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先生后师”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2016-04-17 04:23陈碧云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7期
关键词:师生笔者探究

陈碧云

(长乐华侨中学,福建长乐350200)

中学语文“先生后师”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陈碧云

(长乐华侨中学,福建长乐350200)

从中学语文教学实际出发,遵循“先生后师”的教学理念,研究相应的教学策略和学习行为策略,从而探索出该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流程:学(学生自主学习)—导(教师课堂引导)—探(学生合作探究)—梳(师生共同梳理)—展(学习成果展示)。

中学语文;先生后师;教学模式

一、“先生后师”模式的内涵及特点

两年来,笔者学校一直在开展关于“先生后师”课堂教学模式的课题研究工作。关于“先生后师”,其核心概念有三层含义:

1.“先生后师”就是以学定教,以生为本,关注学生生命与生活,关注学生成长和发展,让学生充分感受求知的快乐,成为学习的主人。

2.“先生后师”就是先学后教,让学生自己先学,先思,先观察,先表述,先动手,先总结,先试着自己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对学生的困惑处、疑难处进行点拨、指导、精讲。完善学生回答问题时不准确的表述,纠正他们不正确的理解,解决他们心中的疑难问题。

3.“先生后师”就是让学生先为“生”后为“师”,师生一体。在教师布置预习的基础上,让学生先为“生”,踏踏实实地独立学习,独自思考;然后通过课堂,让学生小组交流,互助互动,每个学有所得者都可以在小组中当“小先生”。

综上所述,该课题研究具有三个特点:一是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与践行此理念的课堂教学操作流程的统一;二是以导学为纽带,坚持自学、互学、导学的“三学”统一;三是在研究的过程中坚持了课题研究与校本研训的统一。总之,在本课题研究中,以学定教,是教学的起点;先学后教,是教学的路径;师生一体,是教学追求的最终目标;这三者是和谐统一的。下面,笔者拟从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方面阐述本课题的研究成果。

二、当前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先生后师”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之处在于:从中学语文教学实际出发,遵循“先生后师”的教学原则,研究相应的教学策略和学习行为策略,从而提炼出适合学生需要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范式。纵观“先生后师”理念的内涵,其主旨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领他们学会正确提问,深入提问,并带着问题用心思考,敢于表达,融会贯通,以达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目的。《高中课程改革纲要》指出:“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做到师生教学相长,共同发展;做到学生学会学习,要特别鼓励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这给当前新课标背景下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然而,传统的课堂多为灌输式、填鸭式课堂,师生缺乏思想交流、智慧碰撞。长期的灌输式教育严重破坏了学生的思维品质,接受式学习让学生思维倦怠,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低下。基于此,我校进行了《中学“先生后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的课题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教师关注的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善待每一位学生,挖掘每位学生的潜能,以培养全体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促进所有学生的共同进步。

如何让语文课堂活起来?如何让学生动起来?如何在语文课中体现“先生后师”理念?如何创建稳定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探索,笔者认为,要达成目标必须做到:首先,教师应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独立的学习方式,让他们养成良好的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使他们意识到自己有能力驾驭自己的学习,并能够从中体验到更多学习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其次,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每个个体在自主学习中对文本的独特理解,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他们有效参与,踊跃发言,让其思想的火花尽情迸射,让其心灵的翅膀自由翱翔。此外,还要对学生的发展需求进行精准的分析,以贴近学生的实际,做到有的放矢地教学。

三、中学语文“先生后师”课堂教学模式的流程

通过两年的研究,我校探索出“先生后师”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流程:学(学生自主学习)—导(教师课堂引导)—探(学生合作探究)—梳(师生共同梳理)—展(学习成果展示)。现在,笔者具体阐述如下:

(一)自主有序,求知若渴

“先生后师”的内涵首先是学生先学,让学生自己先学,先思,先观察,先表述,先动手,先总结。这就要求学生要手脑并用,身体力行,主动学习。我校的做法是教师课前设计一份导学案,让学生在导学案的引导下,先体验,先建构,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莎士比亚说过:“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无论课前课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内驱力都极为重要。学生喜欢学习了,有兴趣学了,他才会乐于策马扬鞭,才会勇于攻坚克难,才会圆满完成学习任务。在学习中,学生有无兴趣,其学习效果是大相径庭的;学习有无目标,其学习效率也有天壤之别。因此,在先学环节,学生一要有兴趣,二要有目标,才能确保其学习效果更上一层楼。对语文课来说,导学案若设计得好,不少学习的难点在课前就能取得突破。学生先自我解读文本,自我思考文本,自我质疑文本,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靠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切身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并且带着质疑和困惑走进课堂。以《故都的秋》(高中语文必修二)一文为例,这是一篇具有浓郁地域色彩的写景抒情散文,学生也都喜欢它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因此,我们教师设计的导学案问题涉及到教材写作背景填空,教材各个段落内容的感知,景物特点和作者郁达夫的心境,最后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幅画面作简要赏析。通过导学,学生找出了该文的“文眼”——“清”“静”“悲凉”。于是,在正式进入课堂之前,大家就仿佛身临其境,切实感受到了作者热爱故都之秋的情怀,并通过文中典雅诗意的幽静美和闲适美,自然而然地感觉到十分的秋意。因此,通过导学案,同学们带着一份快乐、一份惬意、一份激情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引导有序,提纲挈领

孔子在《论语·述而》中写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朱熹解释:“愤者,心求通达而未得之意;悱者,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1]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障碍了,有时处在“愤”的状态,有时处在“悱”的状态,急切盼望教师予以启发;学生乐意自己动脑了,感到有解决问题的需要了,这时教师的引导才会水到渠成,学生的问题才会迎刃而解。好奇心很重要,学习的智慧在于逢事多问个为什么。教师不要急于把答案告诉学生,而要启迪学生的思考,尔后再加以点拨、引导。“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2]课堂上,学生会问了,会想了,生活在思考的世界了,那么,这样的课堂才会充满生命力。但是,学生的思考毕竟是肤浅的,有时浅尝辄止,有时囫囵吞枣,有时天马行空,有时半途而废。这就要求教师灵活应对,并适时点拨引导。笔者认为引导就是给予学生正确的方向,当学生有困惑、有偏颇、不规范时才给予引导。引导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之一,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指点迷津,点石成金。对学生的困惑、疑难处进行点拨、指导,或纠正其错误的理解,或规范其不准确的表达,或帮助其将体验镌刻心间。以《归园田居》(高中语文必修五)一诗的教学为例,课堂教学开始,笔者初步了解了不同程度学生的学案,大致把握了学情,对教案预设稍作了微调。如预设问题“这首诗表现诗人哪些思想感情?”发现一些学生答题不够全面周到,笔者就把问题细化调整为四个小问题:(1)诗人从何而归?(2)诗人为何而归?(3)诗人归向何处?(4)诗人归去感觉如何?并要求学生尽量用原文回答。通过这几个问题的引导,不仅能够让学生加深对诗文含义的理解,而且问题更具体更有针对性,便于让学生体会诗人厌恶腐败的官场、热爱自然质朴的田园生活以及脱离喧嚣的尘世生活后的愉悦欣喜之情。

(三)探究有道,学以致用

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只有寻根究底,才会把课文学深学透,在探究的课堂上,同学们个个都有事可干,有业可就,欢欢喜喜。请看:有的同学独自琢磨,摸索前行,豁然开朗;有的同学相互切磋,配合默契,屡有斩获。课堂上的探究交流,有单向的,有双向的,也有多向的,也就是说,有生生交流,也有师生交流,智慧的火花在交流探究中迸发。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趣,学有所成。当学生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之后,教师要引领他们参与小组交流互动,互相为“师”,这可以促进能力的增长。课堂上的互动有多种形式,可以是小组讨论,也可以是同桌互助,还可以是师生间互动等。在实施过程中,比较有难度的,或许是后者。“师生互助式”是指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有意放低自己,模拟学生认识的高度,与学生平等对话,较之纯粹的引导少了权威却多了平等,少了高高在上却多了和谐与轻松,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和表现的欲望。在这个环节,教师要做到两点:其一,要善于倾听,从众说纷纭中听出每位学生的独到见解;其二,要善于鼓励,表扬学生个性化的发言,即使是不成熟的意见,也不轻易打击,不轻易否定,让每位学生都信心满满。比如,在上《定风波》(高中语文必修四)一文时,教师引领学生品读赏析、领略词境之际,点拨思考:词中上下阙的主旨句分别是哪两句话?为什么?经过讨论,学生明白了上阙主旨句是“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其间关键词是“任”,含身处泥淖性如莲之意,即面对人生中的凄风苦雨,不躲避,不惊慌,不哀伤,尽显苏轼乐观豁达的境界。下阙主旨句是“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里的关键词是“归”,含每临大事有静气之意,即镇定自若、宠辱偕忘、超然物外,写出了词人了无挂碍的心态。在这节课中,像这样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教学情景细节还有很多,互动互助能够让全体学生不自觉地融入课堂,成为课堂的主人。它也表明了一个道理:探究的课堂,充满了勃发的生机,洋溢着生命的气息;在探究的课堂上,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成长。此外,笔者还常借助指尖上的课堂,让学习更生动,更有趣味。有时利用图片的呈现、音乐的渲染、视频的展示等,与学生互动交流;有时利用微信、QQ群等平台了解学情,把握学情,从而做到精准指导、精准教学。

(四)梳理有致,举一反三

每堂课快要结束前,笔者要留几分钟给学生梳理课堂所学,一般是同桌或四人小组互相交流,补充整理笔记。梳理环节有两层意思:一是课后知识点的梳理;二是单元或同文体教学结束后知识体系的梳理。这个环节往往是生生互动比较活跃的时候。笔者觉得,这个环节是践行互相为师的好机会,一方面,上课不够专心或基本功薄弱的同学可以查缺补漏,另一方面,基础好的同学训练了建构系统知识的能力,他们在讲给别人听的同时,也巩固了当天所学,更可以享受到一种发自内心的愉悦。关于知识点的梳理,以《游褒禅山记》(高中语文必修二)一文的学习为例,这一篇文言文出现了大量的虚词“其”的用法,笔者在讲解每一句中的“其”的用法时显得零碎,但若在全文讲完后让学生归纳,让他们先自己动手梳理,然后小组讨论,最后将某一个小组整理的“其”的用法板书在黑板上,笔者带领全班同学一起来点拨补充:首先,根据词性进行归类,主要有代词、副词和连词;然后再根据不同的词性进行整理归类,作代词的有人称代词“你的“我的”“她的”和指示代词“这个”“那个”“其中的”等等,作副词的有祈使语气“还是”、揣测语气“大概”、反问语气“难道”等等,连词表选择关系“是……还是”。这样,既全面归纳了这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又起到了复习巩固的作用,一举两得,学生的印象更深,学习效果会更好。关于单元知识体系的梳理,以高中语文必修一诗歌单元教学为例,单元教学结束要求学生梳理诗歌鉴赏的方法,通过交流思考,大家明白了:可通过诵读感受诗歌的音乐之美,亦可通过理解意象感悟诗歌的意境之美。

(五)展示有效,回味无穷

学习成果如何展示?笔者认为,可以展示特色,也可以展示问题,还可以展示学生完成的作业。以《将进酒》(高中选修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一文的教学为例,在学生先学的基础上,教师在课堂上针对学生的问题答疑解惑,和学生一起欣赏诗歌的表现手法,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感受李白飘逸豪放的风格。其中,在突破文中教学难点时,笔者给学生布置了一道探究题:本诗是一首劝酒歌,诗人为什么劝人这样豪饮、狂饮?要求学生分成8个小组进行讨论,讨论结束后,每组组长将探究的成果展示给全班同学。课堂上学生趣味盎然,小组讨论时,或交头接耳,或翻阅书本,或眉头紧锁,或闭目静思,气氛活跃,最后小组代表逐一到讲台上展示他们的探究结果,并结合诗文阐述理由。展示的探究结果主要有以下几种:(1)喝酒是诗人心中愁情的宣泄;(2)叹时光易逝,人生苦短;(3)蔑视当权者,不满当时的黑暗现实;(4)好友相聚,及时行乐;(5)自伤身世,怀才不遇的愤懑。学生的见解,各有千秋,或深刻或浅显,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抒己见,充分调动思维,表达出自己的感受。文学作品解读的关键在于主体的感受,有见解,有感悟,就是进步,就是收获,就是成长。记得当时同学们踊跃发言,唇枪舌剑,争得面红耳赤,难解难分,刻骨铭心,欢欣鼓舞,大家在体验中成长,在交流中展示。这样的精神盛宴,令师生回味无穷。实践证明,只有当学生尝到了学习的乐趣,分享了学习的成果,才会涌出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有当儿童的脑力劳动给他带来某种成果时,他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精神潜力。有了成绩,才会产生学习的愿望。”[3]

“先生后师”理念的课堂,坚持让每一位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保持主动学习状态,平等地表达各自的观点,从而体验到了学习带来的成功乐趣。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和谐,气氛欢快,欢声笑语,有思维的碰撞,有激情的燃烧,星光灿烂,交相辉映。

[1]朱熹.论语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8.

[2]〔前苏联〕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编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3]〔前苏联〕B.A.苏霍姆林斯基.和青年校长的谈话[M].赵玮,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责任编辑:石修银)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常规课题(FJJKCG14-408)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师生笔者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