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爱华
【摘要】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作文最能体现一个人的“语文素养”。小学第二学段是三、四年级的学生在习作上刚刚起步,只有让学生培养兴趣,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才能激发起学生写作的欲望,保持他们爱作文的热情。
【关键词】小学语文 第二学段 习作教学 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157-02
小学语文第二学段目标也体现出习作教学是整个写作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阶段。合作学习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它促进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但调查发现,谈起习作,大多数学生都有畏难情绪,觉得作文难写,无话可说,更谈不上喜欢了,教师谈起习作教学,也很困惑。怎样让小学生学会写作文,从小打好这项重要的语文基础呢?笔者认为,要找准让学生喜欢作文、热爱作文的关键所在,本文对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研究, 指导小学生作文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建构习作课教学模式,让写作变成需要
第二学段的习作是在第一续断写话基础上的发展。对每一次的习作练习,教材分别从“研发写作动机”、“写什么”、“怎样写”、“写成什么样”等四个步骤,我将此四个环节构建了新的习作课教学模式:1.创设交际情境,布置任务,激活习作欲望和素材储备,明确为什么和些什么。2.通过适当暗示,将已经激活的习作素材聚焦,放大,形成表达冲动和心理图式。3.营造安静的外部环境,让学生迅速第动笔起草。4.通过自主修改,与例文对照,以及小组交流,对草稿进行反复交工、修改,并通过小组评选的方式交流与展示。
以往的作文教学一般来说都是发布指令式的。学生写什么,怎么写,一切都是按照教师的指导和样式来写,学生每次作文都是在“要我写”的心态中完成的。要真正让学生细化作文,由发布指令转向唤起学生的需要。如进行《我的家》作文教学时,创设情境要去学生们家里去做客,给学生一个任务,让学生用文字把自己最感兴趣的家庭情况介绍给老师。学生在写作时一点也不觉得自己是在写作文,都觉得是在帮老师解决一个问题,是在完成一件只有自己才能完成的事情。这就是一种需要,一种生活的需要,把作文变成需要的时候,它就不在是一种负担,而是在完成一种交际,一种交流,是在解决问题。
二、习作互阅与师生评语结合,提升自主写作能力
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我们要切实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1.习作互阅
阅作文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另一种训练方式,我们从四年级开始就进行习作互阅,互阅的三部曲是:一阅是否切题;二阅是否得当;三阅是否提升。批阅者写完批语后,请同学点评自己手中的习作:先说自己读后的感受,再从习作的架构、选材、详略、方法等角度去评价,说说在语言的运用、斟词酌句方面有什么不足的地方,能否提出修改建议。学生在互阅的过程中提升自主写作能力。
2.师生评语
促进学生养成品读评语的良好习惯,为改奠定基础。在评价习作时,采取有效的策略,学生只有细致品读,理解了教师的评语后,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养成品读评语的良好习惯。
(1)自主评改。学生完成习作后的第一读者应是自己,习作初稿一般存在着一些较为明显的不足,特别是初学写作的小学生,他们在习作时尚未考虑到词语的锤炼、修辞的应用,但通过推敲,自己还是可以修改的。我们应该让学生意识的自主评改的意义,教给学生评改的方法,使他们乐于、善于评改自己的习作。
(2)交互评改。在小组中通过合作相互评改,学生无拘无束,乐于交流,敢于阐述自己的见解。哪怕是一个小问题,他们也会争的面红耳赤。他人评价时,无疑能让自己大受启发,以广阔的视野对习作进一步修改;评价他人时,亦能使自己得以借鉴,吸取他人的闪光点。
三、注重平时积累,开展小组执教
作文是一种表达的和交流的需要,是一种积累的外化,当学生把需要外化的时候,他们提着笔却不知如何表达,根源就在于学生积累的太少。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注重积累。当外界一旦有了刺激,学生就会从自己的储存,自己的积累中调出有用的东西,通过文字把它外化出来。为了锻炼小组成员的综合学习能力,我开展了小组执教活动。组内选择自己喜欢的课题,课前先进行自主学习及研究,然后在课上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大家一起分享、交流、探讨。设计小组执教记录表,包括执教小组成员、科目、内容、时间、得分;环节设计、当堂小测;教后感、其它小组评议、小组建议、教师寄语等,由小组成员共同填写。在小组执教活动中,他们的学习能力、合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信息技术与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均得到了一定的锻炼。
总之,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们首先要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其次要改进我们的教学方式,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语文学科的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欣赏和品味,完成自身的学习任务。
参考文献:
[1]吴忠豪.《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指要-写话习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01).
[2]陶继新,李升勇.《课堂教学的颠覆与重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08).
[3]《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