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城武
摘 要: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主要承担着育人、服务的职责,当前,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与深化,传统的高校后勤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已经不能满足高校教育发展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本文阐述了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的高校后勤管理经验,提出实现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的措施与办法,希望能起到参考的作用。
关键词: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4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5-10-22
高校后勤部是高校教育的后方阵地,在管理与服务的基础上,协助高校完成教育、育人的目标。当前,该部门人员综合素质比较低,业务能力不强,不利于高校管理与服务工作的开展。特别是高校后勤实行社会化管理之后,打破了以往封闭的后勤管理模式,优化了管理的质量和水平,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对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的问题与措施进行探讨非常有必要。
1.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高校后勤实体与高校产权关系模糊。当前,一些高校为了获取更大的发展空间,不断对后勤部进行改革,使后勤管理走向社会化的道路,具有企业化、市场化、专业化的特点。但是,在改革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后勤部实施改革之后,虽然人员、经费与高校脱离,但是高校依然拥有处置后勤资金的权力,其财产的所有权依然为高校所有。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导致后勤实体与高校产权关系的混乱。
(2)高校后勤管理体制不合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后勤管理体制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表现为传统的体制被分为两个部分——包括行政职能机构与企业型经济管理模式。一部分高校后勤采用企业管理模式,以社会经济效益为目的,来满足高校教学以及后勤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后勤管理部门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行为往往超出高校的管理体制。
(3)高校后勤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当前高校后勤人员的素质普遍不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文化素质不高,其中,有的后勤人员工作时间比较长,为初中以下文化水平,综合素质不高;二是一些后勤人员技术水平达不到要求,很多后勤人员上岗之后没有进行过专业的知识、技能培训,技能低下,影响了工作的效率。
2.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的办法与措施
(1)改革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体制。一是明确后勤实体与高校产权的关系。高校后勤在社会化改革之后,一部分经费来源于高校自身,其中另外的资产属于后勤部门所有,并包括社会资源的投入等,因此要把界限划分清楚。另外,完善用工制度,积极采用人才招聘的方式,从市场中录用优秀的技术人才,最终建立社会化的后勤管理队伍。二是引入现代化的企业模式。现代化企业模式的运作规律是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从而为后勤部创造更多的经济收入。
(2)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提高后勤管理质量。随着高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食堂、超市以及物业等多个部门采取对外招聘的形式来开展业务。虽然委托承包管理的方式有利于整合校内外资源,为高校节约运营成本,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方面,餐饮、绿化以及保洁属于一线服务,导致高校用工的复杂性、特殊性。另一方面,由于这些后勤人员属于非在编用工,流动性比较大,因此有必要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提高管理与服务的质量。
(3)加强后勤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提高综合素质。当前,很多后勤人员缺乏思想政治方面的意识,从而导致管理与服务水平的低下。究其原因,在于自身素质不高,缺乏动力。因此,定期对后勤进行专业知识、技能方面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管理与服务能力非常有必要。实践证明,高校后勤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助于他们培养思想政治方面的意识,从而将正确的价值观与道德观运用于具体的管理与服务工作当中,并不断提高管理与服务水平。
高校后勤以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为主要目标,在高校发展中充当重要的角色。当前,随着高校后勤工作的不断深化与改革,高校后勤部要不断提高管理与服务水平,来满足学校发展需要,满足广大师生的需求。本文介绍了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实施的措施,希望能在高校后勤管理与服务工作中起到积极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萧爱玲.高校后勤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5).
[2]王菊龙.高校后勤管理问题的探讨与应对措施[J].课程教育研究, 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