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论语·学而》中提出的“礼之用,和为贵”,即是说礼文化的作用贵在和谐,这正高度概括了中国之“礼”内在的根本的精神。“礼”不是孔子始创,但孔子丰富和发展了“礼”的内涵,对中华文明的传承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可以说,孔子之“礼”是中国之“礼”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孔子;礼;价值
作者简介:杜晓宇,美学硕士,河南省妇女干部学校教师。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2-0-01
古代文献中关于礼的起源虽然有多种说法,但它们之间有相通之处,即礼是一种神圣的仪式,是先民为适应社会和自然界而做出的努力,更显示出人之为人的智慧和依据。通过敬神和认祖归宗的祭祀活动,同氏族人之间的血缘纽带得到强化,相互的认同感得到提升。礼就逐渐演化到人与人的关系之中,成为人们行为道德规范的总和。此时,礼就不再是原始宗教的禁忌体系,而是相当发达的文明仪式的准则体系。
一、孔子尚周礼
《论语.八佾》中,“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即是说,夏、殷之礼虽然不可证明,但是可以说出它们的主要内容,从历史的发展的角度来看,孔子认为,周礼是依据夏、殷二代的礼仪而制定出来的,如《论语.为政》说:“殷因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西周社会建立后,周公对从远古到殷商的礼仪进行了大规模的整理和规范,有继承有革新,形成了较完备的周礼。因此在礼崩乐坏的时代,孔子向往西周社会的秩序井然,所以会有“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正如“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孔子对周礼的态度也是有损有益。周礼规定:“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民”,而孔子调整了这一界限,他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并认为“不教而杀谓之虐”。显然,孔子变革了周礼中对平民的禁锢,把“礼”与“德”联系起来,更加注重人性的完善。周礼规定,学在官府,而孔子提倡“有教无类”,打破了官与民在求知上的界限,在等级森严的社会形态下,孔子惠及民的言行无疑是对他所推崇的周礼创造性的改造。
二、孔子之“礼”
礼与立。“立”即自立,成为理想的人的标准。孔子认为对礼的学习和掌握可以更好地自立于社会。“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不学礼,无以立。‘不知礼,无以立。朱熹注云:“礼以恭敬辞逊为本,而有节文度数之祥,可以固人肌肤之会、筋骸之束。故学者之中,所以能卓然自立,而不為事物之所摇夺者,必于此而得之。”对“礼”的融会贯通,可以使自己得到更好的修养,达到更高层次的人生境界。
礼与孝。《论语.为政》: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对父母的孝得从和父母的日常生活中、丧礼和祭祀中都需用礼来表现,用心实践“礼”才能实现所谓的“孝”。孔子对于违礼的言行是极力痛斥的,《论语.阳货》中,“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父母对子女成长的操劳和呵护,子女“居丧”时,应“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以思念和报恩之心去守三年之丧,所以孔子是维护三年之丧的古礼的,认为不服三年之丧是不孝的表现。
礼与仁。《论语.八佾》中,“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道出了礼与仁的关系。如果没有仁的存在,人心已亡,那么就谈不上有礼,具备仁的精神才是讲求礼的前提。又“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子夏与孔子的对话肯定了礼不只是简单的形式,而应该有以内容为基础,如朱熹注云:“礼必以忠信为质,犹绘事必以粉素为先。”因此,孔子提出了“克己复礼为仁”的命题,见《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在此,孔子认为,只有做到了有“礼”,才能做到“仁”,可见,“礼”对于人自身的内在修养及国家的等级秩序来说至关重要。
礼与秩序。在孔子,“礼”是有君臣等级秩序的原则,不可随意违反。《论语.学而》篇,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礼的作用贵在和谐。《论语.八佾》中,“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朱熹注云:“天子八,诸侯六,大夫四,士二。每佾人数,如其佾数。季氏以大夫而僭用天子之礼乐。”季氏的行为不合乎为臣之礼,孔子对此等违礼之事予以猛烈抨击,强调“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君对臣要以礼相待,才能使臣“事君尽礼”,这样才能维持平和的社会秩序,使天下安定。
参考文献:
[1]朱熹.四书集注[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
[2]陈戍国.中国礼制史·先秦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