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灌云县第一中学 傅 芳
让“尚美之花”绽放在高中英语课堂
江苏省灌云县第一中学 傅 芳
在新课改背景下充分挖掘高中英语教育教学资源中的各种美育因素,将尚美文化融入高中英语教学中去,培养学生体验美、欣赏美、感受美、追求美、实践美的能力,让我们的高中英语课堂充满更多的活力与生机,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体会英语的语言美、文化美和道德美。
尚美;课堂;高中英语
尚美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崇尚美、追求美、实践美和创造美的教育,它能充分挖掘教育资源中各种“美”的因素,将美育渗透于教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具有美的情操、美的素养以及美的人格的人。
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认为,教育的核心并非单纯的文化传递,而在于对一个人人格心灵的唤醒。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处处都渗透着美的踪迹与美的因素。作为高中英语教师,要充分挖掘并利用高中英语教育资源中的各种“美”的因素,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将尚美文化融入高中英语教学,让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充满更多的生机与活力,并达到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般呵护学生纯净的心灵。尤其是高中学生,由于社会发展迅速,各种媒体媒介良莠不齐的信息等对学生都有很大危害。有些学生的思想甚至受到了社会上不健康的价值观影响。笔者曾经上过一节英语阅读课,该课的阅读材料是名著Jane Eyre的简介,阅读任务是回答问题。学生阅读完以后基本上都能够回答相关的几个问题,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突然有一个学生提出一个问题:Why did Jane Eyre decide to marry him firmly when he was in poverty and with blindness? 一石击起千层浪,全班学生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我们的学生是十八九岁的年纪,对爱情也都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班级是一个理科班,理科班的孩子更理性、更现实,学生认为没有人愿意嫁给一个一贫如洗的人,更何况这个人还是一个瞎子。那么在当时的情况下,简爱为什么会愿意呢?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笔者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在Rochester很风光、很富有的时候为什么Jane不愿意嫁给他呢?而经历了那么多苦难后,Rochester成了瞎子,且一无所有了,Jane却又义无反顾地选择嫁给Rochester。Jane的这个决定与她早些年的经历有什么关系吗?学生对于笔者提出的问题很感兴趣,由此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赵清善 2001)。从Jane Eyre的生活开始到Jane Eyre与Rochester的相识、相处、相知,他们最终是如何走到一起的呢?学生最终得出了一个结论:爱是让彼此坚持下去的唯一动力!爱是Jane Eyre与Rochester幸福生活的源泉。讨论的最后笔者主动参与,与学生共同展望Jane Eyre与Rochester的未来。在那一刻,所有学生,对人类美好的爱情都是尊重的,并充满了美好憧憬。
西方国家和东方国家有着不同的历史以及风俗习惯,不同的历史和风俗习惯在东西方的语言里都有体现。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笔者会让学生去体会和认识西方国家和东方国家文化的不同,欣赏文化差异带来的文化美,由此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并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比如在译林版牛津《英语》高三的模块九第三单元的主题是the meaning of color,而该单元阅读部分的文章则是National Flags, Colors and Cultures,在对这一单元进行教学时,笔者充分考虑到了对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感教育。笔者专门设计了一个课时的教学,让学生讨论西方国家与我国对颜色的理解的异同。学生搜集了一些资料,课上小组之间的讨论很热烈,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西方的节日,例如圣诞节、万圣节等,都蕴含着丰富的西方文化。在平常的教学中,笔者会潜移默化地向学生渗透西方文明,让学生感受到西方国家节日的文化美。在高三的复习教学中,笔者曾组织班级学生做过关于节日方面的专题学习(戚瑞丰,李阳 2002)。笔者首先运用课件简单描述西方国家的一些节日及其特点,然后将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节日,课后小组内各成员搜集相关材料,完成关于该节日的一篇稿件和一幅海报宣传。最后用一节课的时间展示各小组的作品,每组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介绍该节日的相关知识和习俗。在该过程中,学生体会到了西方的文化美,也了解了不同文化下各个节日的相关知识。
即使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英语教师也可以在日常的教学中挖掘爱国主义的因素。仍以模块九第三单元为例,在学习National Flags, Colors and Cultures这篇文章时,笔者让学生先各自在小组内用英语讨论我国五星红旗的图案构成、含义、颜色等,然后每组选派代表出来介绍五星红旗。这节课,通过加深学生对五星红旗图案含义的认识,让学生的爱国情感得到了升华。
总之,在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英语教学中,充分发掘高中英语教育教学资源中各种“美”的元素,并将这些“美”的元素融入高中英语教育教学中去,可让学生既能学到知识、获得能力,又能受到美育的熏陶,还能提高高中英语教学的实效性。
李月林. 2003. 疯狂英语学习法的科学性研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0).
戚瑞丰,李阳. 2002. 克立兹疯狂英语训练的心理学原理及其启示[J]. 上海教育科研(7).
赵清善. 2001. 从疯狂英语看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朗读[J]. 教育革新(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