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敬舒
摘要 新时期微电影这一新兴电影模式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为现代的传媒产业提供了新的产品形式。本文从传播学的视角出发,结合新媒体数字技术的时代背景,探究微电影的叙事特征。
关键词 微电影;传播;特征;叙事;研究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 59-0021-02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开启了新世纪视听艺术的新纪元。在互联网高速传播特质的影响下,人们拥有更多的渠道和平台去获取到影音素材,在智能手机设备的支持下,人们的观看习惯逐渐呈现碎片式的分布。“微电影”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它的实质是一种视频短片。新时期微电影这一新兴电影模式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为现代的传媒产业提供了新的产品形式。本文从传播学的视角出发,结合新媒体数字技术的时代背景,探究微电影的叙事特征。
1 互联网微电影概述
1.1 互联网微电影的发展现状
互联网微电影指的是微型电影,它是指专门运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内具有“三微”特征的短片,它既可以单独成篇,也可以系列成剧。微电影的兴起起源于网民的原创,但随着网络环境的快速变化,微电影的发展逐渐变得系统化。在多元化营销渠道的影响下,微电影的发展现状具有还量化、多渠道化和多元化的发展特征。
1.2 互联网微电影的兴起原因
对于微电影的兴起,我们可以从3个方面去探究。
从技术层面来讲,蓬勃发展的互联网技术、信息传播技术、4G移动通信技术为互联网为微电影的繁荣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为微电影的兴起提供了基础环境。
从文化传播发展趋势来看,在现代社会,人们生活与工作节奏快,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为了舒缓压力,他们更偏向于选择视听媒体来完成精神上的享受,而在互联网时代,微博、微信的碎片式传播方式改变了人们的行为偏好,在移动设备的支持下,人们的文化传播环境已经悄然变化。
从市场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微电影发展至今,已经俨然成为了一个独立的系统,在更加多元化的营销模式中,微电影已经成为了“快餐文化”中的一个商品,它的商业性和经济性已经超越了其本身的艺术性和文学性,在市场的导向下,微电影的兴起乃是必然。
2 互联网微电影的传播学特征
2.1 传播过程的互动性
与传统的电影相比,微电影的传播过程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电影与受众的传播是单向的,电影上映后,以票房为基准来衡量观众对电影的喜好程度,观众之间的交流更偏向于直线传播。而微电影在传播过程上,就体现出了巨大的互动性优势。一方面,微电影的发布形式往往是散落在各大网站媒介,人们观看无须买票,只需依据自身喜好,点击浏览即可,在浏览的过程中,观众不仅可以随时随地的暂停、回放操作,还可以在播放的同时进行评论,最大程度实现了观影者的自我表达,最大程度实现了微电影本身与观众之间的零距离互动。另一方面,微电影的传播具有双向性乃至多向性,基于微博等自媒体平台的快速发展,对于一部优秀的微电影,人们不再需要口耳相传,只需要微博分享,其传播的范围更广,受众更多,文字、图片评论以及对他人评论的回复都构成了网络视频上双向的互动传播过程,都是二次、多次传播的过程。
2.2 传播主体的大众性
微电影的起源来自于网民的随意性拍摄,相比殿堂之上的传播电影,网络视频要更为亲民和接地气。与此同时,微电影的传播主体也更加富有大众性的特点,传统的电影制作,是一个耗时长、所需要专业技能高的项目,它的内部分工十分精确而又专业,从编剧、导演、剪辑、拍摄,各个职能各司其职,是一项集体性的工作。但微电影由于其所占时长极短,所需要的设备相对简单,再加上其情节以及叙述结构的精简化特征,有些微电影甚至是一个人全程包办,自拍自导自演,其专业化程度十分低,大大降低了大众参与的门槛,突破了传统电影的专业性传播主体的特点。
2.3 传播内容的丰富性
微电影出自网民的随意拍摄,而网民与电影艺术工作者在拍摄的过程中各自所追寻的目标完全不同,草根网民的随意性创作无疑丰富了微电影的传播内容。微电影传播的内容形式已经突破了传统电影的艺术范式,变得更加丰富多样。微电影可以同时承载艺术与商业的双重内容与价值,可以带来诸多方面的效益,因此,在内容上,微电影更加不拘泥与艺术的界限,发挥出更多的特色。微电影虽然时长较短,但并不影响它的精彩程度,优良的微电影既可以是一个商业性质的广告牌,但同时也能够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内将有效的关键信息正确传达给公众,这就是微电影拥有非凡的洞察力和非常深厚的艺术方面的技能,是其传播内容多样化的表现形式。
3 微电影的叙事特征分析
3.1 叙事语言更加自由大胆
微影同传统电影一样是由声音、画面构成的视听叙事艺术,从表现形式上可以看成是缩小版的电影,因而微影的叙事也是与传统电影叙事有一脉相承的关系,但在叙事语言上,微电影的叙事语言更加自由大胆。微电影由于其碎片化的叙事结构和网络化的叙事风格决定了其趋于符号的影像化表达。在微电影的画面中会出现大量通过一个图形、声音、以及文字等在现实社会中的表意观照,从而达到精妙的表意。在影像色彩的表现方面,许多微电影对于色彩的设计十分大胆,例如大量的黑白对比色、昏黄的主色基调等等,利用夸张的色彩来吸引观众,来烘托情绪是微电影色彩叙事上的一大特色。与此同时,在微电影的制作中,更是创新的加入了二维动画作为叙事元素,往往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惊奇效果。
3.2 叙事价值观更加多元
微电影归根到底还是文化产物,它直接反应了社会的价值取向,还由于网络审查的宽松,为自由的价值表达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一些另类的、反映社会边缘化、暗处的东西都得以呈现,其叙事价值观也更加多元化,突破了传统电影中对“真善美”歌颂的统一叙事价值观。但从实质上来说,在全球信息化发展背景下,价值观的统一成为历史,多元化的发展是必然,而微电影的叙事价值观的多元化呈现,无疑在影视艺术领域中起到了改革发展的带头作用,对于推进我国影视艺术的现代化发展,打破传统艺术思想藩篱有着重要的意义。
4 结论
自2010年微电影产生以来,在近5年的时间里,微电影无论是在题材类型上还是在短片数量上,都丝毫不逊色于正常长度的影视剧,已经逐步成为了人们观赏影视素材的主要选择之一。在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微电影制作必然会更加精良,微电影以其独特与传统电影的传播特征、叙述特征,将会发展出更加规模化的体系,并形成新时代的时代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