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莉
【摘要】 什么是科学精神呢?简单说科学精神就是: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真理和捍卫真理。具体说来科学精神包括求实精神、创新精神、怀疑精神、宽容精神等几个方面。其中最主要的是求实与创新。
【关键词】 培养 学生 科学精神
【中图分类号】 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6)03-014-01
科学精神是当今的时代精神,是创新和探究的原动力。科学精神的培养主要由学校的理科教学来承担,而高中物理教学作为理科教学的一部分,其中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而非学生的解题能力。我国科学教育对学生掌握科学基本知识方面虽然是比较有效的,但由于在很大程度上把科学教育等同于了科学知识的教学,严重忽视了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与情感、科学精神、科学意识的教育。审视高中自然学科教学现状,何尝不是如此。下面就高中自然学科如何有效地肩负起培养科学精神的使命,谈点个人浅见。
一、科学精神的培养是自然学科教学的根本任务
科学精神是人类在长期的科学探索和获取科学成就的过程中积淀而成的精神气质的集中表征,包括科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我国正在进行的新一轮课程改革也明确将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列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其目的就是要使科学教育超越公式与符号,使学生成为真正具有科学素养的人。
中小学生的科学精神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刨根问底的好奇心;喜欢新事物、新思想、新信息,大胆、求异的创造意识;怀疑精神,实证态度;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毅力。作为高中阶段最重要的科学教育载体的自然学科,自然应该自觉肩负培养科学精神的使命。
二、学科教学的急功近利导致科学精神培养的冷落
审视高中自然学科的教学现状,绝大多数教学还局限在“知识与技能”的教学上,普遍漠视科学精神的培养。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应试观念的根深蒂固,教育心态的急功近利。课堂上教师讲解一贯到底,课后以完成教材习题为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需将老师讲的内容由黑板移到笔记本上,再由笔记本移至大脑中;课后进行练习,以巩固大脑的记忆、对课堂讲授内容的学习即算完成。当然科学精神培养受冷落也是由于科学精神的内容本身比较模糊,科学精神的培养缺少具体抓手,对科学精神的培养缺乏有力的评价等诸多因素的存在,但是在高中阶段,主要原因还是我们对高考的过度关注、对学科教学的急功近利。
三、以培养科学精神为宗旨,重新构建高中自然学科教学新体系
1. 科学精神的培养落实到知识学习、技能训练的过程中。为知识而学习知识、为技能而训练技能的做法是不足取的。强调科学精神的培养并不排斥科学知识的学习和科学技能的训练。科学知识和科学技能是科学精神的根基。我们需要的是把科学精神的培养贯串到知识学习、技能训练的过程中。
在知识学习、技能训练的过程中,我们完全可以开掘出科学精神培养的有效资源,在进行精神培育的同时,深化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
2. 科学精神的培养落实在科学方法、思维的教育上。科学精神的培养离不开科学方法的掌握和科学思维的养成。科学方法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活动中遵循和运用的以科学为基础的各种方法和手段的总称,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的正确的思维方法和行为方法。科学方法与科学知识相伴生,是学生掌握物理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的重要手段,更是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主要依托。
3. 科学精神的培养落实于科学探究的活动里。由于在课程标准中对科学探究下了操作性定义:提出科学问题、进行猜想和假设、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获取事实和证据、检验与评价、表达与交流,广大教师觉得有一定的规范性,有章可循,比较容易操作和实施,重视程度比较高;相比之下,对科学探究过程中的科学精神的培养既没有硬性规定,也不容易操作,不同程度地受到轻视和忽视。科学知识是科学的躯体、科学方法是科学的行为,而科学精神则是科学的灵魂。因此,在科学探究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学习科学探究方法,还要领悟蕴涵其中的科学精神。科学精神的培养只能落实于科学探究的活动里。
这种教学模式的学习过程类似于一个科学探究过程,学生是课堂教学的执行者、研究者,教师是学生的助手和合作者。该教学模式一般有如下4个环节:(1)提出问题。教师依据教学内容提出探究的问题,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搜集相关的资料,提出假设,作出判断,然后根据自己的假设制订行动计划或实验步骤。(2)实践探索。动手操作、探寻结果,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重要环节。在该环节中,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研究方案进行操作和实验论证,并不断加以调整,直至最终完成研究计划;教师作为助手,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帮助,如果学生偏离研究方向则及时加以引导,辅助学生完成探究。(3)探究、记录。在探究结束后,学生应详细地将探究过程和结果记录下来。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探究过程进行分析,而且有利于学生对探究过程加以反思和进行新的学习。通过对假设、实验和记录的分析,学生就能够独立地作出判断,得出探究结论,形成科学的认识。(4)结果交流。培养学生动手操作、验证假设、推演结论的能力固然重要,但学生具备科学准确地讲述、表达和与同伴交流分享探究心得的能力亦不可或缺。通过小组或全班的集体讨论,接受同伴和老师的质疑,学生不仅可以对自己的探究加深认识和做多角度的分析,而且可以促进相互间的交流、分享、尊重与合作共进。
一般来说,科学探索的过程大致为:直觉——假设——试误——思索——猜想——验证。既动手又动脑的探究学习模式符合科学探索的过程;在每一次的探究中,学生的兴趣都能得以激发,创造性得以发挥,怀疑精神得以张扬,求实态度得以强化,科学精神得以彰显。
总而言之,高中物理是学生接触自然科学的起点,是学生能力提高的关键时期,是学生形成科学思想的重要阶段。在面临高考压力时候,我们更要冷静的思考,理性的看待,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不能急功近利,拔苗助长,而要以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思考我们的课堂,在提高学生成绩的同时,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