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石窟寺的造像特点研究

2016-04-21 17:08杨雅娟
青年文学家 2016年12期
关键词:石窟寺弥勒石窟

项目课题:西北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实践)科研项目资助,项目种类:科研类,项目号:Yxm2014199。

作者简介:杨雅娟(1989.12-),女,籍贯:甘肃,研究方向:美术学(中国画)。

指导老师:雷涛。

[中图分类號]:J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2--01

北石窟寺,俗称大佛寺,位于庆阳市西峰区西南约以百五十华里的寺沟川。石窟位于寺沟近旁、泾水的支流蒲、茹两河的交汇处。洞窟开凿在红砂石岩上,崖傍河,南北长一百一十米,高约十四米。据初步统计,共有洞窟六十一个,佛龛二百二十余,佛、菩萨、力士等大小石刻造像约两千两百余尊。据石窟原辖属县,《镇远县志》记载:“北石窟寺在县东九十里、北魏宣武帝永平二年泾州刺史奚侔建,刻石为龛,金碧辉煌。室内可容数百人,内有唐、宋人题咏,俱磨灭不可读。”奚侔,字康生,北魏孝文,宣武时期辉赫一世的权臣,曾历任抚远大将军、青、华、泾、相诸州刺史。当时,因泾州农民起义,被诏驻泾州。《魏书·奚康生传》说他:“信向佛道数舍其局宅以立寺塔,凡历四州,皆有建置。”及“康生于南山立佛图三层”等。永平二年(509),北石窟即此时创建。甘肃现存石窟还有有泾川县南石窟寺,北魏时,与北石窟寺同属泾州,是奚侔于永平三年(510)开凿。南石窟现有永平奚侔建窟碑刻,且风格、形制与新近发现北石窟之最大的一六五号窟同出一辙。魏开窟共三十四个,除一六五窟之外,一三五、二二九窟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隋代窟龛共三十八个;唐开窟数目最多,共一百三十一个,初唐、盛唐的风格俨然可分。北石窟寺的三分之二洞窟均完成于唐朝,北石窟寺在唐代进入其开窟造像以来的最辉煌、兴盛的时期。唐代诸帝中除了唐武宗一度废佛外,其他的皇帝为了加强并且巩固自己的地位,也特别推崇和笃信佛法。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就曾下令全国“交兵之处……各建寺刹。”武则天更利用佛教为她称帝和掌握政权制造舆论,“载初元年……有沙门十人伪撰《大云经》表之上,盛言神受命之事,在经文称武则天乃是佛意。”制颁天下令诸侯各置大云寺,总度僧千人,天授二年(公元697)夏,四月,令释教在道法之上,僧尼处道士名官之前。在她统治期间全国各地修建了不少寺院,最著名的有洛阳龙门奉先寺。菩萨是“菩提沙锤”的略称。“菩萨”义为觉悟,“沙锤”义为有情,凡是觉悟的有情皆可成为菩萨。在佛教中习惯上对于印度弘扬佛法,建立宗派的大德法师都称为菩萨。北石窟寺造像中的菩萨不是指这些历史人物,而是佛经中所提出的、与佛同时弘扬教化的经传尊者。在北石窟寺历代的造像中,菩萨的内容有(主要介绍北石窟寺中的):

1.弥勒菩萨

指尚未成佛前的弥勒像。弥勒是固印度语,意为慈氏,名叫阿夷多,意译为无能胜,合起来就是大慈大悲无人能胜。北石窟寺第165窟门内南北两侧,分别雕刻一个弥勒菩萨;楼底1窟中心柱南面也有浮雕一座交脚菩萨,两侧都是北魏时期的作品。根据早期的经典记载,大迦叶尊者现今仍然入定于印度的鸡足山内,他要护持佛陀的衣钵,等待弥勒菩萨诞生于婆娑世界,才将衣钵传承给他。据说无着菩萨也曾为了面见弥勒菩萨住在山中十二年和精通咪法的Sananvasika也在此居住数年。弥勒菩萨像主要塑造的是尚未成佛前的弥勒,一般以交脚或半迦思惟的形式坐于象征天宫的厥形龛中,其寓意可能是预示未来佛即将降临。

2.供养菩萨像

楼底一窟中心柱西面有七身供养菩萨,北面有五身供养菩萨,南面有二十身供养菩萨。供养菩萨,在佛教中修行层次低于胁侍菩萨为佛陀和弘扬佛法作供养的菩萨。供养菩萨是以花香、饮食、华盖、合掌等事物奉佛的菩萨。《无量寿经》说:“设我得佛,国中菩萨,在诸佛前,现其德本,诸所欲求供养之具,若不如意者,不取正觉。”北石窟寺所雕塑供养菩萨多姿多态,如楼底1窟中心柱龛楣上供养菩萨半跪侍奉,或合掌,或手持,或手持连蕾。佛教里把供养分为三种:一是利供养,即香花、香火、灯明、饮食、资财的供养。二是敬供养,即礼敬、朝拜、赞美、歌颂的供养。三是行供养,即警奉三宝,受持戒律,修行善法的供养。又称为财供养、法供养、观行供养。供养菩萨实际上为佛陀宣扬佛法服务的菩萨。常画在佛座下面或胁侍菩萨、佛弟子的两边。供养菩萨不像胁侍菩萨有一定的法相和手印规定,雕刻者可以根据自己想象任意创造,所以供养菩萨的形态比胁侍菩萨多,数量也比胁侍菩萨多。北石窟寺中的唐代佛像造像特点唐代成就最高、最有特色的是“菩萨造像”。 菩萨无论立像坐像,都端庄温柔,形象婀娜多姿,手印多变,盛装艳服。

小结:

本文从北石窟楼底 一洞窟中的佛像入手,从佛教,美学造型特点进行分析,由于相关的论文较少,还存在许多的疑问,还需要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北石窟寺论文集》 宋文玉 甘肃北石窟寺文物保护研究所 庆阳 2009.11.

[2]《甘肃通史》刘光华 甘肃人民出版社 兰州2013.6.

[3]《中国美学十五讲》朱良志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2014.4.

[4]《中国绘画精神体系》姜澄清 读者出版社 兰州.2008.6.

[5]《现代佛学》 初世宾 北京1963.

[6]《甘肃泾川南石窟寺报告》出自《考古》1983年第10期.

猜你喜欢
石窟寺弥勒石窟
独一无二的弥勒
石窟与云Sushi Hanzo
形态各异的石窟(上)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启动 “数字重生——丝绸之路沿线石窟寺数字化保护项目”
托忒文《般若弥勒经》木刻时间考释
夜宿石窟
甘肃武威亥母洞石窟寺的几件西夏汉文文献考释
大足石刻弥勒信仰下的两处“启门图”
夜宿石窟
实景漫游在巩义《石窟寺虚拟现实项目》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