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凑
(仙游县教师进修学校,福建仙游351200)
追求“生活化”的科学探究
——谈谈小学科学课程“探究”的价值取向
刘文凑
(仙游县教师进修学校,福建仙游351200)
小学科学课程提出了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而生活化的科学探究活动,更能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增强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提高科学学习效率。在科学课中,教师要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巧设生活化的探究思路,引导学生探究实践;结合生活化的课外活动,拉近科学与生活的距离。
教学情境;观察探究;课外活动;生活化
在科学教学中联系学生的生活,将所学的科学知识运用于生活,是科学教学所要追求的目标。《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5修订稿)强调,科学课程要重视科学与生活、科学与社会的联系,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日常生活中、自身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科学教师不在于教给孩子多少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理念,而应当始终贯穿生活化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从外界事物和周围事物环境中学习科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而使他们获得有用的科学知识,增强学习兴趣,提高科学素养。
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生活感受,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因此,在设计教学时,教师就要根据科学教材的内容安排和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特点,把教学内容和生活情景有机结合起来,精心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使抽象的科学概念生活化。[1]要努力营造自主、合作、探究的生活化氛围,让学生亲近科学、走进科学,感受到科学并不是那么深不可测。
如三年级下册《水珠从哪里来》一课,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发现,水蒸气在遇冷的情况下会凝结成小水珠,也就是会变成液态的水。三年级的学生接触科学课不久,对这一现象虽然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对这一概念的理解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他们往往只认为只有热水产生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物体才会凝结成小水珠,而对于正常室温下水蒸气的凝结现象却容易被忽视。课的一开始,教师在出示一杯装满碎冰的玻璃杯,引导学生观察、猜测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是怎样形成的?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作出了种种假设,提出了许许多多几乎与水蒸气遇冷、凝结等无关的想法。此时,教师就应该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带着学生走进生活,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在平时的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过小水珠,这些水珠是怎样形成的?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思维。
生1:在炒菜时可以看到锅盖里面有许许多多的小水珠;
生2:我从冰箱里拿出一瓶啤酒,放在外面一会儿,啤酒瓶的表面会出现许多小水珠;
生3:冬天有时候从屋外走进屋子里时,发现我自己戴的眼镜也会出现一层白雾;
生4:说明这水珠的形成应该是与杯子里的冰有关的;
……
师:这些水珠是怎么来的,到底与哪些因素有关?
这样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提出了许多值得探究的问题。让学生从生活中进行体验,从体验中促进理解,一时的困惑得到迎刃而解,不但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也为下面进一步探究“水珠的形成与冰有关吗?”奠定了经验基础。
皮亚杰的知识建构理论指出,学生是在自己的生活经验基础之上,在主动的探究活动中建构自己的知识。小学科学是学生“自己的科学”,它所涉及的科学知识、科学概念是最基础的,也是最贴近学生生活的科学,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也是科学课程提出的基本理念。教师要善于捕捉“生活素材”,尽量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验材料,组织学生走进探究活动。要善于发现和利用身边可利用的资源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建构属于自己的科学知识体系。[2]
如《磁铁有磁性》一课,在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物体之后,还有一部分学生没能真正分清磁铁到底能吸引哪些物质,什么样的物质不能被磁铁吸引,甚至有的学生认为金属物质都能够被磁铁吸引等。为了进一步明确磁铁能吸引铁质的物体,即磁铁有磁性的概念,教学中不能局限于教材提供的一些实验材料,可以允许学生带着磁铁去寻找教室内外哪些物品含有铁的成份,能被磁铁吸引?学生们兴趣盎然,欲望极高,在较短的时间内辨别出如铁窗、铁锁、文具盒、宣传栏边框、垃圾桶等等铁质材料的物品,这样让学生再次经历体验、感受,加深对“磁性”概念的理解。在这样生活化的探究活动中,学生积极主动,亲身参与体验,有利于探究能力的培养和科学素养的形成。
科学“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将抽象的科学知识具体化,运用学到的科学概念、科学规律、科学原理去分析生活、解释生活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是科学学习所要追求的最终目的。教师要把科学教学当做一个生活空间,这个空间应该既是有界限的,又是开放的。科学知识的获取仅靠课堂上40分钟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课外“做科学”对于学生来说远比学习科学本身重要得多,生活化的课外活动就是要让学生将科学探究活动扩展到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去,将课内与课外、生活与社会紧密结合,让科学活动真正走进生活、走进社会。[3]如五年级上册《做一个生态瓶》,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小组合作设计一个生态瓶建造方案,并完成生态瓶的建造之后,要告诉学生,我们辛辛苦苦建造出来的生态瓶是一个生态系统,这些生物和非生物是一个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密不可分的整体,在今后的观察研究中,我们要为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营造一个更加温馨舒适的“家”:
1.建造好的生态瓶放在什么地方便于小组观察?
2.我们要如何去观察,要观察些什么?
3.每天注意观察生态瓶里发生的变化,把自己的发现记录在记录单上。
4.结合实际情况,小组讨论如何不断改善生态瓶的生活环境?
学生们带着这些有趣的学习任务把生态瓶延伸到课外继续观察研究,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拉近了科学与生活的距离,从而提高学生从现实问题中捕捉问题的敏感性,使掌握的科学知识内化为生活中的知识应用。当然,在课外的观察研究中,教师也要随时跟踪学生的观察情况,协助学生不断改善生态瓶的生存环境,共同解决观察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综上所述,追求“生活化”的科学探究,教师就必须深入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让科学走进学生的生活,融入学生的实际,使学生体会到科学在生活中的价值所在。
[1]陈玉.科学探究注重生活化[J].科学课,2016(3).
[2]喻伯军.小学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3]魏立峰.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活动的课外拓展与延伸[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8).
G424.1
A
1673-9884(2016)09-0085-02
2016-09-21
刘文凑(1972-),男,福建仙游人,仙游县教师进修学校小学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