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美育应确立更加周全的视域

2016-04-17 04:23张建辉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7期
关键词:视域美育美的

张建辉

(惠安襄惠中学,福建惠安362141)

中学美育应确立更加周全的视域

张建辉

(惠安襄惠中学,福建惠安362141)

中学阶段,必须重新确立一个更加周全的美育视域:一个寻求美育的支撑点——注重人文生态的重建;一种更为明确的指向——注重在大的视域中渗透美育;一种让大多数人窃喜的趋势——注重真实朴实的美育。如果学校领导与教师时时用高度的敏感和警觉去创造美的教学,包括自由、灵动、个性的美,那么,我们必将时时处处邂逅美的孩子,美的课堂,美的人生。

人文生态;美学视域;真实朴实

近年来,国家对美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2015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对国家的一系列措施,笔者抱有深深的敬意。不过,学校管理或课堂中的美育依然有不少遗憾,存在功利化、课程形式化、被其他课程挤占等问题。比如就语文而言,很多教师经常让学生“积累好词佳句”,却不是为了欣赏语言之美,而是为写作文做准备;“读”课文也是为了“记住”,很少再用心体验朗读之美。真正意义上的美育其实是缺席的,是脆弱的,是口号化、虚假的热闹、是节日庆祝前匆匆忙忙的“广场冲动”……

这样的状况不能再继续下去了,我们学校必须重新确立一个更加周全的美育视域,以期能够滋养出学生“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这一切在于教师,一个教师如果从不容许自己止步于浅薄单薄,就应该在理念和方式的源头上重建美育生态,个性美、多元美、教材美、人性美、实践美……窗里窗外都是美的影子。

一、一个寻求美育的支撑点——注重人文生态的重建

曾经,学校美育处在一个十分尴尬的边缘地带,那就是:重技能技法,轻美育熏陶;重知识单项灌注,轻情感多向交流;重智力锻造,轻品性滋养。这种理论视域上的狭隘已经使学校美育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境地:对美育的轻视,使美育与生活隔膜;对生命的漠视,导致美育价值丢失;对生态的无视,致使美育陷入一个岌岌可危的生态困境……叶澜教授曾经说:“现代教育有两个伟大的使命,一是发现孩子,二是解放孩子。”[1]所谓的“发现”就包括对美的发现。如果教师要引领学生发现美,那么必须在立足知识技能的同时,放宽眼界,投身到美的原野中去“行走”。

比如,就美术教学而言,不仅仅是技法技能的训练,而是在于教师引领学生通过对各种美术媒材、技巧和制作过程的探索及实验,是否触发了更多的感悟,是否在发展学生的创造力、艺术感知力和造型表现力方面找到了新的突破口?是否在真正的“吾手画吾心”?这些都是美育课堂中的人文生态,都是美育不可或缺的。

还比如,就音乐教学而言,音乐课不能仅仅是“知道课”或者“唱歌课”——知道乐理知识,知道歌词,知道乐器,以唱会学校规定的几首曲子为目的。显然,这样的课堂与真正的美育搭不上边,与音乐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人文性、审美性、实践性”的要求相去甚远。好的音乐课,应当是从单纯领唱到表演创造、从被动接受到自主选择、从技能训练到情感体验,以纯净之和声愉悦人的感官,净化人的心灵,使学生的人格、品性、情感等得到多重锻造和滋养。

在这层意义上理解,教师要引领学生对美的方式、美的内涵、美的意义有更多的体察,可以在教学中展示更多的美的可能性,美育视野开阔,习惯于多角度思维,能恰如其分且游刃有余地运用更多的教学手段、技术、工具去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并以此从美的角度去激励学生、改变学生、成就学生。

二、一种更为明确的指向——注重在大的视域中渗透美育

中学阶段,学校管理应注重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美育工作,有的在课堂导语中体现,有的在课程背景下体现,有的在涉及人物上体现,有的在学科教学目标上体现,有的在处理课堂偶发事件以及在组织评价教学中体现,真正确立课堂教学在美育工作中的主渠道地位。

尽管如此,美育的主阵地并不仅仅是教室。好的教师不只是拘囿于一时一地,不固守于“自留地”,而是引领孩子们走出教室,走出书本,走向丰富多彩的现实社会和大自然。山川、麦浪、小鸟、虫鸣、云朵、小溪……都有美,都有诗,都有真理。好的教育就是这一切的自然发现、展示和创造。说到底,在更广的层面上,让美育或美育的渗透时时溢出学生的审美边界,成为学生审美规则中崭新的一部分,一切皆有可能成为美育向课外延伸或渗透的资源。在这样的延伸或渗透中,对学生“自以为是”的经验构成冲击,拓宽了学生,让孩子们有了更大的吸纳力。因此不断地拓展,是学校美育的要义之一。

1.从外出仪表行为中“亮美”

孩子们走出校园,走向大自然,但并不意味着“美”的规则不可以约束自己。学校或老师应结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学生实现“三管住”:管住自己的口,不随地吐痰;管住自己的手,不乱扔垃圾;管住自己的脚,不践踏花草。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2.从参观访查中“寻美”

引领学生在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中寻美,在古迹遗址的缝隙或边角中发现真理,在故乡水资源的调查中播下环保的种子,在和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的相处、相遇和相知中滋润自己。美育是一个“慢活儿”“细活儿”,而这种“慢”和“细”,需要教师引领孩子们到时代的地平线以外旅行,去光阴深处化缘,以“古往今来”为生存背景和美学资源。如此,学校美育才能进入更为广阔的天地,才能迈向博大精彩,意境和谐,情感俱进,多元拓展的美学境界。

3.从活动赛事中“比美”

比如,引领学生开展读书心得交流会、故事大王赛、“名家名作伴我成长”主题班会、“校园美、自然美、我最美”演讲与辩论会、“中国美伴我行”知识抢答赛、“我、诗和诗人”及“好书大家评”课本剧与相声表演、舞蹈与歌唱比赛、现场书画比赛、田径运动会……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美,窗里窗外,美在“复苏”,美被“吻醒”、美在延伸。

4.从时事庆祝中“听美”

结合母亲节、教师节、端午节、防震减灾日、世界环境日、推普周、爱牙日、“119”消防宣传日、国庆节等特殊纪念日,引领学生观看“中国美”“家乡美”“走进神奇的……”等电视节目,结合时令特点和区域特点,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以此欣赏美、鉴赏美、创造美。

5.从影视书报中“看美”

书中自有颜如玉,赫尔曼·黑塞说:“世界上任何书籍都不能带给你好运,但是它们能让你悄悄成为你自己。”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如何成为自己的过程就是享受美、创造美的过程。教师应引导孩子们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在影视书报的海洋中,多角度地、有创意地解读美,阐释美,享受美。

6.从历史的回声中“鉴美”

历史是一面镜子,通过与历史进行对比,可以鉴别美丑,明辨是非,经常性地从厚重的历史中鉴赏“美”,学生的眼睛必将是亮晶晶的,心灵必将是活泼泼的。当学生的“历史意识”“国际意识”“公民意识”更加浓厚之时,必将促使学生的心灵长出另一翼:美的一翼。没有这一翼,就不能给人一种美。所以,从历史的回声中鉴赏美不可或缺。

7.从特色班级的创建中“创”美

学校应本着“班班有特色,班班都精彩,学生都自信”的良好愿望,积极开展“特色班级创建活动”。各班从实际出发,自编符合本班特色的班歌、班训,进一步彰显班级的个性和美育文化。比如可以创建书香、墨香、艺馨、德馨、科技特色班、管理特色班、绿色环保班、书香达标班等等,让师生在创建活动中交流、合作、感悟、体验,不但达到师生双赢的目的,更重要的是提升校园美育活动的品位。

三、一种让大多数人窃喜的趋势——注重真实朴实的美育

好的美育课堂不是花里胡哨的“美”的外壳,而是注重孩子们的真实体验、个体感悟和多元解读,注重产生美,创造美的过程,正如帕克·帕默尔所说:“优质教育总是重视过程多于成品。”[2]

1.主张之一:以“人”为中心

曾经,一些教师往往见“物”不见“人”。当课堂不见“人”时,就只剩下知识、技法和技能。所以,教师应当眼中先有孩子们,后有知识和技能。源于生命个体的临场体验、独特感悟和多元解读,应该纳入到教师的理论和教学视域之中。既然强调以人为中心,那么学生有个性、有创意的美育追求,就应该得到鼓励和提倡。至少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关注“儿童视角”下的自我构建、自我探索和自我感悟,应该为学生打造一个自由、开放、植根于想象之上的美育课堂,应该开拓一个师生生命动态发展、自由舒展的空间,应该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个性得到张扬的创造场,应该呈现一个儿童发现美创造美的生活场。这样的教室才是孩子们诗意栖居的家园。

(2)从纯技能单项灌注转向重视唤起学生审美的需要与体验。比如,音乐课和美术课不能仅仅是“知道课”——知道乐理知识,知道歌词,知道乐器等。相反,音乐课或美术课应该最大限度地让孩子们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真正达到“人文性、审美性、实践性”的目的。

(3)注重在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中寻美,在研究性、探究性活动中创造美。只有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才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才有可能步入美的大观园。

2.主张之二:追求真实的美育活动

比如,就美术教学而言,一些学校为了特意迎合特定的活动或比赛,儿童画往往沦为活动的“点缀品”,成为吸引各界关注的“秀场”,表面“异彩纷呈”“绚丽多姿”,实际上流于形式、苍白单薄。甚至强调以竞赛获奖为检验教学成果的作品,不乏教师有捉刀代笔的作弊陋习。鉴于此,美术教师要做的不是以固定的指标来代替真实的创作,而应该根据孩子们的能力去触发真实的创作,引领学生转向“本真、平实、朴实”的状态。换句话,就是更注重学生的原生态作品。哪怕是涂鸦之作,但这是孩子们自已的作品,是孩子们自己内心开出的花朵。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因生命自由和真实而打开的精神版图愈广,孩子们的兴趣愈持久,而他们的收获也是沉甸甸的:思维、情感和品性得到多方面的滋养。正所谓“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美育在课堂里几乎是不可触摸的,这正如《第56号教室的奇迹》作者雷夫老师说过的一段话:“一间教室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取决于教室桌椅之外的空白处流动着什么……”[3]美其实就流淌在教室的空白处。也许只是一句诗、一幅画、一首曲子……就能营造浓浓的美的气息。如果学校领导与教师时时用高度的敏感和警觉去创造美的教学,包括自由、灵动、个性的美,那么,我们必将时时处处邂逅美的孩子,美的课堂,美的人生。

[1]叶澜.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集[M].上海:三联书店,1999.

[2]〔美〕帕克·帕默尔.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美〕雷夫·艾斯奎斯.第56号教室的奇迹[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视域美育美的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