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死人是需要大学问的

2016-04-18 18:24
南都周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落花曾国藩老师

中国古代社会十分重视丧葬,挽联是中国丧葬仪式中一种对死者致敬的方式,为西方社会所无。一个人死后,有名望的人所送挽联,往往是一字之褒荣于华衮。那些优秀的挽联则在社会上长久流传,哪怕陵谷变迁,死者墓木成拱。

俞樾是晚清大学者,生于1821年,卒于1907年,活了86岁。他是楹联高手,又活得长,因此他所撰的挽联数量大,且多是精品。

俞樾和李鸿章一样,是曾国藩的门生,曾国藩、曾纪泽、曾国荃去世后,俞樾都送过挽联。同治十一年,曾国藩殁于两江总督的任上,清廷赐予的谥号为“文正”。曾生前也是挽联高手,此时轮到诸位亲友、门生送挽联了。俞樾挽恩师联是:“是名宰相,是真将军,当代郭汾阳,到此顿惊梁木坏;为天下悲,为后学惜,伤心宋公序,从今谁颂落花诗。”

上联很好懂,和其他挽者一样,对老师的功勋做崇高评价,将其比作郭子仪,能出则为将,入则为相。先生的逝世,犹如朝廷栋梁毁坏。

下联便道老师对他的知遇之恩。大臣故去,为天下悲。但曾国藩不仅仅是一位立下赫赫功勋的大臣,还是一位学问家。“伤心宋公序,从今谁颂落花诗”则是指俞樾平生最为自得的一段佳话。

道光三十年,29岁的俞樾会试及第,此时身份是“贡士”,接下来还要经过礼部的复试、皇帝主持的殿试,才能成为进士。虽然“贡士”成“进士”,不会有人被淘汰,但关系到排名。贡士们当然非常重视。

但在复试时,时任礼部侍郎的阅卷官曾国藩力主俞樾为第一。其他考官说这个考生文章写得确实不错,但恐怕是“宿构”,即考前背熟数篇已做好的文章,考试时恰好和题目碰上了。曾国藩反驳说,文章可能宿构,但诗不可能宿构。诗题为《淡烟疏雨落花天》的五言八韵诗。曾国藩对俞樾的诗特别赞赏,尤其喜欢其诗首句“花落春仍在”,认为有宋代大诗人宋庠(宋公序)名句“将飞更作回风舞,已落犹成半边妆”的神韵,“咏落花而无衰飒之意”。

曾氏对他的褒奖传出去后,俞樾当然是感激莫名。但他这个人文章写得好,性格却不善于做官,当过一任河南学政,被御史弹劾罢官后,回到江南,从此潜心学术。为了表示对恩师的感谢,俞樾将书房名为“春在堂”。现在老师仙逝了,谁还能吟颂那首“落花诗”呢?

光绪十六年四月,曾国藩的次子、袭一等毅勇侯的曾纪泽病逝,年仅51岁,俞樾的挽曾纪泽曰:“论世务有心得,论经术有家传,参中外以独成其学;为朝廷惜重臣,为师门惜令子,合公私而一恸斯人。”

曾国藩家教甚严,曾纪泽从小就无官宦子弟的浮浪习气,用心于经史子集。而他超越其父的是,曾纪泽壮年时奉命出使英国,又在总理衙门当差多年,对西学颇为精通,这也是他能根据国际法与沙俄力争让伊犁回归版图的重要原因。据考证,他在总理衙门时,总署春节招待各国使节,他是第一位用英语问候各国使节的中国官员。可惜英才不寿,俞樾心情沉痛地“为师门惜令子”。

曾纪泽死后未及半年,湘乡曾氏最后一棵大树曾国荃和当年他兄长一样,亦在两江总督任上逝世。俞樾又送了一副挽联:“耀旂常虎武龙文。溯始事于楚,告成功于吴,又有大造于晋。至去年霖雨奇灾,仁粟义浆,兼施两浙;钟灵秀三湘七泽。予谥法者五,建专祠者四,晋赠太傅者二。数列代凌烟盛迹,玉昆金友,足冠千秋。”

上联叙述的是曾国荃的功绩:年轻时在湖南老家募兵入江西支援兄长;攻陷太平天国占据为都城的金陵;任山西巡抚时正逢晋省丁丑奇荒,他积极赈灾救活了灾民无数;临死前一年浙江洪水泛滥,他作为两江总督积极地援助邻省。

下联则是说曾家的门第之盛,曾家五兄弟加上曾国藩长子曾纪泽,除长年在老家管事的曾国潢外,其余五人逝后都得到了朝廷的谥法:曾国藩谥文正,曾国葆谥靖毅,曾国荃谥忠襄,曾纪泽谥惠敏。非有大功勋或相当职位的大臣才能有谥号。

用挽联送走了老师,又送走了老师的儿子,再送走老师的弟弟,俞樾不知有何感想。长寿的人,总是经历着师友们一个个先行离世的痛苦。

猜你喜欢
落花曾国藩老师
跟曾国藩学修身
推荐书目《曾国藩传》
落花
落花
落花有感
曾国藩吃牢饭
曾国藩背书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