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英
[摘 要]我国目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蓬勃发展,各种民营、国营、中外合资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焕发生机。而企业资源浪费、项目资费不明朗、资费供应短缺、会计管理缺乏有效途径等问题都导致了企业缺乏持续发展的后劲力不足,缺乏长远发展的潜力。而会计是为监督企业内部所有经济活动,保证企业生产过程的真实合法,保证成本资源消耗科学合理而设立的。节约型财务会计体系的建立更是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合理化提供了保障,更有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竞争力。新的经济形势呼唤着节约型财务会计体系的建立。
[关键词]会计管理;节约功能;资源优化
中图分类号:TP3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0-0169-02
前言
我国正在大力建设节约型社会,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为了人类的资源可持续化利用,所有企业建设节约型企业的目标也要付诸实践。会计是监督管理企业一切经济活动,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目标的部门。建立节约型财务会计体系可以从根本上助力于节约型企业的建立。企业要在市场经济中立足并拥有充分的竞争力,价格优势会是很明显的优势。因此发挥会计节约的功能,合理利用资源和进行经济活动,正确分配资金资源,科学地降低成本,实现资源优化建设,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也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
1.企业会计管理向节约型、资源优化方面发展的困难
1.1 会计规范层次复杂,专业会计人才缺乏
会计工作是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综合发展中对财务管理、资源利用管理的需求而产生的。一个行业的产生必然需要相应的规章制度来进行合理化管理和规范。同样的,会计行业也有财政部门、社会监督组织等对其指定的各种规章制度。因为这些规定、制度、准则等的设立时间还不够长久,还没有经过足够的实践检验,难免有着许多不合理之处。比如条文过于繁杂,有许多重复或者矛盾之处没有进行修改和补充、没有应对新问题的规定、标准层次过于繁多等等,这些都让会计行业的从业人员无法适从。因此会计模式势必要规范化,从而才能适应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推进资源优化建设的目标。无论在哪个时代,人才都是时代发展最宝贵的资源。会计管理要实现创新化、多元化、数字化与现代化的综合发展便意味着会计行业的从业人员要有更加专业的知识、更创新的思维、更一丝不苟的精神、更会运用先进科学技术的能力。如今的许多高等学府都设有会计专业,但是会计尖端人才依然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人才出现供求不足的现象。会计人才除了基本的理论知识还要有更多的实战经验,在实践中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沉着冷静的态度。
1.2 企业资源数据统计杂乱无章
企业进行每一项经济活动都有一定的资源投入,然而因为各类会计科目设置不够细化,资源耗费数据的统计结果杂乱无章,项目不明晰、统计数据不准确、数据缺失等等都为企业统筹发展造成困难。企业准确的资源利用数据库是企业在未来进行每一项经济产出活动投入的参考数据,可以以此依据提取相关活动的资源运用数据,减少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浪费问题。企业要以建立节约型企业为目标就需要有参考数据,与以往的资源利用数据进行对比才能知道企业发展的具体情况。而现今企业资源运用数据不明晰的问题突出,一些企业原材料、水资源、劳动力等投入生产的量不够细化,有些资源较为细碎地投入甚至没被纳入会计核算。所谓“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每次的小数据被忽略最终会对结果导致很大的改变。
1.3 企业成本意识不强,成本管理运营机制不完善
企业在市场经济中要获得优势,生产的产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价格优廉无疑具有更大的竞争力。价格是价值的体现,要让价格有降低空间就要控制成本。要实现成本的有效管理首先要企业内部从上至下的每一人都有很强的成本意识。人是生产活动中最不可控的因素,意识指导着行为的发生,没有节约的意识便不会有节约的行为。上至管理层,下至部门人员都是一个完整的集体,只有细化到每一个人都做到节约才能使得整个集体实现节约目标。而如今存在着许多内部人员浪费的现象,抱着侥幸心理,认为自己独自个体的浪费并不会造成过大的影响。在产品设计中的每一个环节也都要做到成本控制,从最初的材料选取和能耗到中间每一个生产环节的资源控制,不能因为是细节就忽视,一项完整的工程都是由各个共同组合而成的。全面的事后成本分析是多数企业都缺少的重要环节,他们往往把产品从计划产入到实际产出作为生产项目的全过程,而忽略了事后要“反省”的环节。要反思才能知道一件事的收获与失误,而事后成本分析才能促进成本合理管理,为下一次的生产活动提供参考价值。人工成本耗费较高,企业不能仍旧局限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要向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转化。这还是一个循环经济时代,企业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就要发展循环经济,延长产业链。原本传统单一的经济模式造成大量废弃物的排放。资源的有限性和成本控制的必要性要求经济生产要实现循环,合理地利用资源,减少废弃物排放。这种成本控制属于闭合式循环模式,企业不能只局限于企业内部的成本管理,一项生产活动牵涉到众多企业,如果不能协调和与其他企业的成本控制也会造成自己企业生产成本的提升。
2.促进节约型财务会计建立,实现资源优化建设的途径
2.1 会计规范合理化,培养专业会计人才
会计规范层次复杂问题突出,但并不意味着会计行业就不需要规则、制度和标准。管理层次过多会导致一个命令由上而下或者一则消息由下而上传递时,中间经过的环节过多而致使原本的意思扭曲、遗漏。因此要适当地削减中间不必要的管理层。其实部门的过分细化并不一定意味着工作效率的提升,有时会适得其反。部门过分细分会使得原本简单的工作程序更复杂化,浪费时间和人力资源。再者,根据实践经验、现实情况重新修订有关会计的法律、法规、制度、标准。将原来重复的内容简化,矛盾的地方调整,增添新增问题的新标准,摈弃陈旧不合时宜的旧规章。国家制定的会计法、财政部门制定的行业规定和社会约定俗成的标准所包含的内容意思要保持一致性,指向要明确不能含糊。培养会计专业人才需要个人、企业和国家的共同努力。首先人们要有会计人才缺乏的意识,高等学府大力培养社会所需的专业人才。会计自身要提升自我素质,一直不断地学习专业知识,在实践中积累解决企业财务问题的方法,寻找帮助企业建设节约型企业的方法,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跟上时代甚至超前于时代发展。现今许多数据资源统计等早已今摆脱从前的方法,现在是信息化时代,会计也要跟上信息化的需求。企业要用一定的策略防止人才的流失,重视并奖励优秀的人才。企业内部也要定期进行专业人员的培训,有助于企业财务会计人才自我提升,还要灌输以节约型财务会计体系建设为目标的思想。国家要从政策上和资金上进行支持。国家要鼓励为节约型社会的创建贡献意义巨大的企业及企业会计人才。国家从学校培养专业人才上投入更多关注和资金,为社会需求补充后劲力。会计优秀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为会计体系向节约型财务会计体系方向的转换提供充足的保障,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的必然要求。
2.2 科学合理化管理企业资源数据
在企业进行各项经济活动的过程中,迫切需要会计人员提供的具体可行数据作为参考。在具体经济活动开展以前,资料库的历史统计数据可以作为资源投入预算的参考,避免浪费;在经济活动过程中,历史数据可作为资源投入量是否合理科学的参考标准;在经济活动后,历史数据可作为企业生产活动在资源节约上是否有所突破的对比依据。科学合理化管理资源数据要求充分全面地将各项生产消耗环节纳入会计核算范围内,做到数据真实、不遗漏。还应允许某一企业经营项目数据进行多环节的细化设置与运行,例如生产环节与流通环节。在资源数据统计合理的前提下,不能仅仅止步于统计整理数据,会计职能要向价值管理方向转变。我们要从核算数据中寻找具有一定规律性的内容,再结合相关管理部门的意见,在充分考虑技术的前提下,对企业项目的经营方案、策略、管理项目、实践行为及方式进行科学性的指导,避免在项目运行中因为计划失控而导致过大的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科学的价值管理有效地节约不必要的资源浪费问题,推进企业向节约型企业转型,促进资源优化建设。
2.3 增强企业成本意识,完善成本管理运营机制
要增强企业竞争实力,推进资源优化建设,就要树立以控制成本为目标的全方位合理管理。首先要企业全部员工树立成本控制的意识,从每一个人出发实践最终促使整个实现成本控制。企业领导要以身作则,在自我工作中的言行始终贯彻成本控制、资源节约的意识来影响和带动全企业人员。公司要定期对企业人员进行培训,定期举行有关成本控制资源节约的宣传活动,提升职业素养,增项节约理念。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影响人们工作积极性的因素分为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企业可以很好地利用激励因素来促进成本控制的目标,比如建立成本责任目标的实现与员工个人利益挂钩。当成本控制与自身利益挂钩时,员工的积极性自然而然被提升,都关心个人利益。企业可以对责任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情况实行奖罚制度,奖励目标超额实现的管理者或员工,对未完成者也实施相应的处罚,以此来激励和鞭策企业管理者与职工对成本控制的重视度。对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也都要进行严格的资源控制,从产品设计、材料选取上要考虑节能降耗,生产中间环节要监督资源投入情况,参考会计部门统计的历史数据,适时适中地减少能耗,积少成多。还要建立完整的事后成本分析体系,每次项目生产的完成要进行适当的成本评估,与原定成本目标还有历史同类产品成本相比,对如超额完成目标的也进行奖励政策,不足之处作为以后的警醒。积极引进低能消耗的设备,以节省能耗。面对地球资源、社会资源有限的情况,发展循环经济能有效提升资源使用效率。改变传统的单一生产模式,延长产业链,既能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还能增加企业收益,开拓更多市场,一举多得。一个项目的完成要多个环节组成,而实现每个环节不可能是一家企业独自完成,企业与外部企业联系合作是必然的举措。也因此成本的控制不再是局限于一个企业的内部,企业还要与外部联系沟通协调,实现整个循环链条的成本控制。
3.传统成本会计管理与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
数据统计不够合理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会计电算化普及度还有待提升,电算化软件自身有待改善以满足核算需求。电算化软件要更好地做到允许科目多级设置、运行,允许某一项目的数据多环节设置、运行,允许综合核算、帐外配套核算等等。计算机能做到比人更精细、更多方面完善地处理数据,也能更节省人力资源。在高新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企业故步自封地按照传统成本管理模式已经不可行,要向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随着信息化建成的不断深入,依靠电算软件协助会计工作显得极为迫切。合理地运用现代科技带来的便利,应用优势电算化软件载体对会计科目进行多项目设置,如总科目和子科目的详细划分。电子信息化的应用节约了人力资源,将有限的人力从电算化能替代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会计人员可以更好地投身于运用数据资源对企业综合进行综合管理,承担起对企业经济活动规范监督的责任。如今运用高科技新信息来降低成本也势在必行。电算化的实现节约了会计的人力成本,生产环节的机器化生产节约了劳动力投入的成本。高新科技的引入可以提升产品的质量,减少废品的出现,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社会资源利用效率。
4.总结
为了适应节约型经济社会,为了响应国家创建节约型社会的号召,企业要向节约型企业方向发展。而会计的职责是监控管理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相应的,会计也要向节约型财务会计转型,加强经济管理,节约成本。对于财务会计自身,会计规则层次体系的繁杂要得到简化,高端会计人才的缺乏要靠个人、社和国家的共同努力来满足需求。会计还要从原本的基础统理数据向综合管理模式发展,数据的统计、分析、处理要更多的依靠信息时代带来的便捷--电算化来实现。要科学管理企业数据,运用数据来为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参考。成本和质量优势是企业竞争的资本,为了更好地控制成本要通过责任与利益挂钩来提升全体员工的成本意识,通过引进新技术、增加产业链、加强与企业外部沟通来完善成本运行管理机制。我们要认清如今节约型社会、市场经济、循环经济、信息时代的背景,调整财务会计的形式以适应时代发展,节能降耗、节约资源,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更好地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轶慧.节约社会成本的一剂良方——诚信[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7).
[2] 王跃堂.会计政策选择与经济动机—基于沪深股市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00,(12).
中国科技博览2016年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