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策略

2016-04-17 00:01陈清心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9期
关键词:铜片态度价值观

陈清心

(厦门市同安第一中学,福建厦门361100)

化学教学中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策略

陈清心

(厦门市同安第一中学,福建厦门361100)

文章从挖掘化学史中宝贵的教学资源、奠定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化学实验为载体、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介绍我国化学化工成就及当前国际化学发展前沿,强化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四个方面挖掘教学内容中与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有关的教学资源,有机渗透到化学教学中,卓有成效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化学史;实验探究;联系实际;化学化工成就

传统的化学教学往往过度强调知识和技能目标,却忽略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新的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都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转变观念,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文章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针对在化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阐述笔者的体会。

一、挖掘化学史中宝贵的教学资源,奠定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说到化学史,有的教师可能会认为高考又不考化学史,介绍化学史纯属浪费时间,不如多做多讲几道题目。殊不知,化学史蕴藏着非常多珍贵的教学资源,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不可多得的好素材。著名化学家傅鹰说:“化学可以给人以知识,化学史可以给人以智慧。”让化学史走进课堂,利用化学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坚韧不拔的意志、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追求真理、造福人类的精神来感染、教育学生,奠定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例如,在学习“工业合成氨反应原理”时,教师简单介绍氨的合成发展史:德国化学家哈伯经过6年的反复研究,发明了用锇作催化剂的高压合成氨技术,使世界粮食产量增长近一倍,有近30亿人口因此免于饥饿,哈伯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听完介绍,学生由衷地赞叹化学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巨大贡献,深刻认识到化学的学科价值,感受到化学世界的奇妙,体验到科学研究的艰辛和喜悦,从而被激发起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1]。

再如,在学习“甲烷与氯气的反应”时,教师指出三氯甲烷是最早应用于外科手术的麻醉剂之一,并简单介绍麻醉剂的发展史:1847年开始应用氯仿作麻醉剂;但由于氯仿的毒性较大,20世纪50年代被性能更好的三氟氯溴乙烷代替;目前三氟氯溴乙烷已被七氟烷、地氟烷等代替。通过以上介绍,引导学生得到以下感悟:用作麻醉剂的物质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不断发展完善,正如体育健儿追求更高、更快、更强一样,化学家追求创造出性能更好的物质,这样才促使科学技术不断向前发展,也就是说科学技术是可持续发展的,我们不能墨守成规,要勇于创新,善于创造,与时俱进。

又如,在学习“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时,教师可先提出以下问题:科学家是怎样探索原子结构的?人

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已经发展到了什么程度?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历史和夸克的发现史,然后请学生观看2个动画:汤姆生的阴极射线实验和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最后引导学生讨论——“从上述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史中大家能得到什么启迪?”学生畅谈感想:(1)没有科学实验,就没有科学发现;(2)化学认识发展的形式是继承、积累、突破和革命,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加上个人的创造,留给后人,如此代代相传,认识不断发展;(3)科学研究、科学发现永无止境,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在不断深入,但即使到现在,原子结构还有许多奥秘有待人类去探索……所以,利用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史,能很好地达成以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养成务实求真、勇于创新、积极实践的科学态度;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二、以化学实验为载体,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皮亚杰说:“一切有效的工作必须以兴趣为先决条件。”而化学实验对于吊起学生的胃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热情无疑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在实验过程中,有许多有趣的实验现象,如钠与水反应,次氯酸的漂白作用,硫酸亚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氯化铁溶液与硫氰化钾溶液反应,往澄清的石灰水通入二氧化碳直至过量后再加热,一氧化氮气体与空气接触,氨的喷泉实验,氨与氯化氢的“空瓶生烟”实验,铜片与浓硝酸的反应,二氧化硫漂白品红溶液,浓硫酸与蔗糖的反应,金属镁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的燃烧,铝粉与氧化铁粉末的铝热反应,制作氢氧燃料电池,葡萄糖的银镜反应……这些实验现象会强烈吸引学生,对学生产生很大的震撼,使他们深刻认识到化学的无比奇妙,从而很好地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另外,在实验探究中,学生俨然是小科学家,亲历了科学探索的整个过程,这能够满足学生使自己成为发现者的愿望,找到自信,发现自我存在的价值,产生学习上的“高峰体验”。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学生带着无比高涨的激励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开的真理感到惊奇和震惊,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乐趣,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感到骄傲。”[2]因此,通过实验探究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提高科学探究意识,并使学生形成严谨求实、积极探索的科学态度和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良好素养。

例如,在学习“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时,先请学生用导线把锌片和铜片连接起来,将它们平行地插入盛有稀硫酸溶液的烧杯里,观察有何现象发生,在学生观察到铜片上有气体生成的基础上,教师指出铜片上生成的气体为氢气,并设置以下问题台阶引导学生思考:铜片上产生的氢气来源于什么粒子?这说明铜片上发生了什么反应?H+在铜片上获得的电子来源于什么物质?怎么用实验证明?学生每4人为一组进行讨论并汇报。教师注意启发学生推测:如果电子是来源于铜片,与锌片没有关系,那么断开铜片和锌片的连接,铜片上还会有氢气生成吗?如果电子是来源于锌片失去的,通过导线而流动到铜片上来的。怎么用实验来验证这个猜测?(提示:若电子是从锌片通过导线流动到铜片上,导线中会有什么通过?如何检验?)既然在导线上有电流通过,那么在导线中接入用电器(如石英钟),用电器将能工作。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上述装置是一种什么装置?这样,通过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引导学生步步深入进行探究,使学生成为发现者,在探究中享受发现的快乐,对于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无疑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所以,用化学实验作载体,能很好地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师应高度重视化学实验在学习化学中的巨大作用,努力做到:(1)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引领学生积极开展实验探究;(2)挖掘教学内容中的实验资源,开发设计、改进完善化学实验。笔者在高一化学必修模块教学时,做了以下尝试:(1)对现象不够明显的实验加以改进,如制作氢氧燃料电池时,把发光二极管改为石英钟,可看到秒针走动,现象很明显;(2)适当补充一些实验,有效促进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深入理解,如在学习“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时,增加以下实验:向0.1mol·L-1的氨水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接通电源进行导电性实验,然后向氨水中逐滴滴加等体积0.1mol·L-1的醋酸溶液,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和灯泡的亮暗变化,这样能使学生对一水合氨的碱性和醋酸的酸性及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区别有更深刻的认识,也为学习“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做好铺垫。

三、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育家杜威说:“所有真正的学习均来源于实践。”确实如此,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最终又回归到生产生活中去。著名科学家R·布里斯罗将化学定义为“一门中心的、实用的、创造性的科学”。教学中联系所学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能让学生不断体会到化学的实用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动力,并使学生形成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3],从而提高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例如,在学习氯气时,注意引导学生根据氯气的性质说出氯气的用途;在学习铝热反应时联系其应用——焊接钢轨;在学习二氧化硅时介绍光导纤维的广泛应用……

此外,在设计化学习题或试题时注意从现实情境立意,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也可达到上述效果。

结合教学内容或当前社会热点,因地制宜地布置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指导学生进行调查访问,做好记录,查找资料,分析归纳,提出自己的看法。这样能使学生了解生产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尝试应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强化学生应用化学知识的意识,增强环保意识,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展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成果,提升学生的成就感,激励他们积极参与科技活动。

例如,在学习“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时,布置学生调查当地对海水资源的利用情况,就如何更好地利用该资源提出自己的看法;在学习氮肥时,要求学生调查当地农村化肥的种类、价格和使用情况,并对如何使用化肥给出科学建议;在学习醛时,布置学生调查居室内空气污染状况和解决办法……此外,还可调查家庭的节水、节电情况,当地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等。

四、介绍我国化学化工成就及当前国际化学发展前沿,强化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介绍我国化学化工方面取得的成就和我国化学家的先进事迹,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如在学习“蛋白质”时介绍:我国科学家于1965年人工全合成的牛胰岛素,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具有生理活性的蛋白质,胰岛素人工合成的成功为蛋白质的基础研究和实际应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在学习元素周期表时,介绍我国在稀土元素资源开发和利用上的成就,指出我国在稀土元素方面的研究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在学习“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时,介绍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闽侯人)发明“侯氏制碱法”,为祖国争了光。在学习“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时,介绍中科院院士蔡启瑞(厦门人)在催化剂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介绍我国在化学、化工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前景,激励学生树立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努力学习化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如在学习“石油炼制”时,指出我国石油炼制产品的产量虽大,但特种油等高附加值油品的生产技术还较落后;在学习“从自然界获取铁”时,指出我国的钢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但特种钢的生产技术还不行……让学生明确今后学习、奋斗的目标与方向,将个人的理想与国家、社会的需要紧紧结合起来。通过介绍化学科学发展的新成就和最新进展,可使学生感受到现代化学的魅力,激发热爱化学的情感,如介绍每一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研究成果。而介绍当前化学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鼓励学生投身于科学事业,从而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如在学习“化学电源”时,介绍燃料电池具有能量转化率高、能长时间提供电能、不易污染环境等优点而应用于航天和军事领域,并指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降低成本、提高发电效率、实现民用化。在学习“氢能的开发与利用”时,介绍人类大量应用氢能源必须解决的问题和已经取得的进展,激励学生立志去解决。

总之,从上述四个方面挖掘教学内容中与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有关的教学资源,有机渗透到化学教学中,能卓有成效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

[1]朱玉芳.生命哲学视阈中的中学教师专业化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4.

[2]余文森.当代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

[3]孙建军.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J].理科教学探索,2014(12).

G471.2

A

1673-9884(2016)09-0077-03

2016-09-08

陈清心(1972-),男,福建厦门人,厦门市同安第一中学高级教师。

猜你喜欢
铜片态度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水工建筑物止水紫铜片施工渗漏防治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