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材插图的使用

2016-04-17 04:23王阿勇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7期
关键词:祥林嫂文本课文

王阿勇

(漳州市第三中学,福建漳州363000)

语文教材插图的使用

王阿勇

(漳州市第三中学,福建漳州363000)

语文教材中的插图具有了直观性、多维性、关联性的特点,它可以将书面语言的内容以恰当的视觉语言表现出来,方便学生通过图文对照与转换的方式进行理解、审美和想象。学生通过丰满鲜活的课文插图,可在头脑中形成具体的相关情境,进而更轻松地、更深入地感知语言。课本插图并不是为了美化教材版面而随意插配的,插图内容与文本内容的相关联性,可以实现教材插图的教学作用。运用插图教学是一门极其重要的教学艺术,其对课堂文本教学起着锦上添花的作用。

教材插图;兴趣;教学艺术

一、插图遭忽略

在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从旧版的将近二十幅插图集中插放在每册书本前4页,到新版的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至两幅精美的插图。这些插图除了作者自画像外,均是与课文内容紧密相连的相关画面,这些直观形象的画面是对课文文本内容的补充、佐证或诠释,有助于课堂教学,可以让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理解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但是在今天的语文教学中,课本插图在教学中的运用逐渐被淡化,甚至遭漠视,遭冷落的缘由可能有如下两点:

原因一,多媒体教学大受欢迎,许多教师对语文课本中插图的功用重视不足。

在当今的语文教学中,多媒体课件是最常用的教学辅助手段,教师常常看到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它们音乐悦耳,文字闪烁,动画穿插,整体赏心悦目。然而作为语文教材的第二语言——课文插图,却倍受冷落。执教者往往视而不见,有的教师认为插图对阅读的帮助不大,而将时间花在精美花哨的课件制作上,认为如此才能体现新课程理念。

原因二,许多教师忽视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和认知心理,导致师生对教材插图认识相矛盾。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还课堂于学生,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理念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在应试教学压力下,大部分教师还是将课堂教学重点放在自己如何落实“教”,而不是关注学生该怎么“学”上面,教师习惯于“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模式。[1]而对于学生来说,阅读精美、有趣的插图是他们喜欢的事,插图能够吸引他们对课文知识的注意,并激发出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和情感。[2]但学生同时也存在着如何有效阅读插图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做出指导,以便学生愉悦地接受课本上的知识,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然而学生和教师对教材插图的认识定位不同,必将导致二者对此的关注和使用存在隔阂。

二、插图有奇效

语文教材中的插图不管是“作者自画像”还是“相关内容画面”,它都体现了其直观性、多维性、关联性的特点,它可以将书面语言的内容以恰当的视觉语言表现出来,大大方便学生通过图文对照和语言转换的方式理解知识,进行审美和想象。

下面结合笔者自己教学实践中的几个案例,浅谈帮忙说出教材插图“画中话”的妙处。

1.借助插图的细节,激发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走进课文

阅读心理学表明,“教师驾驭期待的技巧和提高学生期待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阅读的效果”。教师如果在新课文一开课时就能牢牢地吸引住学生,必然给整堂课带来良好的授课效应。教师可抓住大部分学生接触到新课文后都会先翻看课文配图这一细节,围绕插图画面内容进行有效教学设计,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进入文本阅读。比如在执教《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一文时,学生远离二战历史,很多人对集中营根本不了解,若仅凭文本中的文字描述,学生较难产生共鸣。[3]故在讲授本文时,除了展示网上搜索到的相关历史图片,让学生形成感性认识外,笔者打算再从课本所配的插图入手,引导学生体悟文字背后作者的心声。

在学生通读全文后,笔者让学生先看插图,寻找插图与本文的关联点,学生的回答大致是:画面色调较为阴暗,建筑物较为残败破旧,与集中营的压抑相呼应。但当笔者将“插图中大铁门上的文字是什么意思”这一问题抛给学生时,学生瞬间活跃起来,接着进一步引导学生结合课本内容来探究大铁门上的文字含义。一番猜测过后,笔者才将“劳动使人自由”这一答案呈现出来,而后,引导学生了解铁门文字背后的荒谬性,在集中营那种恶劣的环境下,这“欢迎口号”完全是人生的一大谎言,辛辣地影射出集中营人犯的悲惨和纳粹分子的凶残。

2.利用不同插图画面作对比,促进比较理解更深入

在执教旧版教材中的鲁迅作品《祝福》一文时,文本所配的是祥林嫂的一幅木刻肖像图(张嵩祖作),画面展现的是她沦为乞丐,手柱竹竿流浪街头,两眼空洞形容枯槁,风中飘零濒临绝境的情形,其悲惨境地深深地触动了读者。

而在新版的教材中,本文的插图换成“叙说阿毛之死”和“欲拜神而不得”这两个事件的画面,图中祥林嫂的形象与旧版的差别很大,于是笔者将新旧两版的插图放在一起,让学生形成对比认识。此外笔者又让学生找出文中祥林嫂初到鲁镇时的肖像描写,紧抓住“白头绳、蓝夹袄、月白背心,二十六七岁,但两颊却还是红的”等关键字眼,通过“插图”和“文字”相结合,勾勒出祥林嫂青年时期的形象——质朴、善良、任劳任怨、周正端庄的年轻女子形象。然后引导学生理解这样一个纯朴、善良的年轻女性在封建礼教的天罗地网中遭受了种种不公正的命运(嫁给了一个小十岁的丈夫、被婆婆绑回卖嫁、深受封建迷信毒害、被人视为不干净),一步一步走向人生的绝境,最后被“吃”掉了!

进而更进一步向学生强调悲剧的意义——悲剧之所以能震撼人心,是因为它将“美”的东西毁坏了。被毁灭的对象越美,其产生的悲剧力量越大,也就具有越强的艺术感染力,越能唤起读者对毁灭“美”的主体对象痛恨的阅读体验。读者对祥林嫂的不幸命运抱以同情和悲痛,而这种悲痛正是源于纯朴、善良、勤劳的祥林嫂这样一个“美”的女性被毁灭。然后又让学生体悟由“课本中祥林嫂”延伸到“现实中一个又一个的祥林嫂”,如此一来,学生就能更深刻地理解中国大地上“封建礼教吃人”这一主题。

3.利用插图的直观形象,帮助了解人物形象性格特点,体会情感

教材插图是“物”,其实就是对语文课文内容进行更加形象化的描述,若能引导学生用“心”去观察,必能“感物体情”。

在执教人教版必修三《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时,在介绍了《红楼梦》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后,让学生直接结合教材第8页的插图(林黛玉像)来解读林黛玉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从人物活动环境、着装、神态、动作来把握,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七嘴八舌地发言:画面中有可见黛玉人生志趣的假山和大量竹子,中间最突出的是弱不禁风神情忧伤的黛玉,着装得体但不华丽,眉头紧锁满面愁容,举手投足之间文文弱弱,令人心生怜惜之情……根据学生们的回答,笔者适时地抛出新问题:“文本中,贾府众人眼中、凤姐眼中、宝玉眼中的林黛玉与插图中大家眼中的林黛玉形象一致吗?”学生马上主动地阅读课文,筛选文中刻画黛玉的文字语段,最终整合概括出“弱不禁风、多愁善感、聪慧灵秀、脱俗不凡、无与伦比的姿容、神韵和风采”的人物形象特点。

又如在执教《杜甫诗三首》一文时,也可引导学生结合39页插图(杜甫画像)的画面内容来把握诗人形象和作品主题。该插图系水墨人物画,杜甫倚坐在石头上,身板瘦小但挺直,头部微抬,眼望远方,面容憔悴消瘦,整个画面与《登高》这首律诗所要表达的“诗人于垂暮之年,饱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离乡万里,登高望远,因病断酒,秋愁难遣,无限的孤寂悲凉之意溢于言外”这种情感相契合。寥寥数笔背后,表现了“诗圣”的孤寂和傲骨,让人油然体会“诗圣”忧国忧民却又压抑无奈的心情,充满悲愤苍凉的色彩。

三、插图需重视

运用插图教学是一门极其重要的教学艺术,其对课堂文本教学起着锦上添花的作用。学生通过丰满鲜活的课文插图,可在头脑中形成具体的相关情境,进而更轻松地、更深入地感知语言。课本插图不只是为了美化教材版面而随意插配的,插图内容与文本内容的相关联性,可以实现教材插图的教学作用。所以教师应该对教材插图这一重要的教学补充资源予以重视,充分挖掘它的教学功效,巧妙地设计教学环节加以实施,让插图更进一步走近学生,走入我们的课堂。

[1]邓石华.远程政治理论课教学设计的几点思考[J].长沙: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4).

[2]施娟.苏教版新课程初中语文课本中的插图及其运用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

[3]刘荣文.高中语文新闻阅读教学的新思考[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8.

(责任编辑:石修银)

猜你喜欢
祥林嫂文本课文
深挖文本
——祥林嫂的悲剧原因解读
基于祥林嫂称谓感知其人物形象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背课文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柳妈的善良是把刀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