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春莲
(厦门市同安区第一实验小学,福建厦门361100)
刍议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叶春莲
(厦门市同安区第一实验小学,福建厦门361100)
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无疑是教学体系里一个重要的环节。但就实际情况而言,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学生对概念性、性质性的知识点掌握不足,在数学知识的运用过程中存在很大问题。文章探讨了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重要性,从课堂学习和课外生活两方面入手,以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为出发点,深入探究在教学过程当中有效培养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策略。
小学生;数学阅读;课堂;课外
在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多小学生在面对新的知识点时无法及时掌握,对旧的知识点记忆模糊,做题时思路混乱。以上种种问题归根结底是学生数学阅读能力不足,使得在知识点理解和题目审题过程中思维出现偏差。可见,对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不容忽视。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在很多小学生眼中,数学是一门比较枯燥的学科。许多学生缺乏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他们将更多的数学学习与考试成绩结合在一起[1]。对学科兴趣的培养应建立在对学科的了解之上,培养数学阅读能力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课本内容及知识点的理解,同时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数学的认识,让学生发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数学之“有趣”“有用”,帮助学生建立起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有助于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
数学语言具有严谨、科学、抽象、简洁等特点,因此对于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着力点在于提高学生有效、严谨解读数学语言的能力。这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数学语言,充分理解每一个数学概念,而这种有效的解读本身是一个逻辑性极强的思维过程。培养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有助于学生对数学语言产生更为严谨、科学的认识,同时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数学逻辑思维习惯。
(一)引导示范,养成阅读习惯
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很强的记忆力和模仿力,教师在课堂中使用的教学语言及阅读习惯会对学生产生直接影响,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应重视教师的教学语言和教学习惯。首先,教师应时刻注意课堂中使用的数学语言,注重教学语言的逻辑性和连贯性,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模仿方向;其次,教师在示范阅读时要引导学生多留心,把隐含内容读出来;再次,在习题练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次阅读,和学生一起抓关键词,注重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充分审题及思考的空间。许多本身不难的题目由于学生审题时囫囵吞枣,或者是蜻蜓点水式的阅读,在解答时会出现各种各样不应该的错误,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提醒学生认真阅读审题,减少不必要错误的发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阅读习惯。
(二)情境创设,激发阅读兴趣
针对小学生思维和性格特点,在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过程中,应注重趣味性、实用性和难度把握。现
行的小学数学教材图文并茂,呈现方式新颖多样化,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阅读“无声的语言”——配图和例题的文字情境来理解数学知识。例如教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这个知识点属于概念教学,较为抽象,教学时可以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结合学生对概念认知的思维能力水平,利用教材主题图内容,教师创设生动有趣的动画故事“孙悟空打妖怪”情境,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中图片内容,用有趣而接近生活化的语言去分析理解数学知识,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在富有个性的阅读学习中参与学习探索规律。这样通过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数学阅读兴趣,让学生兴趣盎然与文本对话,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了学生数学分析推理能力。
(三)重点指导,提升阅读水平
数学语言的严谨、抽象、简洁、精确的特点,对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学生不仅在阅读审题过程当中要认真细致,同时要对概念性、定义性的知识点要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把握阅读重点,有针对性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在数学阅读中学会动手,圈圈点点画出关键字词、关键点。
首先,对于教材中出现的概念、定义、性质等,教师应指导学生分析重点字词,准确理解内容和含义[3]。例如在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指导学生阅读抓住要点,就要注意对几个关键点——“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进行讲解,让学生明确性质的使用原则;其次,指导学生讨论对于概念中出现的这几个关键点在分数的实际计算过程中,应如何准确把握基本运算原则,在这基础上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阅读习惯,避免忽视关键点而导致的错误;最后,在实际问题应用解决中,让学生学会自己阅读圈划出题目的重点语句,找出隐藏的数量或数学关系,通过高水平的阅读能力提高实际解题能力。
小学生课后时间较充裕,课余生活较为丰富,对他们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不应局限于课堂,也应充分利用好课后时间。
(一)在生活体验中培养数学阅读能力
生活离不开数学,对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也要结合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及数学应用进行。例如在学习方向与位置后,可以让学生阅读学校或公园的建筑方位图及线路图,通过阅读理解实践来巩固知识。这样直观且贴近生活的练习不仅能提高学生对方向位置的理解、掌握,同时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贴合生活的数学知识及内容能够帮助学生对知识本身进行更为深入的了解和思考,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对数学语言特点的掌握,帮助学生提高数学阅读能力。
(二)在课后阅读中提升数学阅读能力
小学阶段是学生积累知识的重要时期,而课内外书籍是学生知识获取的重要途径,教师应为学生推荐优秀且适用的课外阅读资料,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并吸收有效的知识内容。[3]《趣味数学》《小学生数学报》《故事中的数学》《数学乐园》等较适合小学生阅读,它们本身内容并不十分深奥,又具有一定的知识性和趣味性。这类书籍和读物较易被小学生接受,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数学阅读中感受数学魅力,帮助学生开拓视野。经常性的课外阅读也能深化小学生对数学语言的理解,提高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最终提升数学阅读能力和数学知识运用能力。
数学的学习本身需要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这种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对数学语言的阅读理解能力。课堂中教师引导示范、教学情境创设、阅读重点指导,以及课后生活和课后阅读等,是小学数学阅读能力有效培养的策略。这些训练策略和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语言、提高数学素养,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1]刘静.小学数学阅读能力及培养策略[J].教书育人,2014(5).
[2]蒲艳红.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探讨[J].新课程(小学),2016(5).
[3]周春燕.培养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三策略”[J].广西教育,2014(17).
G623.5
A
1673-9884(2016)09-0050-02
2016-08-28
叶春莲(1973-),女,福建同安人,厦门市同安区第一实验小学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