就是童年的木瓜。
秋日里果实成熟,椭圆形的,依然是笨笨的样子,金黄色里有红晕,有异香,但是不能吃,硬得像石头,但那种果香是很美好的香,是香至骨髓的甜香。我那率真可爱的老乡汪曾祺在散文《淡淡秋光》里如是说:“木瓜香味很好闻。屋子里放几个木瓜,一屋子随时都是香的,使人心情恬静。我们那里木瓜是不吃的。这东西那么硬,怎么吃呢?”那几年,每年秋冬季节,家里的书桌上总会放上一两个,看书时,书香果香氤氲,那种美好是任何文字都描绘不了的。那果香太具诱惑力,我从小嘴比较馋,明知不能吃,也要偷偷去咬几个牙印儿,美其名曰神农氏尝百果。外婆会把木瓜切成一片片晒在阳光下,干了泡水喝,那香味就更妙不可言了。于是我常常一片片地拿来,咬一口扔掉,然后复拿,总希望下一片是味道好的,却从来都是酸涩得难以下咽的。其实木瓜海棠是一味良药,有驱风、顺气、舒筋、止痛的功效,并能解酒去痰,煨食止痢。药用的花果都是大地的苦心,没有多少是味道好的。
我10岁那年的初夏,外婆仙逝了,第二年那株木瓜海棠也没有发芽开花,无疾而终。从此我再也没见过木瓜海棠,只能在古诗词里感受那份远逝的美好情怀。离开故乡已十余年了,依然难忘儿时的那一树繁花,满屋甜香。
春天来了,我也种一棵木瓜海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