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诵读训练

2016-04-19 15:38韩秀英
关键词:诵读古诗文语文

韩秀英

【摘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一部分,古诗文积聚着中国民族文化的精华。中学语文课本的古诗文往往包含了许多优秀古诗文,这些古诗文的难度往往和中学生水平相适应。要学好古诗文,就需要多加诵读,诵读对于古诗文学习来说有极大的帮助。但是要如何提升诵读的效率,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诵读训练。

【关键词】语文 古诗文 诵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172-02

中学语文课本的古诗文往往包含了许多优秀古诗文,从先秦文集到明清词曲,课本都有涉及,尽管课本中包含的古诗文部分相对于整个中国文学宝库来说还只是沧海一粟,但是对于初中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来说已经有极大帮助了。要学生能够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就需要语文教师在进行古诗文教学时进行技巧教学,提升教学的效率,而诵读训练对于学生学习古诗文具有极大的帮助。

一、纠正读音,文字通顺

古人对于古诗文的学习就曾说过诵读次数多了,那么诗文的意义就自然理解了,因而可以看出诵读的重要性。而诵读对于字音的要求也是相对较高的,由于部分汉字具有多音多义的特点,因此教师在进行古诗文教学时应当要注重对多音字的讲解,要让学生在进行文章诵读时不仅能够记住读音而且能够掌握其意义。除了多音字、多义字,在古诗文中还可能存在通假字,通假字产生的原因大致有如下几点:(一)汉字用法未统一,可以使用几个同音或者相似的字来代替,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较早时期的古诗文中,如先秦时期。(二)作者误写。这种情况主要是作者在进行写作时不小心写了别字,因此导致了通假字。(三)誊写者错写。由于古代书籍是依靠誊写来流传的,人工誊写校对难免出错,这就导致了错字别字,因而也就导致了通假字的出现。对于这些特殊字,教师应当要学生认真诵读,在正音的情况下再以自然的状态理解意义。

二、学会停顿,理解句义

之所以进行诵读训练,主要是为了理解古诗文。古诗文十分讲究停顿,停顿不同,句义也往往会发生变化。假设进行了错误的停顿,那么就不能够很好地理解意思,导致对文章内容的误解。那么怎样才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停顿呢?停顿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来进行把握。第一点就是进行不同的停顿,再让学生进行对比,再者就是利用录音来进行停顿判断,从而让学生能够把握正确的停顿方式进行停顿。不同的停顿对于句子的意思理解会有影响,因而应当要进行对比分析,让学生有正确的停顿意识,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

三、进行模仿,读出韵味

掌握正确的读音,把握正确的停顿,这还仅仅是诵读训练的初始阶段。诵读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体会文章的深层含义,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诵读的初期阶段。作者在进行古诗文撰写时,往往怀抱着情感,这种情感体现在字里行间,诵读能够将这种感情进行外化,要实现外化就必须要奠定自身的情感基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诵读时对照录音进行模仿比对,要读出录音中的韵味,要实现眼耳口心的统一。诵读的抑扬顿挫可以充分表达出朗诵者的个人情感。

四、图文并赏,把握结构

学习古诗文,不仅要利用诵读把握文章结构,还需要更好地把握内涵。理解能够加速背诵,而背诵也能够加速理解,二者是一个相互的过程。要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对文章的理解速度,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将静态的文章动态化,给学生提供动态思维。教师可以在学生进行古诗文的诵读时为学生配乐,提升学生的诵读兴趣,感悟其中的诗意。如在教授古诗时,可以搭配与诗文相关的图片以及古风音乐,从而帮助学生提升兴趣。教师在进行古诗文教授时,也可以充分利用PPT的动态化特点,对重点词句进行标注,让学生了解其在稳重的重要作用。

五、仔细诵读,创设意境

多次阅读能够加速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诵读训练时,还应当要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古诗文不同于现代文,其语言更为简练,短短数语却包含无数深意,因此要展开想象才能够体会其中的含义。教师在教授古诗文时,要要求学生在想象中进行诵读,在诵读时,要在脑海中形成一幅画,要将古诗文中的句子还原到画中,利用想象去丰盈古诗文内容,加深自身对于古诗文的理解程度,进一步靠近作者,领悟作者的个人情感特征。

六、进行比赛,引发兴趣

这种比赛并不是指的是每个学生进行单一诵读,单一诵读的形式过于呆板,很容易消磨学生的兴趣,因而在记性比赛的设定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情感特征,要进行多层次、多样化的比赛项目,让学生能够产生新鲜感,从而提升对比赛的兴趣。教师设定的比赛方式可以由齐读、教师领读、分组读、配乐读以及自由读等等。教师要求学生在进行诵读时必须要配带感情,不能够仅仅是朗读。教师可以先将学生进行分组,利用诵读来评选出最佳小组,在有竞争的状态下,学生往往会竭尽全力朗读,以为小组赢得荣誉。在为小组努力的同时,由于进行了多次诵读,因此学生对于古诗文的熟悉度也进一步提升,从而加深了对古诗文的理解,再者,进行小组比赛能够活跃课堂,引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文章从来都不是冰冷的,每篇文章都是融入了作者的个人情感。而古诗文的表达方式和现代文并不一样,因而要体会作者的情感特点,就需要进行多次诵读,在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多次诵读能够很好地消除现代人与股改人之间的情感差距,能够让学生体会作者的个人情感,从而获得共鸣。

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对于诵读法就十分认同,他也认为多加诵读对于读者理解作者的情感有莫大帮助。古诗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是先辈们的智慧累积,尽管现今已经不再使用文言文,但是仍旧应当要掌握古诗文的学习方法。诵读法对于理解古诗文含义来说具有极大的帮助,只有不断诵读,才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理解力。

参考文献:

[1]易闻晓著.中国古代诗法纲要[M].齐鲁书社,2005

[2]张新强著.语文教学科研的成果表达[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

[3]夏承焘,吴熊和著.读词常识[M].中华书局,2009

猜你喜欢
诵读古诗文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
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引领小学生诵读古诗文之妙招
对古诗文默写有效性的思考
初中古诗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