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黎,亓桂梅(山东省葡萄研究院/《中外葡萄与葡萄酒》杂志社,济南 250100)
蓬莱:老产区的新思路
易黎,亓桂梅
(山东省葡萄研究院/《中外葡萄与葡萄酒》杂志社,济南 250100)
蓬莱作为中国现代葡萄酒事业的发端,国内唯一的“中国葡萄酒名城”,亚洲唯一的“国际葡萄酒大赛联盟城市”,在国内葡萄酒行业轰轰烈烈发展的近几年,似乎被宁夏、新疆这样的新兴产区抢去不少风头。
然而最近一次的蓬莱之行让记者印象深刻——经过十几年的市场洗礼,这个老产区的从业者保持着清醒的头脑、脉络清晰的发展思路。而葡萄酒行业的管理者也少了几份焦躁,多了一些从容与淡定,至少他们没有被今年果农手里过剩的葡萄搞的焦头烂额。
姜也许真的就是老的辣。
10年前,大家熟知的《杯酒人生》在美国上映。影片除了横扫戛纳、金球以及奥斯卡各大奖项,更让加州葡萄酒的销量猛增30%以上。同时,到该片拍摄地——美国加州著名酒乡圣芭芭拉(Santa Babara)旅游观光、吃饭品酒的游客也是爆增。
2014年11月,中国第一部以葡萄酒为主题的青春偶像剧——《缘来幸福》在蓬莱杀青。该剧有超过九成的场景在蓬莱拍摄,整部剧都以蓬莱葡萄酒为主线,具有东方神韵的君顶酒庄、法国庄园风情的瑞枫奥塞斯酒庄、别具苏格兰风情的苏各兰酒堡等等都将在剧中一一呈现。制片方邀请了台湾著名导演、偶像剧教父林合隆执导,因《古剑奇谭》爆红的“萌宝”马天宇和“国民大师兄”陈伟霆在该剧中再度联手,再现“双雄”手足情。2016年的中国荧屏会因为这部风格和内容都非常独特的偶像剧吸引更多眼球。而蓬莱产区也将以一种全新的姿态重新回归大家的视野。
这种在影视剧中通过实景实名推广葡萄酒文化、酒庄旅游的方式,在中国还是第一次。这一次,蓬莱产区又走在了最前面。
而这只是蓬莱产区一系列品牌塑造活动的一个缩影。
从2013年开始,蓬莱产区连续三年参加了香港国际美酒展,作为国内唯一参展的葡萄酒产区首次出现在国际酒展上,走出了迈向国际化的一步,并已初见成效。2014年,产区内的国宾酒庄完成出口3324瓶。2015年上半年,瑞枫奥赛斯庄园出口欧盟葡萄酒4079升,价值34.5万元。
虽然,中国酿造葡萄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汉张骞出使西域,从大宛(今中亚塔什干地区)引入葡萄和葡萄酿造方法,然而中国近代的葡萄酒事业发展非常缓慢,直到1892年有“南洋首富”之称的大清驻新加坡总领事张弼士,投入300万两白银,在山东烟台创办了中国第一家葡萄酒酿酒公司——张裕,中国才开始了葡萄酒的工业化生产。
而蓬莱一直就是张裕公司的葡萄原料基地。张裕建立初期曾经邀请过一位在法国学习过果树种植的中国人在烟台西沙王村种植玫瑰香,而这个人就是蓬莱人。随后,附近的村民便纷纷开始学习种植技术。这样,在清代蓬莱就有了农户零星栽植葡萄的历史,民国时期栽培面积和产量有所增加,当时的主要栽植品种有玫瑰香、龙眼、红鸡心、水晶、金皇后等。
蓬莱很早就成为张裕等许多葡萄酒生产厂家的原料供应地,并专门为上海的中国酿酒厂和天津果酒厂加工原酒。上世纪50年代,蓬莱葡萄年产量约10吨,60年代年产量增加到近600吨。改革开放后,蓬莱葡萄产业得到更快的发展,到1987年蓬莱的葡萄种植面积达到2.2万亩,总产达到2.2万吨。
如今,蓬莱产区已拥有优质酿酒葡萄基地16万亩,葡萄酒生产企业70家,葡萄酒年生产能力1.4亿升,已落户特色酒庄37个,葡萄酒产业综合收入40亿元,实现了从葡萄酒产区、葡萄酒庄集群到精品葡萄酒庄聚集区的跃升。
最近几年,蓬莱产区不仅积极对外推广,更加大了人才引进的力度。先后引进了国内外技术顾问10余位,邀请国内外专家来蓬培训达100余场次。特别是2012年聘请了国际葡萄酒大赛联盟主席达罗斯、法国酿酒师联盟主席白永、国际酿酒师联盟主席杜波依斯为酿酒顾问,法国波尔多展览委员会副总经理梵尚出任“产区形象大使”,为蓬莱产区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助推作用;聘请中粮酒业总酿酒师严升杰和法国勃艮第葡萄酒文化旅游协会会长杜汉教授为产区发展顾问,加大对新产品的研发力度和产区软实力建设。
另一方面,产区还注重地生企业技术人才的建设,充分发挥园艺师协会和酿酒师协会的作用,不定期组织协会成员赴国内其他产区进行考察和技术交流;同时依托蓬莱市政府“三百人才”工程,着重从葡萄酒企业选调了一批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酒方面的专业人才进行培养,初步建立了蓬莱产区自己的专业队伍。
好葡萄酒是“种”出来的。蓬莱产区以精品酒庄建设带动标准化基地发展,推行“机械化、科学化、标准化”的管理理念,积极倡导标准化种植,推广使用抗旱、抗寒性较强的优质嫁接苗,逐步实现了从小行距大密度向大行距中密度、扇形架式向单干双臂架式的转变,全市共有80%的葡萄基地实现了标准化种植。基地规模和管理水平居国内前列,在酿酒葡萄生产方面的改进被业内专家称为“中国葡萄种植业划时代的转变”。
为优化赤霞珠、蛇龙珠、贵人香、霞多丽等主栽品种,选育蓬莱产区特色品种,自2013年起,蓬莱产区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启动了蓬莱产区酿酒葡萄适应性研究,在产区“一带三谷”范围内建立了4个自动气象观测站,实现了全市葡萄基地气象预警网络全覆盖,对小气候、小区域葡萄品种的表现进行研究,以最终确定蓬莱产区最适葡萄品种组成。
为培植壮大葡萄酒生产企业,蓬莱市加大扶持力度,制订一系列鼓励争创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的措施,推动了产区葡萄酒品质不断提升。蓬莱产区葡萄酒企业先后多次在国际著名赛事如Vinalies品评赛、布鲁塞尔、品醇客等葡萄酒大赛中荣获佳绩,并且争创了1个中国名牌、3个中国驰名商标、6个省级名牌产品、8个山东著名商标及1个山东省省长质量奖。先后获得“山东葡萄酒卓越大奖”、“中国百佳产业集群”等称号。
在未来10~20年的时间内,蓬莱将成为集葡萄种植、葡萄酒酿造、加工与销售、技术研发、文化展示、葡萄酒庄休闲度假于一体的世界知名的滨海葡萄酒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