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晋
【摘要】高中阶段最基本的学科包括数学,广大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进行培养,这样才能有效的促进学生其它能力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对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进行探析,希望对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能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高中数学 创新思维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112-01
发散性思维与收敛性思维的辩证统一、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综合就是数学创新思维。数学思维中包括数学创新思维,二者是一种从属关系,它是人脑对数学对象相互作用并按照一般思维规律认识事物的过程,是最有价值、最积极的一种数学思维。数学创新思维与一般的数学思维有不同之处,数学创新思维发挥了大脑的潜意识活动能力,同时也发挥了数学中的审美作用和形象思维,因而是比较完美的数学思维和方法,不受原有数学理论的内容和具体细节的限制,把数与形之间的有关知识进行完美的联系,是学生的数学认识的飞跃,从而将数学真正的品质体现出来。
一、对数学教师创新意识的培养
教师的教学过程从本质上看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因此,教师要想把这种创新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教师本身要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改变传统的教学思路,不再以知识的传授为中心,而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重心,对教学方式和教学思想要能够进行大胆的突破,以创新教学为原则。
首先,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教师自身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创新,要对创新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高中阶段对学生进行的创新教育,最主要的是锻炼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品质。事实上,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合乎情理的新的发现,一个出乎意料的提问,一个别开生面的解决问题的思路都是一种创新。
其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灵活,对教材能够进行高效的运用,具备驾驭教材的能力,特别是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将课本上的数学知识与实际的社会生活进行联系,将新观念与新知识引入数学课堂,从而启发学生去思考、去探索,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目的。
作为高中数学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首先要提高自身的认识,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通过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在学生中间形成一股创新的热潮。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具体方法
(1)通过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独立思考能力是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基础,学生如果不进行独立思考,就难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先教师要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只有在牢固的数学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教师才能依据教材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数学问题,鼓励学生去进行独立的思考与解答。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了解解题思路的能力,而且还要让学生知道前人在发现这些解题思路和方法的过程中是如何进行思考的,这有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与解题能力的培养。在现有的学校教学条件下,对数学题目的解决办法和途径进行独立并有创造性掌握、对数学定理及推论的不同证法进行发现,通过建立模型的方法解决一些开放性的数学试题,这些都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尽管很多数学方面的东西前人已经有所研究,客观来讲已经没有太大的探究价值,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对原理的发现与独创也是一种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好办法。因此,教师要为学生组织相关的材料,为学生创造进行独立思考的空间,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
(2)通过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是高中学生的特点,这也正是高中生问题意识的表现,教师对学生表现出来的问题意识不能够忽视,要给予充分的尊重与爱护,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营造一个融洽、轻松、民主的教学氛围。教育家陶行知指出“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知识、信息的传递与接收等的过程也是师生之间的情感进行交流的过程,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交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有利因素,教师不可能预设教室里发生的一切情境,学生在课堂上往往会产生教师意想不到的智慧火花。例如:如果给学生营造宽松的课堂学习环境,学生头脑中没有框框,思维活跃,当他成功地找到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时,就会体验到其中的乐趣,认识到自身的价值,不仅会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而且会在参与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要积极评价学生的创新活动,巩固和鼓励学生创新的愿望。教师对于学生对问题的解答,不能简单的进行表扬,也不能只是简单的进行否定,最主要的是弄清楚学生是怎样进行思考的,学生的思路有多少是合理的,如果有错误,错误出在哪里,这种错误也有可能是暂时偏离目标,但是学生处理问题的方法不一定是无效的,之所以会出现错误,也有可能是因为考虑问题不周全,或许学生的方法经过适当的调整仍然是一种好办法。
(3)通过设置能够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情境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设置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的情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新思维的潜能得到激发,学术界有句话说得好“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那么同理,“兴趣也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设置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培养。比如,教师在进行高中数学“点斜式直线方程”相关知识的学习时,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教学情境:在直线方程的家族中,有这样一个成员,它的表示方法是y-y1=k(x-x1),我们叫它点斜式直线方程。那么大家根据我们上节课所学的知识想一想,问题一:这个点斜式直线方程的斜率是什么?问题二:斜率的范围是什么?问题三:当你为斜率给定一个值时,会有什么情况发生?
教师将故事情境与问题情境有效地综合在一起,打破了传统教学方式的“灌输式”教学限制,使学生能够根据教师的问题充分地思考,而且教师还设置了开放性的问题,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充分地发展与锻炼,并且在不断地思考中得到问题的答案。
高中数学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进行培养,所以,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上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目的,使学生成为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高保民 数学教学与科学思维能力培养 北京教育出版社
[2]林 婷 培养学生反思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数学通报 2009.2
[3]张思明 对新课程中“课题学习”的思考与实践
[4]王 景 在平面解析几何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