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人物新水墨

2016-04-21 14:03曾伟平
青年文学家 2016年12期
关键词:广西艺术学院大歌侗族

曾伟平

摘 要:少数民族人物新水墨表达现实主义状态,出于传统表现当下生活。如何去理解少数民族人物新水墨,本文结合广西艺术学院各位名家来浅谈一下我对少数民族人物新水墨体现的本土文化自信。

关键词:少数民族人物新水墨;本土文化的自信

[中图分类号]:J2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2--01

新中国成立开始到现在,广西艺术学院在人物方面涌现出不少全国著名的画家,代表画家有郑军里、魏恕、黎小强等。他们的作品不但体现了少数民族民俗民风,丰富了少数民族绘画,也推动了少数民族人物新水墨的发展。

“优秀的少数民族人物新水墨绘画取材,是中国劳动人民勤劳智慧和天才的结晶。它是具有丰富的人民性和现实主义精神。从绘画的遗产看来,主题内容,表现形式和表现技法的演变和发展,都是在人民群众的喜闻乐见和创作的现实主义手法的基础上进行的。”[1]从而,广西艺术学院著名艺术家黎小强强调学艺术要深入生活去了解民风民俗。提出要多去少数民族去实践写生,真正达到知己知彼。2015年我们及老师一起多次来到广西隆林的跳公节,德俄的苗族赶集贵州的大歌会等多地进行考察,写生、拍照与老者们的交流等等,从而发现这一本土文化的自信,本土文化的不断崛起,从而自信于少数民族人物新水墨的研究。

少数民族人物新水墨这一题材属于研究者对民族文化的好奇与喜爱,我们将实践与摄影来进行意趣加工创作。作为原型的资料,以及资料中的照片,来源于少数民族这拥有特色民族文化。这些资料是具有一段历史进程而存在——来源于老人们的口述和自身经历,有些来自于我们长时间的实践与考察。艺术工作者找到了这些资料,借助资料的地域特色的独特性结合中国梦来创造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新水墨,它居有时代性和地域性。这些绘画因而居有表达,它既是个人看法,也是集体记忆的结晶;是人民的生活,也是国家政治性的体现;既是艺术者的表达,也是对本土文化自信的一种反思。

“侗族无字传歌、侗族大歌源自春秋战国,历经2500多年的沉淀,演变成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合声的民间合唱形式。成熟于宋朝时期,著名宋代诗人陆游在其《老学庵笔记》中就记载了“仡伶”(侗人自称)集体做客唱歌的情况。至明代,邝露在其所著《赤雅》一书中更加明确地记载了侗人“长歌闭目”的情景,这是数百年前侗族大歌演唱的重要文献。大歌一般在村寨或氏族之间集体做客的场合中演唱,是侗人文化交流和情感交流的核心内容,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和传达了侗族文化的灵魂。1986年,在法国巴黎金秋艺术节上,贵州黎平侗族大歌一经亮相,技惊四座,被认为是“清泉般闪光的音乐,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2]等等便可体现本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这些少数人物水墨具有个人自传性,也兼有集体记忆,即是现实“景观”,也有批判和反思。为什么我们要会关注这个时代?为什么时代具有特异之处?每个时代有其独特性,每件事情有自己的逻辑,没有任何一件事情可以被忽略不计。如何通过写意人物去认识当下的社会状态,如何反映对自我和现实的认识,是一直我所思考问题。这些的人物画系列目的是再现当下生活现状,表现现实生活中本土文化给人们困惑和遭遇。我每次外出写生询问,常常会面对接踵而至和我一样表情和状态的陌生人,我们不用相互倾诉,在带着任务和想法,我们积累了多日的疑问想寻找答案,有的人带上疑问厚重的行李去寻找黑暗中的那丝亮光,也有我们自己试图追寻古人足迹复原本土生活的寻求自我放逐。我们在“圣地”不期而遇,互相成为一种崭新“景观”

这些人物本身来自于画面面积和数量的叠加,它们组织在一起形成了巨大的规模。规模不仅仅是一个绘画的技术性的数量问题,而且还是一个基本的感知问题。这些人物绘画,不是与我们无关的一种“景观”,不是一种可有可无的中性社会现象,也不是作为一个艺术对象供我们去“观赏”。这些绘画构成了一种强迫性的压力,它们强行闯入人们的记忆中,变成人们的认识。他们不是在一个时间中若有若无地存在着,而是借助于这些巨幅绘画形式,他们从时间中走出来,如此的相识。

少数民族人物新水墨绘画他们无法表达,但他们却表达出来本身的淳朴之外,视乎也在述说着历史中的秘密。这些绘画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想象,和生活的朴素,仿佛感受到鸡鸣,狗叫,农活后的歇息或赶集中的某一刹那,神秘的祭祀等等,他们组织在一起形成了这平凡的生活,但又是这么的与众不同。他们居高临下,像巨人一样将我们包围,无处不在又是其中一员。他们处在被挤压的压力,又是那么的自信。诉说着自己的历史中的秘密,证明了自己少数民族文化的自信。这些绘画不是与我们无关的一种“景观”,不是一种可有可无的少数民族小象,也不是作为一个绘画作品给我们去“观赏”。他们形成了一种强迫性的压力,赤裸裸的闯入到我们的记忆,变成了人们的知识。这些记忆在过去的岁月里他们仿佛若有若无地存在着,相反,借助着绘画的形式,不再借助某一个老人的记忆,他们从历史中走来,多么的醒目。

少数民族人物新水墨作为中国一个特殊的文化,进入到我们的眼睛。为什么我如此的关注?其实,每个少数民族有其独特性,每个少数民族有自己的表达方式,每个少数民族有自己的信仰。我们不得不相信他们的独特性,也不能不相信他们在历史的长河的洗涤中依然充满着自信。让我引用卢梭的话——爱惜才华吧,保护那些才华修美的人物吧,文明的民族啊,培养他们吧。

注释:

[1]傅抱石谈中国画.卷一百一十六.2011.

[2]来自网络.

猜你喜欢
广西艺术学院大歌侗族
唱支侗族大歌献给党
侗族大歌传承的结构
——基于从江县侗族大歌传承实践的分析
广西艺术学院油画系2020届毕业生优秀作品选登
Contemporary local architecture
快乐童年——榕江侗族儿童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民间音乐类】 侗族大歌
侗族建筑博物馆——大利村
侗族养生防病抗衰老经验荟萃
广西民族音画《八桂大歌》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