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兰芳, 叶 宁
(三明学院 管理学院, 福建 三明 365004)
生物拟态视角下制造业开放式创新驱动机制研究
罗兰芳,叶宁
(三明学院 管理学院, 福建 三明 365004)
摘要:全球制造业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不断取得创新发展成就,我国政府顺应制造业发展潮流提出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战略。为应对国内外制造业发展变化趋势,我国的制造业企业正不断努力,但受到制造业创新合作瓶颈的限制,现有的制造业创新驱动机制并不完善,与生物环境适应能力相类似,在制造业开放式创新的背景下,制造企业只有不断适应外部政治经济等复杂因素,进化提升自身内部竞争能力,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存自己并取得优势,有效适应环境、改善生存能力是制造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关键词:生物拟态;制造业;开放式创新驱动
引言
开放式创新指的是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同时利用内部和外部相互补充的创新资源实现创新。开放的本质是外部创新资源的获取和利用,它强调企业内外创新资源的整合[1]。制造业开放式创新驱动的本质是依靠产业内部的联合创新,发挥科学技术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和引导作用。仅就我国制造业现有开放式创新驱动来看,现有的创新和科技研究普遍缺乏协作与合作。因此,在企业及产业层面难以提供高效率的合作推动力,特别是在我国制造业快速发展阶段,导致大多数制造产业企业处于产业链中前端位置,产品生产优势集中于粗放规模和价格竞争,科技含量较低的产品占主流。近年来,随着劳动力、资源、环境等成本不断提高,低成本制造的优势空间正被不断压缩,持续的投资高增长和能源原材料需求的快速增长,也使得资源、环境压力达到前所未有的紧张状态。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制造业开始转向具有成本、资源等优势的东南亚国家,而日美等国的制造业则显露出回归本土的趋势。此外,根据经济周期理论的发展轨迹(如图1所示),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还未完全消除,我国经济增长也受到了全球经济大环境的影响,要重新树立竞争优势,调结构促增长成为当前要务。由此,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点已转向科学技术发展,提高科技资源利用效率,并采用国际通用的开放式创新驱动模式,从整体角度全面提升产业结构,建立和完善开放式创新驱动机制与产业合理协作方式。
图1 经济周期波动、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变化关系
一、生物拟态视角下制造业发展现状
生物拟态是自然界生物为适应环境取得生存和进化优势的主要途径,它表现为一种生物模拟另一种生物或环境中其它物体从而使自身获益[2]。改革开放后,中国主动适应国际经济发展大环境,依托各类要素成本低的优势,大力发展制造业,形成了珠三角、长三角等制造基地并发展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带动了全球传统产业转移,促进了制造业与经济发展,一度被誉为全球“制造中心”。目前,我国的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制造业占全球的比重已连续四年跃居世界第一[3],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如图2所示),取得骄人的发展成绩。
图2 2001-2012年四国制造业增加值变化曲线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http://www.miit.gov.cn
我国虽是制造业大国,但不是制造业强国。我国制造业的整体技术水平与创新能力不容乐观,制造企业多数仍处于技术跟踪和模仿制造阶段,许多行业仍处于低端加工制造和低价竞争阶段。目前,支撑经济发展的要素条件正发生变动,依靠投资驱动、规模扩张、出口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已不可持续。目前,我国平均用工成本比柬埔寨高224.8%,比孟加拉国高出182%,比越南高出195.3%,比印度高138.6%,比印度尼西亚高206.6%[4]236-239。2011年,波士顿咨询公司的研究报告也指出:在2015年前后,面向北美进行销售的大部分产品将可以实现美国本土化生产,其主要原因就是在中国生产的成本大幅上升。我国原有的较低成本生产优势将从55%下降至2015年的39%左右,而在美国搭配机器和素质员工的生产还可能产生更高的效率,美国产品漂洋过海地到中国生产并节省大额制造费用的历史已不可复制[5]。环境条件正悄然发生变化,模仿制造和技术引进的路子遇到障碍,中国制造业面临着调整以适应新环境,由“中国制造”向“中国精造”、“中国智造”和“中国创造”发展的转型压力,即从原来的要素驱动、投资驱动演进到创新驱动的进化过程。因此,制造业必须依靠开放式创新驱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提高要素生产率,培育新产业竞争优势,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二、生物拟态视角下制造业开放式创新的主要因素分析
(一)制造业开放式创新的外在因素分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全球范围看,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创新驱动是大趋势。我国经济发展要突破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关键是要靠科技力量[6]。”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核心,是一国经济续发展的基础,也是工业化过程中的基础行业。制造业在发展过程中要受到外部环境条件的制约,特别是科技水平、成本价格、竞争水平等因素。在制造业发展是不能离开现有依存条件的情况下,制造企业要开展开放式创新驱动仍有较多制约条件。在现有整体经济环境较忽视公平和信用保护的现实背景下,与生物在恶劣自然条件下进行自我保护的机制相同,绝大多数制造企业都将采取内部创新为主,同时加大企业间区隔,减少技术信息和市场交流的行为,以避免创新信息被不当利用等可能性。而且,制造企业需要从所在区域获得人力、技术和资金,这导致了制造企业的创新模式受到当地的文化、舆论、观念甚至生活习俗的影响。
在开放式创新环境中,企业既能以较小的时间和资金成本从外部得到所需的技术成果,又能激活原来封闭式创新条件下可能被闲置甚至抛弃的企业技术并从中获利[7]。但是,在保守和自给自足的社会环境下,制造业将缺乏开展创新驱动的源动力,甚至新建企业或外来企业尽管拥有较好的创新资源,但受到现有社会市场环境的制约,在创新人力资源有限、金融平台偏好保守企业和政策支持较少的情况下,这些企业也不大可能取得明显突破来改变整体外部环境,以至于开放式创新驱动的必要条件都较欠缺。
随着高等教育水平的普及,以及专业科研机构不断深化发展,技术研发和信息共享已不仅仅是制造企业的专用方式,作为原先单纯从事科研的机构也需要将研发成果进行应用推广,以取得广泛经济效益,反向推动研发能力较弱的产业企业获取高精技术,从而以经济杠杆促进更加开放的创新方式,这已成为创新驱动发展中的主要方向。
(二)从创新人才角度分析开放式创新驱动机制
现有的大多数制造业企业在开展内部创新和一般企业间创新合作时,对创新人才的需求量极大,但是大多企业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上并不积极,其主要原因是创新人才的流动性较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的流动并不受企业或政府限制,由于资金、技术和发展空间等多因素影响,人才可能向其他企业甚至竞争对手企业进行转移。这一现象符合生物拟态过程中的趋利性规律,当有更好条件出现时,制造行业中的人才个体可能被吸引而转换所处环境。在简单的制造业内部创新过程中,企业能够通过资金政策和规则等管理因素对人才流动性进行限制。但多数企业对于知识在企业内部的传播、共享以及知识人才的保留工作相当忽视,企业通常没有专人进行知识的推广与保留,企业对核心员工进行培训的结果是增加了个人依仗专业知识与企业主进行讨价还价的资本,个人知识难以在企业内共享和推广。
在开放式创新模式下,技术信息与资源条件的推广更加脱离企业边界,创新人才能更及时和广泛地通过外部渠道获取信息资源,现有的内部人才流动管理方式将不再适应变化后的环境个体,只有改变和提升管理模式,建立在开放式创新条件下的人才激励机制,抛弃技术限制和信息封闭等强制措施,提供更好的企业沟通和共同成长机会,引入创新成果的分担和分享办法,并开拓创新人才的创新合作方式,才能在开放式创新条件下应对人才流动的压力。
(三)从产学研合作角度分析制造业开放式创新驱动
生物拟态规律中较为重要的一个表现是生物在生存竞争过程中,由于环境因素而可能导致不同科目的生物和不同食物链阶段的生物开展协作。在制造业发展过程中,制造企业在创新方面单纯依靠自身或企业间协作暴露出较多资源与投入方面的限制。我国的许多行业仍处于低端加工制造和低价竞争阶段,大部分企业难以较快积累足够资金和技术能力进行R&D投入。从平均水平看,企业的创新活动不普遍。2011年,大中型工业企业中只有不到30%的企业具有研究开发活动,平均R&D支出强度为0.9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具有研究开发活动的企业仅占11%,平均R&D支出强度只有0.71%[8]。从制造业健康发展角度看,制造业自身应充分吸收最新科研成果,应用创新群体中的各方面资源,以产业自身资金、技术和实践资源反向回馈创新发展,进而推动创新协作的良性化发展,这也是新兴产学研合作作为外部环境所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据2008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企业投入的研发经费依然高达3330亿美元,其中,制造业的研发经费为2330亿美元,占全部研发经费的71%[9]。但我国的现实情况与之相距甚远,科研经费的实际投入与使用仍存在较大差距。据统计数据表明,全国科研经费大概只有40%是真正用于科技研发的,而60%都用于开会、出差等[10]。合理的科研经费管理与开支流程是产学研合作正常运营的核心,而作为制造业开放式创新的重要途径的产学研合作,尽管在我国发展时间较长,但由于体制和管理上的问题,并没有切实起到有利于外部环境优化的作用,因此限制了制造业开放式创新的进一步发展。
图3 制造业开放式创新流程
开放式创新离不开协同合作,特别是产业内部的协同创新。这里的协同创新能力是指企业在自身研发的基础上,与其他企业创新要素的有机配合实现共同创新的能力[11]。因此,产学研概念的提出和实行就是对制造业创新单纯发展的直接辅助,也是开放式创新驱动机制的重要模式。制造产业不仅需要社会提供劳动力和技术人力资源,企业对创新研发的人力需求有着广泛社会化的迫切需要,将创新工作向院校扩展是解决企业创新资金和人力投入不足的重要手段;而院校和其他科研机构在发展过程中也离不开制造业这样的目标市场,人才的培养、技术信息来源以及科技验证都需要通过制造企业来实际进行。尽管现有院校人才培养和教育产业运作较为脱离制造业等现实产业生产经营需要,而且产学研合作的进行也存在较多表面化的问题,但是产学研作为社会经济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制造业、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发展都离不开相互间的协作与配合,开放式的创新合作理念原本就是产学研存在的基础,未来更将成为制造业创新驱动的重要借力模式,制造业的开放式创新时代将更加深入地融合和提升产学研合作方式,两方面的互动合作将有更加明显的互动互利效应。实践证明,发达国家之所以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主要就在于它们具有很强的国家创新竞争力,能够持续保持创新潜力[12]35-38。
三、生物拟态环境下制造业开放式创新的优化途径
(一)开放式创新的外部环境的改善方式
制造业的开放式创新需要较好的外部环境支撑,在政府行政行为和政策制定方面就给予充分的重视,对金融平台的完善程度和资金获取水平有较高的要求。在开放式创新的过程中,制造企业需要将自身生产与技术研发的需求向外进行扩散,仅是依靠单个企业自身的条件则很难完成,这样的信息对接扩散同原有的内部创新并没有太大差异。只有通过政府行政行为,提高社会和制造行业整体的外部创新沟通环境,提供更广泛的信息对接平台和机会,以便于提升开放式创新的外部环境。
政府部门对于开放式创新的直接干预可能抑制企业的技术外包活动,但可促进技术的市场交易[13]。在创新政策制定与执行过程中,政府部门应更注重开放式创新的支持功能,现有的大部分创新政策仍集中于企业内部创新,尤其是内部研发与成果推广,由于政府部门对企业内部了解程度低和企业内部信息公布少等问题,这类支持内部创新的政策虽然较多,但成效不明显,根本原因就是创新过程的不透明和成果评估的失衡。国际制造业的发展已体现开放式创新的有效性,在企业内外部人员、技术力量和社会监督都参与的创新过程中,单个企业或政府部门较难进行操控,从而减少创新支持政策的无效性,改善创新支持环境。
创新环境的培育离不开社会外部关系的优化,对于制造业开放式创新的推动,更加需要有效外部关系的支持。据研究表明,我国的绝大多数企业更多的还是采取内部研发并通过传统的市场手段如价格竞争来面对市场多变的挑战,还未认识到开放式创新在应对市场多变中的作用[14]。国内外商业经营的历史表明,对制造业所处地域环境内的文化和观念的改进,将直接影响制造业创新的成效。与生物优胜劣汰进程类似,时刻处在竞争环境中的各个制造企业,如果不能较好地适应所处环境,且环境文化对创新接受程度低和观念保守,企业则是很难从环境中取得人才、资金和其他创新支持的应用条件。
有效地提升社会外部关系的基础环境条件,改变保守和缺乏创新的文化、舆论、习俗和观念等,创造出适合制造业开放式创新的沃土,特别是中国这样的人口资源多和市场空间大的国家,形成了以满足低层次消费和服务消费为主的消费趋势,限制了制造业在发展创新过程中的动力和能力,制造业的发展相对落后且缺乏创新驱动,这样的制造业发展在体现生物拟态的环境适应性同时,也表现出开放式创新发展的社会关系基础环境提升的要求。以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合作转移历史看,制造业的外部合作并不是坏事,而可能带来良好的影响,基于本国制造业的坚实技术与创新基础,将可以较好地与全部合作制造业形成良性互动。美国制造业的海外生产比例达30%多,几乎是日本的两倍,但因为美国自身不断地进行产业技术改造和创新,同时开放市场吸纳国外的优势产品,反而形成了良性循环[15]219-228。就我国制造业现有情况看,缺少的恰恰是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支持,着力加强与发展制造业的协作创新将是主要趋势。
图4 企业拟态动因分析——外部环境条件
(二)从创新人才培养和流动机制角度出发提升创新核心能力
人才是制造业创新驱动的核心因素,缺乏有效与充足的人才资源,不能提供人才继续学习发展条件的创新机制将无法真正带动开放式创新的实际发展。我国现有的人才创新机制仍较为保守,存在着人才培养培养流程不完善、流动机制不灵活和人才使用的盲目性高等问题,在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的背景下,尽管创新人才的缺口较大,各类型制造企业对人才都有较迫切的需求。因此,完善人才培养和流动机制将是当前开放式创新驱动的主要方向。
首先,应通过理顺以制造业实际生产科研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建立制造企业与院校的灵活培养机制。不但是通过院校定向定点进行创新人才的培养输送,同时开展各种形式的长短期结合人才培养工作。在提升企业内部现有科研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同时,也应重视和加强院校等科研机构自身教师人才的技术科研能力,打破简单从事只有理论教学和项目导向型科研方式,将教和学双方的科研人才转向真正基础研究,以实验和技术论证为手段,减少项目资金,增加人才薪金保证的基础办法,改进人才考核制度,以充分提升创新人才的培养水平和持续供给能力。
其次,在创新人才的流动保障上提供更深层次支持。人才流动性不断加大的现实情况,阻碍了各企业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意愿,同时加深了劳资间矛盾,减少创新人才向高层次发展机会,从深层次上看是根本性地降低了创新驱动的源动力。对创新人才的流动应主要依赖合理的法律制度与严格的法律执行,社会信用制度的不断完善为创新人才流动提供了较好环境,通过建立完善专业中介、信息沟通和创新平台等方式,在企业和人才的双向信用不断透明和公开的条件下,人才的流动与就业选择将更加灵活,可以进一步减少待遇、发展空间和配套条件的信用不对称情况,进而加快企业与人才的对接速度。
图5 企业拟态动因分析——内部营养资源
(三)企业内部产学研微观创新环境优化
在较好的外部创新环境和社会关系条件后,制造业开放创新将进一步深化,以生物拟态发展规律来看,在较好的外部环境条件下,制造企业可以充分吸收外部环境中的有效因素进行创新开发,应用外部条件开展创新将进一步推动内部创新环境的提升。企业在内向开放式创新过程中,需要选择所需的外部知识或技术,并据此制定自身的新产品发展规划战略,以更好地利用外部知识或技术用于企业自身的发展和创新[16]。任何制造企业都有创新开发的趋向性,受到外部竞争和内部管理提升的压力,企业需要不断通过创新来改变自身生产技术的实际能力,这主要通过企业自身的资金、技术、人员和政策条件,即创新的内部营养资源。将企业所拥有的各项创新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提供有效的研发团队和技术支持,在吸收消化外部创新技术和信息的同时,配套资金和政策条件,才能有效集中企业内部力量进行创新研发,从而改善企业的微观创新环境。
(四)从创新能力整合角度构建开放式创新孵化机制
通过内外部创新条件的创造与完善,制造业构建开放式创新驱动机制的基础条件充分具备,但仍需要调整和整合各类型创新能力,搭建创新能力整合平台,从强化创新机制的角度形成常态化的创新驱动机制。开放式创新在资源共享宽度上体现为全过程、多利益相关者共享资源以及多种类型创新资源共享,与封闭式创新相比,资源共享深度更深,且共享更为频繁而长期[17]。既包含了企业自身拥有的研发、技术、投资和人员实力,也包括各企业间协作可能产生的规模化成本节省效应,以及外部环境可提供的创新驱动所需各种资源技术条件。简单的内部创新研发或是几个企业间协作仍属于初级阶段的创新驱动发展,不能产生广泛扩散性的真正开放式创新。虽然可能在单个或多个项目创新上取得成绩,但从整体来看仍不利于制造业的开放式创新普及。在各种创新能力分散且不能形成有效全力的情况下,应通过政府和行业协会等统一机构开展创新能力整体,以创新整合的平台或区域创新联盟的形式突破简单创新的限制,将能够吸引更多制造业创新企业和外部创新单位的协作,并进一步提升整体创新协作的效果。重视创新能力整合,并着力构建创新孵化机制,将为制造业开放式创新跨越简单创新壁垒,提高制造业整体实力打下坚固的基础。
小结
制造业的创新驱动机制直接影响着制造业的实际发展步伐,我国现有的制造业创新驱动机制较为落后,特别是在创新驱动的开放程度方面,处于全球制造业产业链前部位置的大多数制造企业,普遍存在着内部科技研发和保守创新的体制问题,无法适应研究投入大和资源要求高的基础性研究要求,也没有真正达到引领开拓型的高端研究水平,在缺乏外部创新合作和开放式创新驱动机制的情况下,创新驱动对制造业的推动效果并未真正发挥出来。作为类生物形态的制造业,其中各企业的技术创新类似于生物环境适应演化过程,只有真正适应制造业外部技术与竞争环境,采取开放式的人才引入、金融整合和产学管理方式,真正建立起开放式创新驱动机制,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我国制造业创新驱动的发展水平,从而为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陈钰芬,陈劲.开放式创新促进创新绩效的机理研究[J].科研管理,2009(4):10-12.
[2]张霄,方诗玮,任东,杨强.昆虫拟态的历史发展[J].环境昆虫学报,2009(4):365-373.
[3]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富强中国屹立东方[DB/OL]http://news.enorth.com.cn/system/2014/09/25/012170848.shtml.
[4]时寒冰.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未来篇[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4.
[5]Sheridan Prasso.American made Chinese owned:Full version[J].NY:Fortune Magazine.2010:5-6.
[7]于开乐,王铁民.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J].管理世界,2008(4):24-28.
[8]吕薇,李志军,马名杰.中国制造业创新与升级路径、机制与政策[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3.
[9]陈林.美国企业研发投入[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0(11):11-18.
[10]张林.全国科研经费约占60%用于开会出差[N].羊城晚报,2013-08-02.
[11]刘玮,王腾,王奋林.开放式创新环境下企业创新能力演化轨迹[J].商业时代,2013(23):81-82.
[12]李建平,李闽榕,赵新力.世界创新竞争力发展报告(2001-2012)[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13]倪自银,张益民.影响开放式创新的政府行为及政策环境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5(1):32-36.
[14]肖岳峰,龚敏卿.影响企业开放式创新趋势的环境因素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0(13):10-16.
[15]时寒冰.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现实篇[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4.
[16]盛济川,吉敏,朱晓东.内向和外向开放式创新组织模式研究——基于技术路线图视角[J].科学学研究,2013(8):31-33.
[17]余菲菲,吴柄锐,孟庆军.开放式创新视角下“文化-技术”融合路径探究——国外文化企业的案例启示[J].企业战略,2013(8):28-32.
On the Driving Mechanism of Open Innovation for Manufacturing Industry from the Biological Simulation Perspective
LUO Lan-fang,YE Ning
(ManagementSchool,SanmingUniversity,Sanming,Fujian365004)
Abstract:With the improvement of global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there are innovation achievements in our country’s industry and our government conforms to the trend of manufacturing progress to push forward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e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In order to cope with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manufacturing industry development trend,China’s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are constantly working hard to break down the bottleneck of nowadays’ cooperation innovation,whose driving mechanism is not perfect,and similar with the biological ability to adapt to the environmen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open innovation,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can only continue adapting to the complex external factors such as political and economic evolution,improving their internal competition ability so as to survive in the increasingly fierce market competition.Only by adapting to the environment,improving the survival ability can our manufacturing industry get better future.
Key words:biological simulation;manufacturing industry;open cooperation innovation drive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743(2016)02-0033-06
作者简介:罗兰芳,1978年生,女,副教授,双硕士,研究方向:营销管理与企业创新驱动;
基金项目: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社科A类项目(JA13296S);福建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2015R0074)。
收稿日期:2016-01-27
叶宁,1978年生,男,讲师,双硕士,美国注册会计师,研究方向:财务与管理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