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
【摘要】传统文化的构成因素中,民俗民间文化是一项重大的、不可或缺的内容。对幼儿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就需要创设一个具有本土民俗特色的环境,对其进行潜移默化地培养与熏陶,才能以传统文化提升幼儿个人素养。为此,本文从本土民俗特色融入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必要性入手,对本土民俗特色融入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具体策略展开分析,希望能为幼儿园环境的优化提供良好的建议。
【关键词】民俗文化 幼儿教育 环境创设 园本课程
【基金项目】该论文是福建省2015年度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本土民俗文化融入幼儿园日常活动》,课题立项编FJJK15—389。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038-01
引言
传统文化是一个长期传承并积淀而成的价值体系,是最古老的活态文化,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其彰显过去,代表未来,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幼儿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人,将传统文化、民俗文化与幼儿教育相融合,能帮助幼儿萌发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为此,幼儿园应该从本土民俗特色入手,创设适宜幼儿发展的环境,使幼儿能够接受民俗文化的熏陶。
一、本土民俗特色融入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必要性
本土民俗特色融入幼儿园环境创设是十分有必要的,一方面源于民俗文化传承对幼儿的影响,一方面在于民俗文化传承的要求。
1.民俗文化传承对幼儿的影响
现如今,幼儿教育改革如火如荼,提倡幼儿园应充分利用本土资源,引导幼儿感受优秀传统文化,并激发幼儿爱家乡及爱祖国的热情。而民俗文化的传承有利于幼儿感受传统文化,能够对幼儿产生正面且积极的影响。为此,将民俗特色融入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十分有必要。
2.民俗文化传承的要求
民俗文化的传承应该是一个代代传承、经久不息的过程,尤其是在幼儿阶段,更是传承民俗文化的黄金时期,对幼儿进行民俗文化的熏陶,可以使幼儿从小便以民俗文化构建良好的价值体系,加之民俗文化的传承对幼儿园环境创设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所以将民俗特色融入幼儿园环境创设十分有必要。
二、本土民俗特色融入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策略
本土民俗特色融入幼儿园环境创设过程中,不仅包括创设民俗环境,还包括创设物质环境与课程环境。对此,我们将一一探究。 1.根据本土节日创设民俗环境
每一个民族和地区都有独具特色的节日,可以说节日是人类社会生活必不可缺的一种文化,比如汉族的最盛大节日是春节,虽然春节时大多数地区都有拜年、守岁、放鞭炮等习俗,但是不同的地区也有不同的风俗,比如建宁有“祭灶”、洗“过年汤”、吃“团年饭”、“封财门”、“点岁火”的习俗,这些都是有着特定色彩的民间节日习俗。因此,在春节前后,幼儿园可以根据本土节日在园内宣传栏贴一些建宁春节风俗的宣传内容,张贴一些春联、剪纸等,教幼儿做年糕、团圆汤丸、糯米甜稀饭等春节吉祥食物,还可以带领幼儿做一些春节特有的民俗活动,创设相应的民俗环境,使幼儿感受到春节这一传统节日的氛围。
2.根据民间艺术创设物质环境
民俗文化中,民间艺术是不可或缺的成分,利用民间艺术可以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使幼儿潜移默化地受到民间艺术的熏陶和感染。为此,幼儿园应该利用一切可供利用的民间艺术形式为学生创设园内、室内环境。比如,对幼儿园走廊的装饰,可以选用具有民间艺术色彩的材料,例如剪纸、编织、绣花、壁画等,使幼儿感受到民间艺术的博大精深。例如,在制作走廊吊饰的材料选择上,可以借助家长资源,搜集大量的麻绳、草帽、竹帘等废旧材料,再根据本班的文化特色精心设计与巧妙制作,将这些废旧材料变成了一件件富有童趣的工艺品,赋予它们浓郁的民族气息。又或是将整幢楼的走廊分别以不同民间艺术为特色进行装饰。底楼是剪纸和草编,主题式剪纸与幔纱的绝妙结合使孩子们浏览往返;竹帘与幼儿的草编作品组合带来了浓浓的田园气息。二、三楼是国粹脸谱、彩灯、印染与伞艺。以大折扇为背景展示脸谱,麻绳悬挂展示的各种宫灯……创意与民间艺术的巧妙结合,使孩子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民间文化的魅力,从中获得有关民间艺术的审美经验。
此外,在室内环境的创设中,也应注意民间艺术元素。比如在班级的墙面设计中,可以挂一些民间印染、传统刺绣、织锦等,也可以画上一些十二生肖、青花瓷、梨园脸谱等民间艺术的代表,可以每过一段时间设计一个主题墙,主题墙根据幼儿喜好设计丰富的民间艺术展览,让幼儿充分了解我国的民间艺术,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比如,旧货市场淘来的旧箱子,在老师的画笔下,变成一个个蕴含民俗文化的摆件,有“汉砖”花纹,有“青花瓷”纹样,有传统民间杂技、刺绣,有中国的牡丹,组合摆在“京剧梨园”舞台周围,别有一番浓厚的民族味,这些环境细节处都将成为孩子了解和欣赏民俗文化的窗口和展台。
3.利用民俗资源创设课程环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我们充分利用一切资源来引导幼儿充分感受传统文化与民俗文化的厚重。而简单的民俗环境与物质环境创设,并不能完成这一任务,为此,我们还需要将幼儿园素质教育与民间艺术教育活动有效融合,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以素质教育为突破口,以艺术教育为主线”的园本理念,通过恰当的形式和丰富的课程资源来创设一定的课程环境,使幼儿更深入地接触民间艺术与民俗文化。
(1)增设民俗课程
民间艺术中有很多有养料的内容,值得幼儿充分学习。例如,教师可以利用童谣、寓言、民间谚语、民间传说等民间文学形式来培养幼儿对于民间文化的喜爱与了解;也可以通过民间歌舞(如傩舞、马灯舞、桥灯舞)、民间音乐、民间戏曲等音乐形式来吸引幼儿,强化幼儿对民间艺术形式的认知;还可以通过印染、手工、泥塑、刺绣、剪纸等民间美术形式来促进幼儿对这些美术形式的掌握,或者通过踢毽子、跳皮筋、滚铁环等民间游戏形式来活跃幼儿的身心,强身健体之余还能进行民间艺术与传统艺术的启蒙。
(2)增设主题活动
所谓主题活动,就是指幼儿园根据节日或者民俗文化来开设一些主题活动,变换材料的投放与环境的布置,使幼儿真切地感受到民俗文化的魅力。例如,清明时节,我国有祭祖扫墓的民俗文化,建宁人俗称“做清明”,建宁的祭祖时间为清明到谷雨有半个月的时间(也有清明“前三后七”之说法),在此期间,幼儿园可以增设清明祭祖的主题活动,带领幼儿去烈士陵园扫墓,祭奠革命烈士。又如,九月重阳节,建宁的习俗是为寿星挂匾、献花,恭祝寿比南山,因此幼儿园可以带领幼儿到敬老院进行主题活动,引导幼儿尊老、敬老,使幼儿形成良好的价值观。
结语
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迫在眉睫。在幼儿园创设民俗环境,融入本土特色,开展民俗课程,有利于幼儿真实地感受到民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魅力,真切地体验到身为华夏子孙的自豪,形成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成长为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的优秀人才。在此,希望幼儿园能够做好民俗环境创设,为幼儿提供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让民俗文化在孩子们身上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海燕,杨晓萍.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儿童发展价值阐释[J].教育探索,2012(02).
[2]赵海燕.幼儿园乡土教育的价值及内容选择[J].学前教育研究,2012、(02).
[3]葛晓英.本土文化教育园本课程的建构与探索[J].学前教育研究,2011(09).
[4]张卫民,曾虹,詹霞.基于民俗文化传承的幼儿园环境创设[J].学前教育研究,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